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韩国的人都知道,当地百姓身份证上都用汉字姓名,但年轻警察查看时往往看不懂。据说,有一名警察看到“高"字,忙问:“这个像坦克车的字怎么念?”
![]()
韩国原是汉字文化圈的一员
上古韩国本无文字,一般百姓因此痛苦不堪,而贵族阶级则学习汉文,以汉文书信往来,前后有上千年的历史。公元1446年,朝鲜李氏王朝第四位国王世宗大王指出,韩国话和中国话迥异,无法用共同文字表意。在他的努力下,创造了现在的韩国文字,人们才能以之记录语言。在韩国历史上,世宗大王深受尊敬,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韩国文化。
![]()
由于韩国语言中,汉字词汇逾七成,韩文字创制后,汉字仍和韩文字混用。直到本世纪60年代,韩国的报刊、书籍和商店招牌都还使用大量汉字。1970年,韩国第三任总统朴正熙命令制定《韩文专用法》,禁止公文使用汉字。当时的《小学教育修订案》也禁止在教科书里用汉字,各级学校的汉字教育全面取消,汉字被逐出韩国人的生活。到了90年代,汉字在韩国的生存空间已荡然无存。
朴正熙强推专用韩文,是为了转移国民注意力,利用这个社会文化的改革,掩饰自己的野心,实行独裁统治。事实上,朴正熙本人就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写得很不错。
![]()
韩文是一种字母拼音文字,共有40个字母,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像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能够拼成字和词一样,元音和辅音能够拼出所有的韩字。但是韩文有个显著的缺陷,对同音字词只能靠上下文语境猜测,但并不是总是能猜出准确的意思,错误自然难以避免。
此外,韩文作为一门以“汉字”拼音化为基础的表音文字,在信息识别效率上非常低下。跟韩国人谈文化,谈文字,如同对牛弹琴,味同嚼蜡!
韩国去汉字的恶果就是到了2000年前后,韩国20到40岁的人几乎不懂汉字,这些人在韩国也被称为“表音字的一代”。一般韩国大学生甚至连父母和自己的名字都无法用汉字标出来。能用汉字写出校名、科系和住址的,更如凤毛麟角。连国立首尔大学文学部的学生也看不懂“文艺思潮”“文学的理解”这几个汉字。
从2005年开始,韩国的有志人士联合要求开展汉字教育正常化运动,反响极大。主导这个运动的有三位前任总理,多位前任教育部长和前外交部长、前文化部长和大学校长在内的一百多名大学教授及社会领袖。
![]()
在呼吁积极开展汉字教育的文章里,他们强调目前韩国所面临的文化危机比金融经济危机还可怕。如果不立即加速推广汉字教育,国家就有可能成为文化不毛之地,沦落为“亚洲的孤儿”。
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总理均以汉字签名,包括卢信永、卢在凤、郑元植、高建、李汉东等,以实际行动体现对汉字的重视,这些总理所写的汉字签名都显示了一定的书法功底与汉文化造诣。
![]()
从2011年开始,韩国小学恢复汉字选修课。2018年,高考正式加入汉字科目,不会汉字,对于韩国高中生来说,连考上一所好大学都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