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最新推出两款轮式防空高炮系统,一个叫“天空游侠30”,另一个叫“天网35”,其中“天网35”防空系统还援助给了乌克兰,其实就是进行实战测试。那么这两款高射炮的实际战场价值如何呢?
![]()
可以明确的是,德国的这两门高射炮主要就是应对无人机、巡飞弹等低空慢速小型目标的威胁。属于有了题目之后,再拿出的答案。德国毕竟是一战和二战的发起国,对于炮,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技术储备也有,可以说,这两门高射炮是目前低成本防御无人机和巡飞弹的标准答案。
“天空游侠30”是一款较新的防空系统,模块化设计、遥控无人炮塔可以灵活安装在多种轮式或履带式底盘上,使用起来比“天网35”更加便利。这些概念不光时髦,也可以窥探出德国相关公司是想用它来打开反无人防空系统的市场。
![]()
“天空游侠30”可以装备在诸如“拳师犬”8X8轮式装甲车或KF41“山猫”步战车这样的底盘上。而“天网35”系统在概念上与“天空游侠30”系列是类似的,两种高射炮的设计思路核心之处就是可编程弹药加相控阵雷达,德国军事科工人员这次把握的很准,以此来构建野战低空防御网是靠谱的。
“天空游侠30”的遥控无人炮塔重量不轻,接近2吨,30毫米KCE-ABM转膛自动炮射速较高,每分钟1200发,有效射程约3公里,拦截无人机和巡飞弹是够用了。它可以备弹252发,发射时通常是点射,两三发炮弹就可以打下一架无人机。该火炮能发射多种弹药,技术最先进的要属30毫米AHEAD可编程弹药。
![]()
什么叫可编程弹药?
这种弹药非常精巧,在发射时,炮弹内部预先装填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圆柱形钨合金弹丸,当发射药爆燃,炮弹在炮管前进到达炮口处,那里安装着一个非接触式的“编程线圈”。火控系统会根据雷达等传感器实时测算出的目标距离、速度以及炮弹自身的初速,精确计算出炮弹飞到目标前方最佳位置,这段距离需要多长的时间。然后,炮弹通过“编程线圈”的瞬间,会将这个“时间指令”编程进炮弹头部的引信之中。
![]()
炮弹飞出后,引信开始计时,因为炮弹本身的弹道,每段的速度这个数据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有了“时间指令”,炮弹在什么地方爆炸就确定了,当飞行时间达到预设位置时,炮弹会立即起爆。
爆炸过后,弹体内部的数十枚钨合金弹丸夹杂着冲击波向前方飞,形成一个锥形面,像在无人机面前打了一发霰弹炮,这样形成的高密度“弹幕”很容易把无人机打下来。如果无人机数量较多,飞的又密集,那甚至可以一发炮弹打下好几架无人机。
![]()
这个炮弹的科技含量还是比较高的,与迫击炮中的空爆模式实现原理不同,很多军迷以为就是那种。迫击炮的空爆需要手动调节引信,要扭一下,而且它的爆炸高度通常是一致的,可编程弹能依据火控雷达自动设置最佳的爆炸点。
“天空游侠30”的炮塔左侧还集成了一个可升降的,多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平台,能发射“毒刺”、“星光”或“天空骑士”等导弹,适配通用性很高,这些防空导弹将“天空游侠30”的防御范围扩展到6公里。
![]()
在它的炮塔上还安装了四个有源相控阵雷达,360度探测,最大距离20公里。还有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以及光电跟踪系统辅助,在复杂的电磁干扰时也可以确保“不掉链子。”
这样的防空系统面对无人机时,真的有实战价值吗?
从测试来看,效果很好,既能打伊朗“见证者”那种比较大的无人机,也能对付FPV这种小的穿越机。对于德国来说,不足之处就是炮弹太贵,因为编程弹里用了钨合金弹丸。
![]()
钨这种金属,密度大、硬度高,是炮弹和子弹的理想材料,但是加工困难,关键是储量少、价格贵。这一枚炮弹怕是也要五六百欧元,两三发打下来一架无人机,是比防空导弹便宜很多,可如果这无人机是中国生产的,最终还是一笔亏本买卖。
战争不是买卖,不是做生意,可战争要由经济来支持。因此,我国尽管也装备了这样的高射炮,但是九三阅兵上一次性就拿出了三款,仅靠一种武器是不行的,激光、微波这样的反无人机武器也要用,毕竟激光的使用成本更加低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