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期,退休人员陆续收到养老金补发到账的短信,社交平台上一时间被“养老金到账”刷了屏。不少人晒出了自己的到账金额,还有人开始打听:“明年还能涨吗?”“涨幅会不会更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陆续召开了几场新闻发布会,围绕“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效,密集公布关于养老金、参保人数、基金结余等重要数据。这些数字不仅透露出我国养老体系的强大底气,也为养老金继续上涨埋下了伏笔。养老金到底还有没有上涨的空间?2026年会不会迎来“22连涨”?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10.72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已经纳入了养老保障体系。社保卡持卡人数更是超过13亿人次,几乎人手一张,连刚出生的婴儿也在“入库”。
从钱袋子来看,截至6月底,全国社保基金累计结余突破9.8万亿元。而在养老基金这一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达7.1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也超过2.6万亿元。这样的“家底”,让养老金按时发、多发、涨得起,有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保障。
![]()
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收支平衡还有略微结余。这笔账一算,就知道资金运转稳得很,根本不用担心“发不出”“涨不起”。
更重要的是,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规模已达2.6万亿元,连续八年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5.15%。这意味着,社保基金不光稳,还能“生钱”。相比自己存银行或理财,国家的这笔投资更靠谱、更稳定。
![]()
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度也在加快推进。早在2023年,调剂资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716亿元。这个制度的好处是,不管你在哪个省份退休,不管当地财政是否吃紧,都能通过全国统一调剂,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
2025年,养老金实现了第21次连续上涨,调整幅度为2%。虽然比去年的3%略低,但依然为广大退休人员带来了切实的收入增长。这次的调整继续采用“定额+挂钩+倾斜”的方式,既考虑到公平,又照顾到差异,还兼顾到高龄、艰苦地区等特殊群体。
![]()
2025年7月起,所有在2024年12月31日前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已经按新标准领取养老金,并补发了1-6月的差额。这次调整不仅覆盖范围广,落实速度也很快,各地都在按照人社部的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到位。
就在同一时间,人社部还公布了社会保险的总体收支数据:十四五期间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保总收支规模高达69.27万亿元。其中,养老基金收入稳中有升,2024年全年收入为7.5万亿元,支出6.8万亿元,依然保持结余。
![]()
2025年,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开始实施。这项政策从制度上延长了缴费年限,缩短了领取年限,优化了基金结构,对养老金的可持续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且随着70后退休潮的到来,这个数据还会持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支出压力,国家一方面通过扩大参保率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投资运营提高资金收益,还通过全国统筹调剂收支,三管齐下确保养老金制度稳定运行。
![]()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老金调整机制中,过去几年越来越明显地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比如定额调整部分就是统一金额,不论养老金多少都一样;而挂钩调整部分则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倾斜调整则重点照顾高龄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人员。
这其中,“工龄”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一些工龄长、缴费基数低的企业退休人员,他们提出是否可以按工龄涨养老金。比如有人建议:工龄15年涨50元,工龄30年涨100元,工龄40年涨150元。这种提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但也不能完全忽视缴费水平这个关键因素。
![]()
人社部对此表示,养老金的调整仍然会延续“定额+挂钩+倾斜”的方式。挂钩部分中确实考虑了缴费年限,也就是间接考虑了工龄,但不会单纯以工龄为唯一标准。因为我国地区发展不均,群体之间差异大,单一标准无法完全体现制度公平。
有些人也担心2026年调整幅度是否会继续下降。2025年是2%,比2024年低了1个百分点,如果明年再降1%,那涨幅可能就只有几十块钱。但养老金调整比例并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综合考虑物价、工资、经济增长等因素,必须等到2025年全年经济数据出炉后,才能做出科学判断。
![]()
目前来看,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这些数据给养老金上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2026年养老金继续上涨仍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国家对养老金监管的力度也在加大。审计署在调整前查处了多起养老金违规领取案件,说明政府正在通过严格监管,堵住漏洞,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
老龄化问题虽然严峻,但只要制度科学、监管到位、资金稳健,养老金制度就有能力应对挑战。现在的年轻人不婚不育多了,人口结构面临新变化,但只要大家愿意参保、按时缴费,就能为未来积累稳定的养老金收入。
从制度设计、资金管理、政策执行到监管治理,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既是对老年人的保障,也是对年轻人未来的承诺。从政策连续性和经济数据走势来看,养老金“22连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
2026年养老金是否会继续上涨?可能不会有太大悬念。真正值得关注的,可能是涨幅的大小和调整方式是否会更加精准、公平。2025年养老金实现21连涨,背后是制度的完善、数据的支撑和政策的延续。
参保人数突破10亿、基金结余超9.8万亿、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多项利好叠加让2026年养老金上涨成为大概率事件。虽然涨幅是否扩大仍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持续参保、规范缴费,未来的养老钱一定不会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