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艘身价超五十亿的豪华邮轮,眼看要到上海外滩,却在海上转了个弯,直奔韩国釜山,这是美国诺唯真邮轮的“RIVIERA”号,船上上千游客原计划在上海开始东方之行,没成想旅程终点变成了一张冰冷的航程变更单。
![]()
不是天气差也不是船坏了,就因一笔1167万的 “特别港务费”,船公司宁可赔三百万退款、接八百多起投诉也非要 “逃” 走。
这笔钱不简单,它一出现就把中美幕后的暗博弈摆到了明面上,还藏着三副不一样的 “面孔”。
![]()
中方反制戳软肋
这1167万就像个冷血的 “算账先生”,算法简单却狠到致命,咱们算笔账:跨洋邮轮跑一趟,船公司净利润通常也就两三百万,现在光在上海港停一次就得掏1167万。
这账的结果明摆着:只要是理性的老板,面对比利润高十倍的成本,都会像 “RIVIERA” 号那样选择躲开。
![]()
这已经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停一次就意味着巨亏,这个 “算账先生” 一出手,直接宣告原来的运营模式彻底行不通了。
而且这背后算的账更长远,按中国交通运输部10月10日的公告说,这个收费机制还设了上限和阶梯,上限就是同一艘船,一年最多只按5个航次来收费。
![]()
就像“RIVIERA”号这种29175吨的船,今年要是还来中国,一年得花5835万,更吓人的是阶梯收费:今年每净吨收400元,明年涨到640元,后年880元,到2028年直接飙到1120元。
到那时候,这艘船一年的 “进门费” 就得1.63亿元,这账不管怎么算都是本肯定亏的账,这个 “算账先生” 还有个厉害地方,就是懂 “专打弱点”。
![]()
之前是美国先动手,给中国船舶加港口费,主要影响的是集装箱运输,一艘大船得多花100到300万美元成本,可中国的反制不一样,精准打到了对方的软肋上。
对超级油轮(VLCC)来说,新增费用能到520万美元,直接吞掉单次运费的73%,对好望角型散货船(Capesize),新增费用更是高达300万美元,相当于运费的162%,跑一趟不光白干,还得倒贴钱。
![]()
只打美国船
这1167万又像个心思细的 “设计师”,它设计的不是商品,而是量身定做的规则武器,和以前那种大张旗鼓的关税壁垒不一样,每个条款都透着巧劲,外人都说是 “校准好的手术刀”。
这把 “刀” 第一个特点是 “准”,收费只针对两类船:挂美国旗的,或是美国实体(企业、组织、个人)拥有、运营、建造的船。
![]()
这意思很明显,完全避开了欧盟、日韩等其他国家的航运公司,就盯着美国打,避免引起大家一起反对,这种像做手术一样精准的打法,能看出规则设计得多高明。
第二个特点是 “有节奏”,从今年到2028年的阶梯收费,就像倒计时沙漏,明着告诉对手:压力会一年比一年大。
![]()
这不光是 “慢慢加热熬煮”,更是在传信号:时间不站你那边,要么坐下来谈判,要么就准备好扛更重的代价。
而且政策里还有 “维修靠港” 之类的豁免条款,就像个缓冲阀,给必要的商业、技术往来留了余地,能看出政策有灵活性、能掌控,不是一刀切的蛮干。
![]()
而这个 “设计作品” 最高明的地方,肯定是那个 “豁免条款”,在中国造的船能免掉这笔费用,这招太绝了,像个楔子精准插进美国航运业内部。
它在给全球船公司(包括美国自己的公司)递信号:选哪边的产业链,就是选哪边的阵营,这不光是拆对手的台,更是在长远布局,想把全球造船产业链往中国引,这招比单纯收费高明太多了。
![]()
中资欧企补空位
最后这1167万更像个不发脾气却有威严的 “裁判员”,它一出现就吹响了市场新一轮 “优胜劣汰” 的哨子,它不光惩罚 “犯规” 的美国玩家,还帮新秩序建立、新选手入场腾出了空间。
嘉年华、皇家加勒比、诺唯真这三大美国邮轮巨头,占据全球市场大半份额,在中国市场也运营多年,如今 “裁判员” 一出手,它们全都碰到了麻烦。
![]()
拿皇家加勒比来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占了它海外业务营收的百分之二十二,这新规几乎掐住了它的利润命门,巨头被 “罚下场”,空出的市场谁来填?
答案很快就有了,中资邮轮 “鼓浪屿号” 和嗅觉灵敏的欧洲邮轮公司,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中国每年有超三百万客源,2023年占了全球邮轮接待人次的16.5%,这么大的市场正朝它们敞开。
![]()
而且这里不光人多,消费力还强,中国游客在船上人均花6800元,比全球平均水平高23%,这位 “裁判员” 的惩罚不只是让美国邮轮公司亏钱。
更大的打击是它们的 “无形资产” 塌了,近八百起乘客投诉才刚开始,以后游客订跨洋航线,会多琢磨一句:“这次行程会不会最后又取消了?”
![]()
这种对行程能不能成的担心,会长期损害它们的品牌信任和市场竞争力,这是 “看不见的惩罚”,更深远的是,这位 “裁判员” 想把 “比赛” 从 “两边打架” 变成 “按多边规则解决”。
听说中国计划联合欧盟、日韩等,在WTO框架下告美国的单边措施,中国船东协会也在推 “国际航运公平联盟”,想定个反对单边歧视的全球新规矩。
![]()
这说明中国不只想 “以牙还牙”,更想借这个机会,牵头建一个更公平、透明的国际航运新秩序,“RIVIERA” 号在上海港前无奈掉头,只是个开始。
它背后那1167万港务费,凭着会计师、设计师、裁判员三重身份,告诉世界这是场比关税战更复杂、更高层次的博弈,核心不是谁拳头硬,而是谁更会定规则、用规则。
![]()
参考资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