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何先生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9 月 27 号带发烧的 7 岁儿子去镇海中医医院,医生诊断细菌感染开了 8 瓶头孢,说两天输完。27 号上午下午各输 2 瓶,28 号第三次输液时,旁边宝妈随口一句 “你家头孢颜色咋不一样”,才让他翻出药盒看日期。
这一看魂都吓飞了:生产日期 2024 年 2 月 3 号,有效期到 8 月 2 号,当天已经 9 月 28 号,药过期快俩月了!更要命的是,孩子已经连输了 6 瓶。
“化学药打进小孩身体里,还是过期的!” 何先生立马停药转去妇儿医院,孩子很快起了急性皮疹,烧一直没退。住院花了四千多,医生说 “不能排除是过期药导致的”,现在皮疹消了,皮肤还糙得像磨砂纸。
面对家长的质问,医院医务科邱科长只说 “工作失误,查对制度有漏洞”,说药房发药、护士输液都漏了检查,已经全院排查、处罚科室。可三次输液是三个不同的护士操作,愣是没一个人看药盒上的有效期 —— 这哪是 “漏洞”,分明是查对制度成了摆设!
![]()
更蹊跷的是制药厂家海南全星的回应:先说 “没过期”,后来解释 “本来有效期 24 个月,之前报了 18 个月,现在已经备案延回 24 个月”。这话听着唬人,可药盒上明明白白印着 “有效期至 8 月 2 号”,就算真延了效,没改包装、没通知医院,过期药照样是过期药!截至发稿,厂家也没拿出所谓的 “国家质检报告”。
镇海区卫健局虽说启动了调查,协调双方达成了复查协议(三个月、六个月查器官损伤),但一句 “目前没其他患者受影响”,实在没法让家长安心 —— 要是没那位宝妈提醒,剩下 2 瓶输完了会怎样?
![]()
这事戳破了一个残酷真相:医院的 “流程保障” 可能靠不住,家长必须自己把好最后一关。结合律师解读和用药常识,这几点一定要记牢:
1. 拿药先盯 “双日期”
不管口服药还是注射剂,拿到手先找 “生产日期” 和 “有效期”,哪怕差一天都不能用。像何先生孩子用的头孢,过期俩月药效可能早失效了,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小孩肝肾功能没发育好,风险比成人高 10 倍都不止。
2.输液前主动 “多嘴问”
护士配药时别光坐着等,凑过去问一句:“这药是给 XX(孩子名字)的吗?有效期没问题吧?” 按规定,护士必须核对 “药名、剂量、有效期、患者信息” 四项,你一问,反而能提醒他们别走神。
3.所有凭证 “别乱扔”
病历本、缴费单、药盒、输液记录单都要留着。这次何先生能快速维权,靠的就是这些证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医院用过期药属于用 “劣药”,不仅要赔医疗费、误工费,要是查出后遗症,精神损害赔偿也能要。
![]()
医院一句 “工作失误” 轻描淡写,可家长要承受的是 “孩子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的日夜煎熬。药品管理不是小事,从药房入库到护士输液,三道防线全失守,本质是对生命的漠视。
厂家的 “延效说辞” 更像甩锅 —— 既然有效期能延长,为什么不及时更新包装?为什么不通知医院?这种 “口头延效”,说白了就是对用药安全的不负责任。
最后想提醒所有家长:咱们不是要跟医院对立,但孩子的健康容不得半点侥幸。多花 10 秒看一眼药盒,多问一句核对的话,可能就避免一场悲剧。
![]()
你带孩子看病时会检查药品有效期吗?遇到过类似的用药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