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快车道。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底,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已超过90%,其中地源热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展现巨大发展潜力。
地源热泵行业迎来政策利好,规模化发展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相继出台多项支持政策。2022年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各地也纷纷推出具体实施方案,如江苏省对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项目给予每平方米50-100元的补贴,北京市将其纳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重要加分项。
地源热泵行业迎来政策利好,规模化发展
![]()
这些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以上海虹桥商务区能源站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地源热泵耦合其他清洁能源的技术路线,为区域内地标建筑提供冷热源。数据显示,该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500吨,运行费用较传统系统降低40%以上。
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创新加速
据统计,2023年我国地源热泵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应用领域从早期的单体建筑逐步扩展至区域能源站、智慧园区等新场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区域能源项目中,浙江祝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实施方,通过优化地下换热场设计,使系统能效比达到4.3,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约15%。
地源热泵行业迎来政策利好,规模化发展
![]()
技术创新也在不断突破。新一代地源热泵系统正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能效优化。某示范项目应用AI算法后,系统根据天气预报和用能习惯自动调整运行策略,年度能耗进一步降低了8%。
挑战与机遇并存,专业能力是关键
尽管前景广阔,地源热泵行业仍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标准化程度不足等挑战。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系统设计和施工,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撑。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行业将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和丰富项目经验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地源热泵行业迎来政策利好,规模化发展
![]()
随着绿色建筑政策的持续深化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地源热泵正在从"可选方案"升级为"优选方案"。在政策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这一绿色能源技术有望在建筑节能减排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