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若涵因迟到一分钟被盛世集团无情解雇。
就在她准备迈出最后一步时,周光耀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刻意的羞辱:“哪个不长眼的把你招进来的!”
大厅里的人群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林若涵身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微妙的气氛。
她缓缓转身,微微一笑,平静却坚定地说:“你岳父。”
01
林若涵站在盛世集团总部那座直插云霄的玻璃大楼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
夏日的阳光穿过高楼的缝隙,在她淡蓝色的职业套裙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显得格外柔和。
她低头整理了一下裙摆,尽管那上面并没有任何褶皱,手指却因为紧张微微有些冰凉。
![]()
这可是她大学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面试时的激动和期待仿佛还在昨天。
前台小姐身着笔挺的制服,脸上带着礼貌却疏离的微笑,指引她去办理入职手续。
人力资源部的专员语速飞快,把一摞厚厚的文件推到她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随意。
“总裁办主任助理,这职位可是很多人挤破头都想抢的,你运气真不错啊。”
林若涵在文件最后一页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某种仪式。
她被带到三十楼的总裁办区域,那里的地毯柔软得几乎让人感觉不到脚步声。
办公区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风景,让人看了心情都舒畅不少。
“你的工位在这儿,徐主任一会儿就过来。”人事专员指了指靠窗的一个小隔间。
林若涵小心翼翼地放下新领的笔记本电脑和文具,轻轻坐下,生怕弄出一点声响。
旁边的工位上,一位稍年长的女同事探头过来,低声问道:“你是徐主任亲自招进来的?”
林若涵点点头,脑海中浮现出面试时那位温和却眼神犀利的徐明哲主任的模样。
“徐主任人挺好的,业务能力很强,跟着他你能学到不少东西。”女同事笑着说。
可说完这话,她却有些不自然地缩回了座位,目光游移,像是藏着什么没说出口。
林若涵隐约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但初来乍到的兴奋很快冲淡了这点疑惑。
她打开电脑,开始熟悉公司的内部系统和规章制度,专注得像个刚入学的学生。
上午十点,徐明哲主任快步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看到林若涵时还是露出笑容。
“小林,来了?欢迎加入,别太紧张,先适应几天,有问题随时来找我。”他的语气温和。
徐主任交代了几项简单的日常工作后,就忙着接电话,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工位。
林若涵注意到,徐主任走过时,几个同事不自觉地低下头,似乎不想和他对视。
午餐时间,几个年轻同事带她去了员工餐厅,大家聊着轻松的话题,气氛还算融洽。
可当有人问她是哪个部门时,听说她是徐主任的助理,气氛瞬间安静了一秒。
“徐主任……是个挺特别的上司。”一个戴眼镜的男同事小心翼翼地说,语气有些微妙。
另一个女同事轻轻碰了他一下,话题很快被转到了最近热映的电影上。
林若涵心里有些疑惑,但她安慰自己,这可能只是大公司复杂人际关系的正常现象。
下午,她被安排整理一些过往的会议记录和文件,熟悉总裁办的日常工作流程。
在翻看一份半年前的项目报告时,她发现审批栏里徐主任的签名被划掉,换成了另一个名字。
新签名是“张丽娜,总监”,林若涵记得入职培训时听过这个名字,是集团一位资深高管。
她没多想,只觉得这是正常的人事变动,继续埋头整理手头的工作。
快下班时,徐主任把她叫进办公室,递给她一个文件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的笑。
“小林,这儿有些基础文件需要归档,你明天开始处理,慢慢来,别急。”他语气温和。
林若涵接过文件夹,忍不住问:“徐主任,您是要调去别的部门了吗?”
徐明哲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望向窗外林立的楼群,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
“公司有些人事调整,我可能会休息一阵子。你好好干,小林,你很有潜力。”他说。
这话说得含糊,但林若涵心里的不安开始悄悄滋生,像一团散不开的雾。
她回到工位,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脑海里却总想着徐主任那抹落寞的背影。
窗外的夕阳给城市披上了一层金光,但林若涵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凉意。
她掏出手机,给大学好友发消息:“新工作环境不错,就是感觉有点复杂。”
好友很快回复:“大公司都这样,别想太多,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林若涵深吸一口气,把那点不安压下去,起身走向电梯间,步伐坚定。
电梯门关上时,她瞥见徐主任独自站在走廊尽头,背影显得孤单而沉重。
02
第二天早上,林若涵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想给新上司留下个好印象。
八点五十分,张丽娜总监的高跟鞋敲击着大理石地面,声音由远及近,节奏清晰。
她四十岁出头,穿着剪裁精致的黑色套装,妆容精致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就是徐主任招来的新助理?”张丽娜的目光在林若涵身上停留了几秒,像在审视。
那眼神锐利得像刀子,似乎要把她从头到脚看个透,林若涵感到一阵不适。
她连忙站起来,礼貌地说:“张总监早上好,我是林若涵,新来的总裁办助理。”
张丽娜没回应她的问候,直接走向原本属于徐主任的办公室,头也不回。
“徐主任的东西都清走了,你帮我把这些文件搬进去。”她语气冷淡地说。
林若涵赶紧上前,接过张丽娜手中厚重的文件夹,跟在她身后走进办公室。
办公室已经重新布置过,徐主任留下的绿植和个人物品都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冷冰冰的装饰品和一幅现代风格的画,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徐主任是调到别的部门了吗?”林若涵试探着问,语气小心翼翼。
张丽娜正在整理抽屉,听到这话动作一顿,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冷漠。
“公司的人事变动不是你该关心的事,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够了。”她语气生硬。
林若涵识趣地闭嘴,点点头,默默退到一边,不再多问一句。
上午的部门会议上,张丽娜正式宣布接管总裁办的所有工作,语气干脆。
她讲话条理清晰,但几乎没给下属任何提问的机会,掌控欲极强。
“我们部门需要更严格的纪律和更高的工作效率,大家尽快适应新节奏。”
张丽娜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林若涵,让她不自觉地挺直了背。
会议结束后,林若涵被安排整理一大堆过去五年的采购合同副本,录入系统。
“这些文件需要重新校对并录入,周四之前完成第一批。”张丽娜指着墙角的文件堆。
那堆文件几乎有半人高,林若涵粗略估算,工作量大得让人头皮发麻。
但她还是点头说:“我会尽力完成,张总监。”语气里透着几分坚定。
回到工位,旁边的同事悄悄投来一个同情的眼神,轻轻摇了摇头。
午饭时,林若涵从同事的闲聊中听到了关于徐主任的一些零碎消息。
原来徐明哲并非简单调岗,而是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与董事长周光耀意见不合。
“那天会议室的气氛冷得像冰窖。”一个消息灵通的同事压低声音说。
“后来徐主任就‘主动请辞’了,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另一个同事补充。
林若涵默默吃着饭,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感觉被特殊对待。
她是徐主任招来的新人,在张丽娜眼里,天然就带着不被信任的标签。
下午,张丽娜又交给她一份客户行程确认名单,要求逐一核实。
“这些都是董事长的核心客户,沟通时注意语气,别出任何差错。”张丽娜叮嘱。
林若涵接过名单,发现好几个客户的联系方式已经过期或有误。
她向张丽娜汇报情况,却换来一顿不轻不重的责骂,语气带着高高在上。
“作为助理,你得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麻烦推给上司。”张丽娜说。
林若涵脸上一热,只好通过各种渠道重新找正确的联系方式,费时费力。
快下班时,张丽娜又扔给她一份急需整理的报销单据,语气不容置疑。
“明天一早要交给财务部,今天必须整理好,别拖延。”她冷冷地说。
这意味着林若涵得加班才能完成这项临时任务,时间紧得让人喘不过气。
当她终于整理完所有单据,窗外的城市已经亮起了万家灯火,办公室空荡荡。
林若涵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想起徐主任面试时对她的鼓励,内心五味杂陈。
“盛世集团是个大平台,年轻人能在这儿学到很多东西。”徐主任曾说。
现在徐主任已经离开,她这个新人却像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
锁上办公室的门,林若涵走向电梯间,疲惫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
无论环境多艰难,她都得咬牙坚持,证明自己的价值,不能轻易认输。
03
接下来的几周,林若涵慢慢适应了在张丽娜手下工作的快节奏和高压力。
如果说徐明哲的管理风格是温和又信任的,那张丽娜简直就是完全相反。
她对细节的把控严格到近乎苛刻,连标点符号和文件格式都要完美无瑕。
林若涵提交的报告经常被退回,理由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
“页边距不符合标准,重新调整后再交上来。”张丽娜面无表情地说。
或者:“这个词不够正式,换个更专业的表达方式。”她的语气总是冷冰冰。
一开始,林若涵以为这是新上司对工作质量的高要求,认真对待每条批评。
她加倍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细节,尽量不给张丽娜任何挑刺的机会。
但时间一长,她发现张丽娜的苛责似乎只针对她一个人,其他同事轻松得多。
有一次,她无意中看到同事的报告,页边距和她的一模一样,却没被挑毛病。
那份报告张丽娜只是随便翻了翻就签字通过,连一句批评都没有。
林若涵心里清楚,自己因为和徐主任的关系,正被刻意针对和刁难。
但她没抱怨,反而更努力地工作,力求做到让任何人挑不出错。
一个周五的下午,张丽娜召开部门会议,分配下一周的重点任务。
“董事长特别重视和泰和集团的合作,相关文件必须做到滴水不漏。”她宣布。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在林若涵身上:“小林,你负责合同的初审工作。”
这项任务通常由资深员工负责,交给新人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挑战。
几个同事交换了惊讶的眼神,但没人敢当面提出任何异议。
散会后,好心的同事王姐悄悄拉住她:“要不要我帮你看看合同?”
林若涵感激地笑了笑:“谢谢王姐,我先自己试试,有问题再向您请教。”
她知道,如果接受太多帮助,张丽娜肯定会说她能力不足,抓她小辫子。
周末,林若涵主动加班,埋头研究泰和项目的所有相关文件。
厚厚的合同文本里满是复杂的法律术语,看得她头晕眼花,但她没放弃。
她一边查资料,一边做详细笔记,力求弄懂每一个条款的含义。
周日晚上,她第三次通读合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合同附件中的技术参数表和正文描述存在细微但关键的不一致。
正文要求的产品是高端A标准,附件却标注了较低的B标准,差别很隐蔽。
如果不仔细核对,很容易忽略这个小细节,但它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林若涵立刻警觉,这很可能是个合同陷阱,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如果盛世集团按A标准报价却交付B标准产品,会被认定违约。
反之,如果按B标准生产,又不符合主合同要求,照样会引发纠纷。
无论哪种情况,公司都可能面临巨额经济损失和信誉危机。
周一早上,林若涵把发现整理成一份简洁的报告,标注出问题和修改建议。
她小心翼翼地交给张丽娜,内心忐忑,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反应。
张丽娜一开始不耐烦地翻看,但越看表情越严肃,眉头紧锁。
“你确定这个发现没问题?”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林若涵。
“我核对了三遍,主合同和附件确实有不一致的地方。”林若涵坚定地说。
张丽娜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合上报告:“这件事别对任何人提。”
林若涵愣了一下:“张总监,这问题得尽快解决,不然可能会……”她想提醒。
“我知道怎么处理。”张丽娜打断她,“你回去工作,记住,保密。”
林若涵满心疑惑地离开办公室,不明白张丽娜为何反应如此奇怪。
两天后,部门会议上,张丽娜宣布了一个“重大好消息”。
“我在审查泰和项目合同时,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风险点,已经妥善处理。”
她简单描述了合同的陷阱,却完全没提林若涵的贡献,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
“多亏及时发现,公司避免了可能上千万的损失,董事长很满意。”她补充。
同事们纷纷向张丽娜道贺,称赞她的专业和细心,气氛热烈。
林若涵坐在角落,感觉一股热血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成冰。
张丽娜不仅抢了她的功劳,还警告她不许对外声张,简直明目张胆。
散会后,张丽娜走到她工位前,扔下一个文件夹,语气平静却带着警告。
“这些旧档案需要重新整理归档,下周之前必须完成。”她说。
文件夹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陈旧文件,显然又是个故意刁难的任务。
林若涵抬头,迎上张丽娜那双看似平静却暗藏冷意的眼睛。
她明白,在这个办公室里,她不仅要努力工作,还要学会小心生存。
04
林若涵没有揭穿张丽娜的谎言,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证据,也斗不过上司。
一个新人去挑战直属上司的权威,无异于在职场上自掘墓。
她默默接下那份繁重的归档任务,开始日复一日的枯燥整理工作。
办公室里,大家对泰和合同事件议论纷纷,都夸张丽娜眼光独到。
只有少数几个同事看出了端倪,悄悄对林若涵投来同情的目光。
王姐趁泡咖啡的间隙低声说:“别往心里去,这种事在大公司太常见了。”
林若涵勉强笑了笑:“没事儿,公司避免损失才是最重要的。”她真心道。
尽管内心充满了委屈和不平,她还是选择把情绪藏在心底。
第二天下午,张丽娜把她叫进办公室,交给她一个“特别任务”。
“董事长下周要接待几位重要客户,你负责准备他们的详细背景资料。”
张丽娜递给她一张名单,上面只有五个名字和简单的身份信息。
“这些客户的喜好、忌讳、行业背景,越详细越好,周四前交给我。”她吩咐。
林若涵看着名单,有些为难:“张总监,这些信息可能不太好找。”
“这就是你的工作。”张丽娜低头看文件,头也不抬,“出去吧。”
回到工位,林若涵研究名单,发现这些客户都是各行业的重量级人物。
公开信息少得可怜,张丽娜却要求深入甚至私密的背景资料,难度极高。
这显然又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明了让她知难而退。
但林若涵骨子里有股倔强,她决定迎难而上,接受这个挑战。
她开始动用所有能用的资源:公司数据库、行业报告、新闻档案。
甚至小心联系了一些可能知道内情的老同事和朋友,尽量挖掘信息。
连续三个晚上,她都加班到深夜,把零散信息拼凑成完整的客户画像。
周四晚上十点,她正准备离开时,在电梯口意外遇到了徐明哲。
徐主任看起来瘦了些,但精神还不错,手里拎着一个文件箱。
“小林?这么晚还在加班?”徐明哲有些惊讶地打招呼,语气温和。
林若涵简单说了下正在做的项目,没提张丽娜的刁难,怕显得抱怨。
徐明哲点点头:“周焦急道:“周董事长对接待细节很挑剔,你这任务压力不小啊。”
他犹豫了一下,低声说:“小林,在盛世做事得小心点,别太显眼。”
“小心什么?”林若涵警觉地问,隐约感到他话里有话。
徐明哲看了看四周,电梯运行的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张丽娜是周董事长的亲信,你是她重点‘关照’的对象。”他压低声音说。
电梯门打开,里面没人,徐明哲走进去,转身面对她,表情严肃。
“有件事你得知道:周董事长最在乎的是陈老先生的意见。”他低声说。
电梯门缓缓关上,林若涵站在空荡的走廊里,满脸困惑。
陈老先生?她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公司高管名单里也没有他。
周五,她提交了一份超乎预期的详细报告,张丽娜难掩惊讶。
报告里不仅有客户背景资料,还有贴心的座位安排建议和礼物推荐。
“还算……挺详细的。”张丽娜勉强承认,把报告放到一边。
当天下午,林若涵无意中听到张丽娜在办公室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是的,董事长,她完成了背景报告……比预期的好太多……”她语气谨慎。
“我明白,会继续盯着她……徐明哲招的人,确实得小心点。”她补充。
林若涵快步走开,心沉了下去,明白了自己为何总是被针对。
她不仅因为能力被考验,还因为和徐主任的关系被怀疑。
周末,她试着查“陈老先生”的信息,却一无所获,像大海捞针。
这个名字像个谜团,但她隐约觉得,这人和她的命运脱不了干系。
05
董事会会议前的一周,林若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忙得焦头烂额。
张丽娜给了她往年的会议记录参考,但要求她“创新一点,别太死板”。
“董事长希望会议记录更有亮点,能直接抓住重点。”张丽娜说。
这个要求本身就矛盾,记录得准确无误,还要生动有趣,太难了。
林若涵研究过去的记录,发现它们确实严谨得有些呆板,缺乏亮点。
她猜周董事长可能想要记录能直接提炼出会议的精华和决策重点。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新模板,左边记录原话,右边加关键点摘要。
还加了个执行摘要页,简洁列出决议和行动项,方便高层快速浏览。
周四,她把模板样本交给张丽娜,内心忐忑,怕被挑刺。
张丽娜看了足足十分钟,最后只是淡淡地说:“先这样试试吧。”
没有表扬也没批评,这种模糊的态度让林若涵更加不安。
周五下午,张丽娜突然塞给她一个“紧急任务”,语气不容置疑。
“董事长下周出差需要这些资料,赶紧整理成简报,今天必须完成。”
她指着桌上厚厚一堆文件,林若涵一看,明天就是董事会,时间紧迫。
“张总监,会议记录我还没完全准备好,这个任务能不能……”她试探着问。
“董事长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张丽娜打断她,“你自己看着办。”
这摆明了是刁难,两项重磅任务撞一起,根本不可能同时完成。
林若涵深吸一口气,知道争辩没用,只能硬着头皮接受现实。
她迅速浏览董事长需要的文件,确定重点,先制定了个时间表。
晚上八点,办公室只剩她一个人,键盘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响亮。
她先处理董事长的简报,筛选关键信息,提炼核心要点,争分夺秒。
这项工作正常需要两天,她却得在几小时内搞定,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