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经历一系列的改变和调整。而有一部分人可以说是精准的踩到了调整的节奏和关键节点上。比如1977年后出生的人,这部分人在退休的时候将面临着关键的分水岭。如何选择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的说一说。在退休新规实施之后,1977年后出生的人该怎么选择?
![]()
一、 为何是1977年是重要的节点?
1977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相信很多人都是不太理解的,不知为何1977年后出生的人将会面临重要的分水岭。毕竟延迟退休是今年开始实施的。事实上,将1977年作为一个关键的节点,其核心的逻辑就在于我国的退休是渐进式延迟退休。也就是说延迟退休的政策不是一刀切,而是渐进式的方式,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规定的年龄。
而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就必定意味着距离新规实施节点越近的人,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比如今年退休的人,影响一定是要比三年后退休的人要更小的。不仅如此,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越年轻的人群很有可能会步入到更新的退休年龄轨道当中。
![]()
我们就以男性为例,众所周知,我国在研制退休政策没有实施之前,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但新规之后,男性的退休年龄将从60岁逐渐延长到63岁。在延迟退休的政策影响下,1965年出生的人可能几乎不受影响,或者呢是仅延迟几个月就能够正常退休。但如果是1977年后出生的男性,也就是在2040年才满63岁,那么大概率会完整的经历这三年的延迟。也就是说当他们已经达到原定的60岁退休年龄的时候,新政策已经完全落地,退休年龄已经不再是60周岁,而是63周岁。对于相应的女性群体来说也是如此。
![]()
二、1977年后出生人群将面临双重压力
而对于1977年后出生的男性来说,除了将会成为延迟退休政策完全落地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外,很可能还会成为另一个新规的体验者。众所周知我国在研制退休政策提出之后,也同步提出了要将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门槛从之前的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虽说同样是渐进式的提高,而且是从2030年开始提高。
但对于1977年后出生的人来说,在他们退休的时候,基本都已经到2040年左右,这个时候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已经从15年提高到了2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缴费年限只有15年,不足20年,那么是没办法办理退休的。尤其是对于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是必然要未雨绸缪的,否则很有可能在退休年龄达到的时候,却因为缴费年限不足,没办法办理退休。
![]()
也就是说,1977年后出生的人,不仅需要更长的工作年限,还需要缴纳更长时间的养老保险,才能同时满足养老金的条件。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双延长”的效应势必会使得他们的养老规划挑战更为严峻。也正因如此,1977年这个时间节点就成为了政策影响下的显著分水岭。
三、如何应对?
那么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如何应对呢?这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只要我们继续工作,缴费年限的标准还是比较好达到的。但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未雨绸缪就十分有必要了,尤其是那些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更要提前规划。
与此同时,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缴费年限的提高虽然意味着我们个人养老金账户当中积累的钱会更多,但同样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可支配收入。毕竟缴费年限的延长,意味着我们要更多的将自己的钱投入到养老保险的池子当中。所以,尽早启动加强个人储蓄和投资计划,对于有需求的人员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
综合来说,1977年后出生的人在养老问题上的确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当中,所以这部分人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晚年生活,一定要提前准备,提前规划,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