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亮相的是
“花香稻浪”永久片区
1400多亩方正农田
2500万余株水稻
在秋风里翻涌成一片
望不到边的金色海洋
这片“稻”不仅是丰收的喜悦
更是四个村庄
打破界限、携手共耕的生动成果
![]()
走近稻田,一株株被饱满稻穗压弯的稻花,让永久村党委书记王海波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中国人嘛,看到稻子熟了,心里就踏实。”
王海波掐着稻穗,嘴里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这句话,同样也是片区村民的朴素心声。
永久片区由永久、岭南、许胡、高塘四个村组成。它们地处城郊,虽位置相邻,却长期面临“耕地种植分散、区域协同薄弱”的发展瓶颈。于是,四个村党委组成了片区党委,共同破解土地难题。
破题的答案,是“稻谷”。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村里是在替我们着想,当然要支持!”村民们听着组团方案,乐呵呵地说道。正是这份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共识,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成为“片区组团发展”最坚实的起点。
![]()
于是,一场对标“高标准农田”的“农田重组”悄然启动。
新碶街道与片区党委经过多轮勘测规划,打破原有边界线,将零散的土地聚拢成片,有了一个响亮而充满希望的名字——“千亩方田”。
与此同时,两家运营公司加入,签订了“千亩方田”战略合作协议,以未来乡村建设为抓手,引入专业团队共同挖掘“千亩方田”的自然生态风景、人文资源、农耕文化等独特元素,对千亩方田进行了一次由表及里的美化改造。
“看到这片田地,心里就充满力量,我们为这里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运营方案,让土地的力量被看见,被感知。”负责运营的浙江明起集团有关负责人丁睿说道,今年以来,根据发展需求,“千亩方田”里已相继落地了咖啡馆、面包房、昆虫博物馆、大棚种植基地等场馆,先后举办了五一哪吒主题、夏夜萤火虫主题游园会等活动,新碶农文旅品牌“新欢喜”也是在这里与大家初见。
![]()

沃野重现生机,乡亲们的“心田”也因此更紧密地连成一片。村与村的物理连接,催生了“1+1>2”的发展化学反应,这让所有人都看清了片区协同的广阔前景。
如今,“千亩方田”的蜕变已汇成一幅随时间流转的立体长卷。画卷的底色,是秋日一望无际的金色稻浪;其脉络,是化身为黑色玉带的平整村道与繁花镶边的“花海长廊”。而画中的灵魂,则是四季不息的生动叙事:春日的多彩油菜花、夏夜的稻浪音乐会、秋风里体验农耕的稚子身影......
![]()
全力支持的村民们还用实际行动参与进来,除草、巡田、维护......一系列精心安排的田间管理工作,不仅守护着作物的生长,更转化为一份份家门口的“踏实事业”,让村民在守护乡愁的同时,也共享了发展的果实。
村民林光德在项目推进后获得了除草的工作,上班以来,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就始终乐此不疲,充满干劲。“现在有收入,有机会为建设家乡出力,还可以天天看家门口的美景,这种能滋养人的工作遇到就是赚到!”
“现在的土地又空旷又好看,每天开窗就能看到,别提多爽了!”村民郭建亮说。
“以前是欢迎大家来永久,现在是……不好意思,让我们自己先享受家门口的美景吧!”村民叶尚志玩笑道。
当然,村民们的玩笑更多是一次次骄傲的“种草”,一片为了北仑市民而“容”的土地,又怎会对悦己者关上大门?
![]()
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从“一片田”到“一个生活圈”。如今的永久片区,不再只是一片静默的土地,而是在片区组团的框架下,一步步“组装”未来。
稻田研学课堂来啦~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研学
这是让孩子踩进泥土的课堂
15组家庭
半天沉浸式的自然之旅
让孩子踩过松软的田埂
摸着沉甸甸的稻穗
把秋天的美好装进记忆里吧
![]()
来源丨区传媒中心
编辑、一审丨姚雪娇 二审丨王昱啸 三审丨张若曦
责编丨沈焰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