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郗悦在整理文物。
从河南郑州到广东潮州,跨越千里,对青年考古工作者郗悦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追随专业理想与内心热爱的“潮”选择。郗悦是2024年通过“韩江人才计划”引进的考古学专业人才。如今,作为潮州市博物馆(市粤东考古中心)考古调查部的一员,她已在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泥土层间,在古城街头升腾的烟火气里,找到了事业的支点与生活的滋味。
选择潮州:为千年窑火,也为一方热土
“我选择潮州,根本原因在于‘潮州窑’。”郗悦的叙述简洁而笃定。作为一名考古专业学子,她早在学生时代就关注到潮州窑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外销瓷窑场,其学术价值深深吸引了她。而近年来,潮州对考古文博事业的大力支持与发展,以及笔架山潮州窑遗址不断涌现的新发现,为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
这份专业的吸引力,在她参与龙窑遗迹发掘时变得尤为真切。“龙窑是一个复杂的遗迹,如何对它进行清理解剖,了解它的结构,对我来说都是有趣的探索。”正是这种探索与挑战带来的成就感,让她深刻体会到在潮州从事考古工作的独特价值,是她专业道路上的珍贵收获。
更值得一提的是,潮州提供的远不止考古现场的工作机会。郗悦曾留学伦敦,如今她站在潮州市博物馆里,以流利的英语向各国观众介绍潮州陶瓷文化——这座城市真正为人才搭建起走向世界的舞台。
融入潮州:在协作中成长,在美食中栖居
专业的探索之路并不孤独。郗悦特别提到了领导与团队给予的温暖。“考古是高度协作的学科,我们一起在发掘过程中探讨、分析、记录遗迹现象,同事们来自本地与五湖四海,氛围非常融洽。”这种密切的合作,不仅体现在考古工地上,也延伸至生活里。工作之余,她与年轻的伙伴们成了探索潮州这座“宝藏城市”的最佳拍档。
他们漫步于滨江长廊,流连于古街小巷。当被问及最爱的潮州美食时,她脱口而出:“炒粿条!”在她看来,这盘烟火气十足的潮州美食,与家乡风味迥异,却有着让人一试倾心的魔力。“还有猪杂米粉汤、咸水粿……”,这些地道的风味,成为她了解潮州、融入本地最亲切的媒介。“这座城市很包容,生活节奏舒适,让我能很好地平衡对专业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采访最后,郗悦向河南的学弟学妹们发出诚挚的邀请:“非常欢迎、非常推荐大家和我一起来到潮州,一起探索这座美丽古城!”在她看来,潮州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值得深入探寻,更有着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一系列助力人才发展交流的活动与平台的搭建,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实现专业理想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广阔天地。
这位河南青年的“潮”选择,正印证了潮州“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千年文脉与青春力量在此交汇,共同书写着“人才归潮”的新篇章。(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汝樱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平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