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实习记者 梁思涵)10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蛋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5版)》(以下简称《细则》),旨在进一步规范蛋制品生产许可、强化蛋制品生产企业监管、切实保障蛋制品质量安全、助推蛋制品产业升级。值得注意的是,《细则》首次将液蛋制品等新产品纳入生产许可审查范围。
蛋制品,是指以鲜禽蛋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细则》将蛋制品明确划分为卤蛋、皮蛋、咸蛋、咸蛋黄等再制蛋,以及蛋黄粉、蛋白粉等干蛋制品等几大类。“近年来,我国蛋制品产业发展迅猛,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形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2006年出台的细则实施19年,已难以覆盖行业新场景、适配监管新需求。”10月22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此背景下,新的蛋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应运出台。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细则》特别提到的液蛋制品,是指以鲜禽蛋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预处理、去壳、搅拌过滤、冷却、均质、杀菌等工艺制成的蛋制品,包括全蛋液、蛋黄液、蛋白液及其他。钟凯介绍,“目前,中国的液蛋市场发展日益蓬勃,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其主要用途集中在烘焙领域,例如制作蛋糕、糕饼等;其次是快餐店等场景,制作蒸鸡蛋等菜品时会直接使用蛋液。”
液蛋制品的生产技术涉及原料蛋的预处理、蛋液的加工、成品的包装和储藏等多个环节,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比如,在原料蛋处理环节,蛋壳表面易存在沙门氏菌,这种细菌会导致腹泻、发烧、胃痉挛等症状,必须做好卫生处理。因此,《细则》对液蛋制品的打蛋、过滤和收集、暂存等工序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厂房和车间应合理设计,建造和规划与生产相适应的相关设施和设备,使用人工或机械逐个破壳,不应使用挤压破壳法进行打蛋,以避免微生物污染和异物污染等。
除了液蛋制品,《细则》还有两大变化:一是进一步明确了蛋制品企业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试制产品检验等的最新审查要求,强化许可审查要求与法律法规标准的衔接;二是突出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控,进一步明确蛋制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制定、执行采购管理及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检验管理及出厂检验记录等制度,切实提升蛋制品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
“《细则》明确的这两点内容,精准回应了蛋制品产业多年来的发展痛点与监管难点,彰显了政策修订的系统性与前瞻性。”钟凯解释说,前者通过制度衔接构建了有法可依的监管框架,后者通过风险防控注入了精准高效的实施内核。二者共同推动蛋制品监管从“粗放式许可”向“精细化治理”转型,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划定了合规边界,更用科学制度筑牢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据悉,《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蛋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同时废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