![]()
金秋时节,海鲁吐镇的27.5万亩玉米田褪去绿装、裹上“金衣”。田间地头,农机穿梭,颗粒归仓,一派繁忙景象。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不仅源于种植户的辛勤耕耘,更藏着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的“增产密码”。
![]()
在海鲁吐镇阿嘎洲德嘎查,种植大户青海的260亩玉米地正迎来采收高峰。与往年相比,今年这里的秋收场面显得尤为火热,因为丰收的喜悦不仅写在种植户的脸上,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产量上。
![]()
“今年我家种植的260亩玉米喜获丰收!得益于优质品种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亩产达2300斤左右。村里每年坚持清淤排干,田间未出现积水问题,为玉米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今,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既省时又省力。收割后的秸秆收回去喂牛,还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一举多得!”海鲁吐镇阿嘎洲德嘎查种植大户青海说。
海鲁吐镇阿嘎洲德嘎查党支部书记贺其英贵:“今年我们村老百姓丰收了,有30多户产量达到30万斤以上。每户每亩平均2300~2400斤左右,最高产量有2500斤以上的。年初以来给老百姓挖了30千米左右田间排水排干,为老百姓丰收打了基础。”
如果说海鲁吐镇阿嘎洲德嘎查的丰收靠的是“基础保障+机械化”,那海鲁吐镇新艾里嘎查的增产则多了“技术创新+模式突破”的助力。在该村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技术让玉米长势均匀,不远处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里,玉米与大豆套种,实现“一季双收”。
“我家今年玉米单产提升10亩地,复合种植30亩地,用了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等技术,今年亩产达1700斤~1800斤,今年是实实在在的丰收年了。”海鲁吐镇新艾里嘎查村民钢嘎木仁说。
海鲁吐镇新艾里嘎查村委会副主任李明:“我们村聚焦粮食产能提升,今年重点实施了6600亩单产提升项目,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等高效种植技术,实现平均亩产提升600斤左右。同时,稳步推进33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单一产”到“高效产”,海鲁吐镇用科技与创新破解增产难题,在金色田野上绘就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
“海鲁吐镇今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8865亩,现场测产亩均达到了2790斤,预计全镇玉米产量能达1亿吨以上。下一步,我们将从全镇19个嘎查各小组选出5户种植能手,组建起100户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示范户队伍,全面推广使用该技术,并配套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人跟踪指导,从地块规划、播种管理到水肥调控,全程为示范户提供服务,真正让科学技术扎根田间地头,让更多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产业动力。”海鲁吐镇镇长孟庆宇表示。
来源 │科左后旗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