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高校的哈工大与西交大,由于受地域与学科结构影响,在本世纪面对北航、华科、武大等校的竞争,是稍显下风的。
![]()
不过两校的工科底蕴非常深厚,这点从国家科技奖与院士增选可以看出。尤其是哈工大,依然位列国内工科高校的三强(清华、浙大、哈工大)。
![]()
哈工大为了维持影响力,在2025高考普通批招生中,优化了“超短裙招生”策略,大力推行本博贯通班,还压缩了普通批的招生人数,在各省狂揽高分,重振C9雄风!
![]()
如此,哈工大今年在部分省份把录取均分推到了华五系;让竞校北航、华科、武大、北理、同济、东南等校干瞪眼,后悔自己慢了半拍,让哈工大抢了先机。
一所学校的学科结构是固定的,不管如何优化冷门学科始终存在;“超短裙招生”可以暂时掩盖冷门学科招生的窘境,但是行内都知道;怎么办呢?
![]()
学科交叉是当下的热门话,也是教育部大力推广的方向;哈工大就顺应潮流,在2025年推出了17个微专业,供学生挑选。
![]()
从哈工大放出的17个微专业看,涉及到了航天、商学院、物理、环境、建筑等学院(具体见图片)。这些微专业可以跨学科与校区申请,两年内修满学分,即可获得教育部备案(类似于第二学位)。
大家不要小看了教育部的备案,有了这个备案,学生可以用这个专业去考研或者保研,不算跨学科;这给了冷门专业学生另外一条生路。
![]()
很多人看完17个微专业名称,估计都一头雾水;名称都高大上,但理解不了。像地外建筑,城市更新等这是什么专业,以后出来要做什么呢?
明白大学专业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换汤不换药的套路。就是哈工大借学科交叉的名义,重新包装了自己的冷门专业,借人工智能的东风,让其再现活力。例如地外建筑,让人感觉不再是建筑类专业,是一个全新专业!
![]()
为什么要设立微专业呢?哈工大优势学基本在传统工科方面,部分学科招生很难,严重影响高考招生位次,怎么办?关闭暂时不可能。
设立微专业一个是给冷门专业学生一个转换专业的机会;其次可以让高考考生,即使进了冷门专业,我们也可以给你朝人工智能方向走的机会。
![]()
哈工大设立17个微专业,最大的突破是可以跨校区申请,这是一个大创新;可以拉升哈工威校区影响力,这个探索值得肯定!
如果这17个微专业,2026年在高考招生中投放,将是本博贯通招生的再优化,考生会认可吗?会有人为了C9接受的!
![]()
哈工大有三个校区,本部由于坐落在哈尔滨,影响力是不如深圳校区的,仅比威海校区好。学校顶着C9的名头,高考与考研招生一直一般,不过今年打了一个翻身仗,优化专业设置必然,否则将被淘汰!
在人工智能横扫天下的当下,哈工大设立17个跨学科的微专业,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创新。效果如何,有待时间验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