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瞧不起我孤儿身份,儿子满月那天,一辆红旗车停在了我家门口

分享至

“一个没爹没娘教的女人,能带出什么好孩子?”

婆婆刘美兰的刻薄话语像一根针,扎在苏念的心上。

她抱着怀里刚满月的儿子,听着客厅里亲戚们附和的窃窃私语,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就在这时,一阵响亮而不寻常的汽车鸣笛声从楼下传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有邻居在窗外扯着嗓子喊:

“老许家,门口停了辆挂着军牌的大红旗!是找谁的啊?”

01

苏念的人生,从记事起,就和“孤儿”这两个字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福利院的铁门隔绝了童年应有的撒娇和任性,也让她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看人脸色和独自坚强。

她像一株无人问津的小草,在风雨中努力地汲取着阳光,顽强地生长。

大学,是她人生中第一道绚烂的彩虹。

在那里,她遇到了许嘉言。

许嘉言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温文尔雅,言语中总带着暖意。

他高大、阳光,是校园里许多女生倾慕的对象。

可他偏偏注意到了角落里那个总是安安静静读书的苏念。

他被她眼神里的那份清澈和与世无争所吸引。

他们的爱情,如校园里的白杨树一般,纯粹而热烈。

苏念从一开始就坦诚了自己的身世,她不想有任何隐瞒。

“嘉言,我是在孤儿院长大的,我没有父母,没有家。”

她说完这句话,紧张地看着许嘉言,准备迎接他任何可能的反应。

许嘉言却只是心疼地将她拥入怀中,轻声说:“没关系,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家人。”

这句承诺,温暖了苏念整个青春。

然而,爱情终究要走进现实,现实里有柴米油盐,还有一个强势的婆婆,刘美兰。

当许嘉言第一次带着苏念见父母时,刘美兰脸上的笑容在听到苏念是孤儿后,便瞬间凝固了。

她上上下下打量着苏念,那眼神像是在评估一件没有标价的商品,充满了挑剔和不屑。

“孤儿?”刘美兰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那不就是没家教,没根没底的?”

她的话像一把尖刀,瞬间划破了苏念努力维持的平静。

许嘉言立刻站出来维护:“妈,您怎么能这么说!苏念很好,她是我认定的妻子。”

刘美兰冷笑一声,拉着儿子到一旁,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苏念听得一清二楚。

“我辛辛苦苦把你培养成才,是为了让你娶个这种不清不白的女人进门吗?”

“她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以后亲戚朋友问起来,我们的脸往哪儿搁?”

“没有娘家撑腰,以后还不是得靠我们家养着,就是个拖累!”

那些日子,苏念的世界是灰色的。

但许嘉言的坚持,是她唯一的亮光。

他一次次地和母亲争吵,甚至不惜以搬出去住相威胁。

最终,刘美兰勉强松了口,但婚礼办得却是极度的敷衍和冷清。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亲朋的祝福,甚至连彩礼和三金这些最基本的习俗,都被刘美兰以“你又没娘家,这些东西给谁看”为由,轻飘飘地抹去了。

苏念穿着一身简单的红裙子,就这样嫁进了许家。

她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总有一天能捂热婆婆那颗冰冷的心。

婚后,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早餐。

她研究菜谱,努力迎合公公婆备的口味。

她省吃俭用,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对公婆孝顺有加,嘘寒问暖。

可无论她怎么努力,在刘美兰眼里,她始终是那个“上不了台面的孤儿”。

饭菜做得咸了,刘美兰会当着丈夫的面摔下筷子:“没尝过家里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做的什么东西!”

地拖得不够干净,她会指桑骂槐:“有些人啊,就是从小没人教,干活都毛手毛脚的。”



苏念的公公许建邦性格稍微温和一些,但也是个典型的“妻管严”,在家里没什么话语权,从不敢忤逆刘美兰的意思。

而丈夫许嘉言,则成了那个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人。

他心疼妻子,却也拗不过母亲的强势和“养育之恩”的道德绑架。

他每一次的维护,换来的都是家庭里更激烈的争吵。

“许嘉言,你现在是有了媳妇忘了娘!我白养你这么大了!”

刘美兰的哭闹和指责,让许嘉言的辩解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渐渐地,他也疲了,累了,只能在私下里抱着苏念,一遍遍地说着“对不起”。

苏念的委屈,只能和着眼泪,在深夜里默默地吞下。

后来,苏念怀孕了。

她本以为,孩子的到来,能成为缓和婆媳关系的催化剂。

当她把验孕棒递给刘美兰看时,刘美兰只是瞥了一眼,淡淡地说:“最好是个男孩,不然你在这个家更站不稳脚跟。”

一句话,让苏念的心凉了半截。

整个孕期,刘美兰的照顾都只是流于形式。

她依旧使唤着苏念做这做那,美其名曰“多活动活动好生”。

苏念孕吐得厉害,吃不下东西,刘美兰却在一旁风言风语:“就你金贵,哪个女人不生孩子,没见谁像你这么娇气的。”

更让苏念难受的是,刘美兰似乎很乐于向外人宣扬她的孤儿身份。

在小区里和邻居闲聊,她总会有意无意地提起:“我家这个儿媳啊,命苦,从小就没爹没娘。”

看似同情的语气里,却充满了炫耀和优越感。

这让苏念在邻里之间,也常常要承受那些带着探究和怜悯的异样眼光。

那种感觉,就像被人剥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评头论足。

她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不像一个妻子,一个儿媳,更像是一个外人,一个被施舍的、需要时时感恩戴德的存在。

日子就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苏念抚摸着自己日渐隆起的肚子,常常在深夜里默默流泪。

她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尽头。

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告诉自己,必须坚强。

她渴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可她不知道,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等着她。

她以为生下儿子会是转机,却没想到,那只是另一场羞辱的开始。

这个家,像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紧紧地束缚着她,让她喘不过气来。

她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个即将出世的孩子,能给她带来一丝光亮。

这束光,是她撑下去的全部动力。

但命运的考验,远比她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苏念觉得,自己就像海里的一叶扁舟,风浪一来,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而那个本该是她避风港的家,却成了风浪最大的源头。

她每天都在祈祷,祈祷丈夫能更坚定一些,祈祷婆婆能多一丝善意。

然而,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让她失望。

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

有时候,她会看着窗外发呆,一坐就是一下午。

她在想,如果自己有父母,有家,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是不是就不会被人这样理所当然地轻视和践踏?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她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等待着那个未知的明天。

0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当儿子响亮的啼哭声在产房里响起时,苏念流下了眼泪。

那泪水里,有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独自承受一切的辛酸。

她被推出产房时,浑身无力,脸色苍白。

许嘉言立刻冲上来,握住她的手,眼眶通红:“念念,辛苦你了。”

而婆婆刘美兰,则第一时间冲向了护士怀里的孩子。

她甚至没看苏念一眼,急切地问护士:“是男孩还是女孩?”

当得到“是个大胖小子”的肯定答复后,刘美兰的脸上瞬间笑开了花。

那笑容,是对许家有了后代的满足,与病床上虚弱的儿媳,没有半点关系。

看着婆婆那副模样,苏念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她明白,自己在这个家里的价值,或许就只是一个生育的工具。

月子期间的照顾,更是将刘美兰的区别对待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对孙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一天到晚“心肝宝贝”地叫着。

而对苏念,则是不闻不问,冷漠至极。

月子餐做得极其敷衍,常常是剩菜剩饭热一热。

苏念剖腹产的伤口疼,想让她帮忙搭把手,她总是不耐烦地说:“哪个女人生完孩子不像死过一次?就你事多!”

偶尔,许嘉言看不下去,说了他母亲几句。

刘美兰便立刻哭天抢地:“好啊,我辛辛苦苦伺候你们娘俩,还落不到一句好!”

“娶了媳妇就忘了娘,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面对母亲的撒泼,许嘉言也只能败下阵来,然后转头对苏念说:“念念,你多担待点,我妈她就那样......”

苏念还能说什么呢?

她只能把所有的苦涩都咽进肚子里。

她看着怀里嗷嗷待哺的儿子,他是那么小,那么软,是她唯一的慰藉。

为了儿子,她什么都能忍。

很快,儿子满月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满月是要大办宴席,庆祝新生,也宣告家里添了新丁。

苏念也希望能热热闹闹地为儿子庆祝一下。

可刘美兰却一句话堵死了她的念想:“简单在家里吃顿饭就行了,没必要铺张浪费。”

她顿了顿,又意有所指地瞟了苏念一眼:“再说了,大办宴席,你娘家那边又没人来,我们家这边请多了,别人问起来,脸上也不好看。”

苏念的心,像是被无数根细针扎过,密密麻麻地疼。

原来,即便是孙子的满月宴,她这个做母亲的孤儿身份,依然是婆婆拿来羞辱她的理由。

满月那天,家里果然只请了几个许家最亲近的亲戚。

来的亲戚们,大多都是和刘美兰一个鼻孔出气的。

她们围着孩子夸赞了几句后,话题便很自然地转移到了苏念身上。

一个三姑,拉长了语调问:“嘉言媳妇,一直没听你提过你娘家是哪儿的啊?”

刘美兰立刻“好心”地替她回答:“哎,别提了,她是个苦命的孩子,打小在福利院长大,没爹没娘的。”

“哦——”亲戚们都露出了恍然大悟又带着一丝轻蔑的神情。

另一个六婆,则装作语重心长地对苏念说:“那你可得好好谢谢你婆婆,要不是她心善,肯让你进门,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漂着呢。”

“是啊是啊,美兰就是心善。”

“以后可要好好孝顺公婆,给嘉言争口气。”

一句句看似“为你好”的话,听在苏念耳朵里,却比刀子还伤人。

她们把她的尊严踩在脚底下,还要求她感恩戴德。

苏念抱着儿子,指甲深深地陷进掌心,浑身都在发抖。



她想反驳,想嘶吼,想告诉她们,她苏念虽然是孤儿,但她的人格是完整的,她嫁给许嘉言是因为爱情,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施舍。

可她看着怀里熟睡的儿子,终究还是把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

她不想,也不愿在儿子的满月宴上,闹得不可开交。

饭菜上桌后,气氛更是达到了尴尬的顶峰。

刘美兰在饭桌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对苏念开始了新一轮的说教。

她端着一副长辈的架子,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都听见。

“苏念啊,你也别怪我说话直。”

“你现在也是当妈的人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懂事。”

“以后要好好学学怎么教育孩子,怎么操持家务,怎么为人处世。”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那句话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别像你小时候一样,没人教,走了弯路都不知道。”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苏念的脑海里炸开。

“没人教......”

这三个字,彻底摧毁了苏念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她可以忍受婆婆对她的所有挑剔和不满,但她不能容忍婆婆如此践踏她的出身,否定她从小到大所有的努力和坚持。

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

她猛地站起身,什么话也没说,抱着儿子,转身就走进了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客厅里的谈笑声戛然而生。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刘美兰的脸上顿时挂不住了。

“哎,你们看看,你们看看!”

她指着卧室的方向,对亲戚们抱怨道:“我就说了她两句,都是为了她好,她就给我耍脾气!”

“这也就是我,换个厉害的婆婆,早把她赶出去了!”

“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没家教就是没家教!”

许嘉言站起来,面色难看:“妈,您少说两句吧!”

他说着,就想去敲卧室的门。

刘美兰一把拉住他:“你干什么!让她自己在里面反省反省!这么重要的日子,当着亲戚的面给我甩脸子,她还有理了?”

卧室里,苏念背靠着门板,身体无力地滑落在地。

她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儿子,仿佛那是她唯一的浮木。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滑落。

为什么?

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难道就因为她是孤儿,就活该被这样对待吗?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这个她曾经努力想要融入的家,此刻却让她感到无比的冰冷和窒息。

她甚至在想,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真的错了。

正当她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中时,客厅里婆婆的数落声还在继续。

“......就是太惯着她了,以为生了个儿子就能无法无天......”

苏念闭上眼睛,一行清泪从眼角滑下。

就在这一刻,她忽然不想再忍了。

也许,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正当她脑子里一片混乱,各种念头交织时,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汽车鸣笛声。

那声音,洪亮而沉稳,完全不像是这个老旧小区里常见的普通家用车。

一声,两声。

清晰地传进了屋里,也打断了客厅里的嘈杂。

有住在楼下的邻居,大概是好奇地探出了头,然后扯着嗓子朝楼上大声喊道:

“老许家,门口停了辆大红旗车啊!挂的还是军牌!”

“乖乖,这是谁家的大人物来了?”

客厅里的亲戚们都愣住了,纷纷放下碗筷,好奇地朝着窗外探头探脑。

婆婆刘美兰也一脸的错愕和茫然。

“红旗车?军牌?”

她嘀咕着,脸上满是困惑:“谁啊?开这种车来我们这破地方?是不是找错门了?”

许嘉言也完全摸不着头脑,他想不出自己家认识什么有这种背景的人。

而房间里的苏念,听到“红旗车”和“军牌”这两个词,心里猛地一颤。

一个深埋在记忆最深处,早已模糊不清的画面,似乎要挣扎着破土而出。

那是一个关于一枚闪亮的徽章,和一辆黑色轿车模糊轮廓的童年记忆碎片。

多年来,她一直以为那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梦。

可今天,当这两个词再次出现,那份莫名的悸动却如此真实。

她抱着儿子,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一步步,走到了窗边......

这辆车,究竟是为谁而来?

03

苏念拨开窗帘的一角,小心翼翼地向楼下望去。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静静地停在老旧的居民楼下。

车身擦得锃亮,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出沉稳的光泽,与周围破败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块白底红字的军用牌照,带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威严。

小区里已经围了一些看热闹的邻居,对着那辆车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

就在这时,驾驶座的车门打开了。

一个身姿笔挺的年轻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肩上的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男人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沉稳。

他关上车门,抬头看了一眼许家所在的楼层,然后迈开长腿,径直朝着单元门口走来。

客厅里,刘美兰和亲戚们也透过窗户看到了这一幕,个个都面露惊疑之色。

“这......这是找谁的?”三姑结结巴巴地问。

“看这架势,不会是嘉言在外面惹了什么事吧?”六婆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担忧。

刘美兰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一把抓住儿子许嘉言的胳膊,急切地问:“你快说,你是不是在外面得罪什么大人物了?”

许嘉言也是一头雾水,连连摇头:“没有啊!我整天上班下班,能得罪谁啊?”

正当一家人惊疑不定时,“咚咚咚”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不轻不重,沉稳而有力。

客厅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扇门上。

许嘉言定了定神,走过去打开了门。

门口站着的,正是楼下那个穿军装的男人。

他目光锐利地扫了一眼屋内的众人。

然后开口问道,声音低沉而有力:“请问,苏念是在这里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