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6年来,我妈张芳一直说海鲜对我来说是毒药,碰一口就得进医院。
今年公司去海南团建,桌上的龙虾香得我心痒痒,我妈电话打来:“欣欣,千万别碰海鲜,记住了!”
我盯着那盘龙虾,鬼使神差地夹了一块,咬下去,鲜甜的味道让我眼眶发热。
“妈,龙虾味道可好了,绝了!”我故意在电话里说,声音有点抖。
她愣了几秒,突然尖叫:“李欣!你疯了?快去医院!”
01
我妈告诉我,我对海鲜过敏这件事,已经持续了整整26年,她总是说,六岁那年我误吃了一块鱿鱼干,身上起了满身的红疙瘩,差点没救回来。
我叫李欣,26岁了,从小到大都被这个“过敏”禁令捆得死死的,连一点海鲜的味道都不敢碰。
家里吃饭的时候,只要有海鲜上桌,我妈张芳就会给我单独弄一份没味道的素菜,亲戚聚会时她也盯着我,生怕我偷吃一口。
我记得七岁那年过生日,邻居送来一盘蟹黄包子,张芳当场发火,把包子直接扔了,还大声责骂我不能乱吃东西,吓得我从此对海鲜又怕又馋。
![]()
“欣欣,你这过敏可不是闹着玩的,碰一下海鲜,你就得进医院!”她每次都用这种吓唬人的语气警告我。
我爸老李是个老实人,对我妈的话从来不质疑,总是点头说她是为我好。
我弟李阳比我小五岁,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他吃海鲜的时候满嘴油光,我只能盯着自己碗里的青菜豆腐干咽口水。
有一次,我偷偷问李阳,海鲜到底啥味,他得意地说:“姐,你这辈子估计都尝不到,太香了!”这话让我心里酸得不行。
亲戚们都知道我这“毛病”,每次聚会都特意给我夹点别的菜,嘴里还叹息:“欣欣真可怜,吃不了这好东西。”
我小时候最爱看美食节目,看到电视里那些鲜活的虾蟹,我馋得晚上睡不着,偷偷幻想它们的味道,可又不敢违背我妈的命令。
我从没怀疑过我妈的话,毕竟她是我亲妈,怎么可能骗我呢?
她每次提到我的“过敏”,眼神里那份紧张和心疼,总是让我觉得她是为了保护我才这么严格。
26年来,这个“过敏”就像个隐形的锁链,牢牢套在我身上,让我错过了无数美食。
02
我现在在一家大科技公司做数据分析师,工作挺忙,平时聚餐只要有海鲜,我就提前说清楚,或者干脆找借口不去。
同事们有时候开玩笑,说我太挑食,我只能笑笑,心里却觉得有点孤单,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和大家格格不入。
今年公司业绩特别好,老板大手一挥,组织我们去海南的一个豪华海岛酒店团建五天。
出发前,我妈给我打了好几通电话,反复叮嘱:“欣欣,海南那地方海鲜多,你可得管好自己的嘴,别因为馋嘴惹出大麻烦!”
我嘴上答应得痛快,心里却因为能去海岛玩兴奋得不行。
在飞机上,我看着窗外的云,想到小时候偷偷闻海鲜的香气,忍不住想,这次的团建会不会让我离那些禁忌的味道更近一点。
到了酒店,晚上的欢迎宴会是个超豪华的自助餐,摆满了各种海鲜,龙虾、螃蟹、扇贝,个个新鲜得冒着寒气,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我盯着那些闪亮的龙虾和生蚝,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可还是强迫自己只拿了点牛排和沙拉,找了个角落坐下。
![]()
我一个人吃着沙拉,看着同事们大快朵颐,心里那种馋劲儿和委屈感混在一起,几乎让我想掉眼泪。
同事小王看我只吃素菜,热情地把一碗海鲜汤推到我面前:“欣欣,尝尝这个,味道绝了!这汤熬了好几小时,鲜得不得了!”
“我不能吃,我对海鲜过敏,特别严重。”我赶紧摆手拒绝,心里却有点动摇。
小王不以为然:“就喝一口汤,能有什么事?过敏原早就煮没了,大家都在喝,你试试嘛!”
我盯着那碗白白的汤,闻着那股浓郁的香气,脑海里闪过小时候被禁止的画面,突然有种想反抗的冲动。
其他同事也跟着起哄:“李欣,别那么死板,喝一口又不会怎么样,酒店有医生的!”
在大家的劝说和我心底压了26年的好奇心驱使下,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汤,小心翼翼地喝了下去。
那一刻,我的心跳得像擂鼓,脑子里全是母亲警告的画面,但我还是咽下了那口汤,味道鲜得让我全身都震了一下。
汤的味道太美妙了,鲜甜得像在舌头上跳舞,我等着过敏反应,可什么也没发生。
我又喝了一口,还是没事,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我一点不适都没有。
我坐在座位上,手有点发抖,脑子里像炸开了一样,26年的禁令难道是个笑话?
我突然站了起来,在同事们惊讶的眼神中,走向了龙虾台,夹了一块肥美的龙虾肉。
我回到座位,盯着那块龙虾,感觉自己在挑战一个巨大的禁忌,心里既害怕又兴奋。
我把龙虾肉放进嘴里,鲜甜的味道瞬间让我眼眶发热,这是我26年来第一次尝到这种美味。
还是没有任何过敏反应,没有红疹,没有喘不过气,什么都没有。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晃,26年的生活好像被推翻了一半,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里。
我走到海边的露台上,吹着咸咸的海风,拨通了我妈张芳的电话。
“妈,我刚吃完饭,告诉你,这里的龙虾味道可好了,鲜得不得了!”我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声音却有点抖。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然后是我妈尖锐的喊声:“李欣!你疯了!你怎么敢吃海鲜!你忘了你六岁那年差点没命了吗?快去漱口!去医院!听见没有!”
她的话里没有一丝关心我的身体,反而全是愤怒和慌乱,我突然觉得,她不是在担心我,而是在害怕什么被揭穿。
“妈,我好得很,没红疹,没喘气,龙虾味道一级棒。”我冷冷地说完,挂了电话。
站在露台上,我看着漆黑的大海,感觉自己的生活从这一刻开始,已经彻底变了样。
我知道,这个“海鲜过敏”的谎言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我必须把它挖出来。
03
挂了电话没一分钟,我手机就像疯了一样响个不停,先是我妈张芳,接着是我爸老李,然后是我弟李阳的微信语音。
我看着屏幕上闪动的名字,心里一阵发冷,感觉这个家突然变得好陌生。
我没接电话,让铃声自己停下来,微信消息却像炸开了一样涌进来。
张芳:“李欣!你赶紧给我回电话!别吓我!”
“你到底吃了多少海鲜?现在人在哪儿?是不是在医院?”
“欣欣,你是不是想气死我!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危险!”我妈的消息里全是责骂,却没问我身体怎么样。
老李:“欣欣,快接电话,你妈都急得不行了,别闹了。”
李阳:“姐,你搞什么?妈说你吃海鲜了?你不要命了?快回话!”
我一条条看着这些消息,觉得心像被冰水泡着,他们的反应好像在维护一个不能碰的秘密。
我走回餐厅,同事们还在笑着闹着,没人知道我刚经历了多大的冲击。
我找到餐饮经理,平静地问:“您好,今晚的龙虾和海鲜汤,都是真海鲜做的吧?会不会是用别的食材仿的?”
经理愣了一下,笑着说:“李小姐,我们的龙虾是今天空运来的,汤也是用新鲜海鲜熬的,绝对真材实料!”
我谢过经理,回到座位,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也没了。
同事小王凑过来,小声问:“欣欣,你没事吧?刚才看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家里有事?”
我挤出个笑:“没事,就是家里有点小事,已经搞定了。”
我没告诉小王,我刚发现自己26年的生活可能是个谎言,我怕说出来自己会崩溃。
接下来的团建,我完全心不在焉,脑子里全是小时候的画面。
我妈每次看到我盯着海鲜,眼神里总带着点怜悯又强硬的表情。
有一次过年,家里做了鱼,我妈非说鱼有腥味,对我不好,给我换成了一碗寡淡的鸡蛋羹。
还有一次,我八岁,邻居大妈给我吃了一块鱼干,我觉得特别香,晚上我妈知道后,气得打了我手心,抱着我哭:“你要是出事,我怎么办!”
现在想想,她那眼泪里,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怕谎言露馅?
我姑姑李红有次聚会时,随口说过:“咱们老李家没人过敏吧?我哥小时候吃海鲜也没事啊。”
我妈当时像被踩了尾巴,尖声说:“你懂啥!欣欣体质特殊,跟她外婆家一样!”
我外婆早就去世了,娘家的事我几乎不知道,当时觉得这话没问题,现在想想,漏洞太大了。
我爸老李在这件事里,到底知不知道内情?他是被蒙住,还是默认了这个谎言?
我妈的电话从愤怒变成哀求:“欣欣,妈错了,你接电话好不好?妈带你去大医院检查!”
我只回了一句:“我很好,团建完就回去,不用担心。”然后把手机设成免打扰。
回到公寓,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感觉一股愤怒和孤独像浪一样把我淹没。
我打开电脑,查了关于食物过敏的资料,发现我妈说的“严重过敏”根本站不住脚。
我还记得小学体检,医生说我的报告没过敏迹象,我妈却说医生不靠谱,硬是把我拉走。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这个念头让我全身发冷。
但我妈对我生活上从没亏待过,我爸也默默关心我,如果不是亲生的,为什么要编这么复杂的谎言?
我决定找我姑姑李红问问,她性格直,藏不住话,可能知道点内情。
“姑,团建挺好玩的。对了,我不小心吃了点海鲜,没事,挺奇怪的。”我尽量说得轻松。
李红惊讶地说:“啥?你吃了海鲜没事?你妈不是说你过敏很严重吗?”
“我没事,姑,我妈说六岁那次过敏,是在哪儿看的病?我问她,她说记不清了。”我撒了个小谎。
李红迟疑了一下:“六岁?好像不是本地医院,你妈那时候带你回她娘家了,住了好几个月。”
“回外婆家?啥时候?”我追问。
“大概是你五六岁那年,回来后你就‘过敏’了。”李红赶紧打住,“没事就好,别多想了!”
我挂了电话,心跳得厉害,六岁那年的娘家之行,肯定藏着秘密。
我又想起那次体检的事,医生的疑惑让我觉得,六岁那年的“过敏”可能根本没发生。
我订了周末回家的票,决定找找家里的旧东西,看能不能挖出真相。
我告诉自己,这次回去,我不再是那个听话的李欣,我要撕开这个26年的谎言。
04
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家门口,深吸一口气,用钥匙开了门。
我爸老李在客厅看球赛,看到我,表情有点不自然:“欣欣回来了。”
我妈张芳从厨房冲出来,手里还拿个铲子,眼睛盯着我,像在查我有没有事。
“回来了?真没事?”她想拉我的手,我下意识躲开了。
她愣了一下,脸变得很难看,像是被我刺了一下。
“我没事,妈,我不是说了吗,挺好的。”我换了鞋,语气很平。
张芳跟在我后面,絮叨:“你怎么不接电话?那天到底吃了多少?有没有不舒服?”
“我想看看我的出生证明,单位要用。”我随便找了个理由。
我妈的眼神闪了一下,看了我爸一眼,像在求救。
老李咳嗽一声:“证明?老东西了,估计在那个旧柜子里,我帮你找吧。”
“我自己来。”我不理他们,径直走进卧室,拉开柜子翻找。
抽屉里乱七八糟,户口本、房产证堆了一堆,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终于,我在一个旧信封里找到出生证明,纸都黄了,字迹有点模糊。
出生地是省城妇幼医院,父母名字是我爸妈的,可签名是个叫“王丽娟”的人。
我盯着那个名字,觉得有点不对,这人是谁?医生?还是别的什么人?
我把证明塞进包里,打算回去再查。
我又翻出一本旧相册,厚得像本书,里面全是爸妈年轻时的照片。
我一页页看,重点找我五六岁时的照片。
果然,我发现五六岁那年,有差不多一年的照片是空的,没有一张我的。
空白期后的第一张照片,我在公园的长椅上,表情有点拘谨,不像之前那么活泼。
我仔细看,感觉照片里的自己有点怪,像是瘦了点,还是别的什么变化?
“看够了没!”我妈冲进来,抢过相册,气得脸都红了,“你干嘛翻这些!还在为海鲜的事生气?”
“妈,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我26年不能吃海鲜?六岁那次过敏,到底在哪儿看的病?”我盯着她问。
“我……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医院哪还有记录!”她躲开我的眼神,语气很硬。
“姑说,你那时候带我回外婆家了,不是本地医院,对吧?”我步步紧逼。
我妈脸色一下白得像纸,退了两步,差点撞到柜子:“你胡说什么!李红乱讲!”
我爸老李跑过来,扶住她,冲我喊:“欣欣,你怎么跟你妈说话!看把她气的!”
我转向我爸:“爸,你们到底瞒了我什么?26年的谎言,你们不累吗?”
老李张了张嘴,叹了口气,眼神躲闪,没说一个字。
我弟李阳这时候回来了,吹着口哨:“哟,姐,你没事吧?妈,可以吃饭了吗?”
他看到我们仨僵在门口,愣了一下:“咋了?吵架了?”
我妈扑向李阳,哭着说:“阳阳,你姐逼我!说我骗她!我养她这么大,图啥啊!”
李阳皱眉,冲我嚷:“姐,你有完没完?妈不让你吃海鲜是为你好,现在没事不就得了?”
我看着他们,冷笑:“为我好?用谎言锁我26年?你们怕什么?这个家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我拿起包,拉起行李箱:“饭我不吃了,想说实话再找我。”
我走出门,身后是我妈的哭声和我弟的抱怨。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和这个家,已经有了条跨不过去的裂缝。
我要查清楚,那个“王丽娟”是谁,还有我妈那次娘家之行,到底藏着什么。
我感觉,真相的影子,已经在雾里慢慢清晰了。
05
回到公寓,我开始研究那张出生证明。
“王丽娟”这个名字像把钥匙,可能打开真相的门。
我在网上查省城妇幼医院的医护名单,20多年前的资料几乎没有。
我想了想,决定从我妈的娘家入手,那次五六岁的长住肯定有猫腻。
我外婆家在离我们市400公里的青云镇,外婆外公早就去世了。
我妈还有个哥哥叫王强,平时联系少,她总说哥哥不靠谱,懒得来往。
我拨通了王强的电话,心跳得有点快,怕问得太直接吓到他。
“喂,谁啊?”王强的声音带着点乡音,听起来有点疲惫。
“哥,是我,李欣。”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轻松。
“哟,欣欣!好久没联系了,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他听起来挺高兴。
聊了几句家常,我装作随意问:“哥,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带我回青云镇住了挺久,是五六岁那会儿吧?”
王强“哦”了一声:“对,有这事,住了得有七八个月吧。”
“七八个月?那我没给你添麻烦吧?”我笑着问。
“小孩子能有啥麻烦……不过你那时候好像身体不太好,你妈说是找镇上的老中医看病。”
身体不好?老中医?这跟我妈说的“过敏抢救”完全对不上!
我心一紧:“啥病啊?严重吗?”
王强好像意识到说多了,赶紧说:“哎呀,那么久的事,谁记得!可能就是感冒啥的,你问你妈去吧,我这有事,先挂了!”
他挂得太快,我听着忙音,心沉了下去,他肯定在躲什么。
我决定去青云镇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当年的邻居或者线索。
我查到镇上有个老诊所,传言有个老中医很厉害,但早就关了,线索断了。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请假去时,我姑姑李红给我打了电话。
“欣欣,你上次问的事,我越想越不对劲。”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在避着人。
“姑,你想起啥了?”我赶紧问。
“你妈怀你弟李阳的时候,反应特别大,整个人瘦得不行,有次我去看她,她跟你爸说:‘要不是为了欣欣,我真不想再生了。’”
“为了我?啥意思?”我心跳停了一下。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这话怪怪的,像藏着啥。”李红顿了顿,“你别跟你妈说我们聊过啊。”
我谢过姑姑,挂了电话,脑子乱成一团。
“为了欣欣”?我弟的出生跟我有啥关系?这秘密越来越深了。
我又想到那个“王丽娟”,决定去医院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查到她。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个本地固定电话,我疑惑地接起来。
“您好,是李欣女士吗?这里是省城第一人民医院档案室,您之前问的病历查询,需要您带证件来一趟核实。”
我愣住了,我啥时候查过病历?肯定是我妈抢先一步,想封住线索!
“好的,我会去的,需要带啥证件?”我强装平静问。
挂了电话,我手心全是汗,我妈这么怕我查真相,档案里到底藏着啥?
我抓起包和证件,冲出家门,直奔省城第一人民医院档案室。
我知道,那里可能有改变我一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