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0岁男子宅家8年不上班,警察:家里藏了一堆黄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部分细节进行文学化处理,旨在探讨社会现象,不代表对当事人的价值判断。

"你给我滚出去!马上滚!"

房间里传出歇斯底里的咆哮声。

"儿子,你不能这样下去了!8年了!8年!"

母亲的哭喊声撕心裂肺。

"我的事不用你们管!"

"砰!"门被狠狠摔上,留下门外两个颤抖的老人。

邻居张大妈探出头:"这孩子到底怎么了?天天山珍海味的外卖,却像个疯子一样..."

她不知道的是,三天后警察会破门而入,发现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秘密。



01

2023年3月的长沙,春寒料峭。

在某老旧小区的6楼,方泽紧紧拉上窗帘,将自己再次封闭在这个不到50平米的一室一厅里。房间里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混合着发霉的衣物、隔夜的饭菜和长期不通风的闷臭。

30岁的方泽身材瘦削,头发凌乱得像鸟窝,胡子拉碴,身上的睡衣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他瘫在电脑椅上,眼睛死死盯着显示器,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着。

门外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和轻轻的敲门声。

"泽泽,妈妈给你买了菜,你开下门好不好?"母亲赵美云的声音透着小心翼翼的讨好。

方泽头也不抬,继续盯着屏幕:"放门口就行了,我等会儿拿。"

"儿子,你这样下去不行啊,都30岁的人了,总不能一辈子这样吧?"门外传来父亲方国强压抑着愤怒的声音。

"关你们什么事?"方泽猛地转身,对着门大声咆哮:"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们管得着吗?"

门外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母亲压抑的抽泣声:"泽泽,你听话,出来吃顿饭好不好?妈妈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说了不用你们管!"

方泽站起身,重重踢了一脚桌子,桌上的饮料瓶哗啦啦滚了一地。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要重复。自从2015年大学毕业后,方泽就把自己关在这个房间里,8年来几乎没有踏出过房门一步。

起初,父母以为他只是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的迷茫,总是耐心地劝说他出去走走。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方泽依然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除了偶尔出来上厕所,就再也没有正常与人交流过。

邻居们的指指点点让两个老人抬不起头。

"你看看老方家那个儿子,都30岁了还窝在家里,真是没出息!"

"听说大学还是名校毕业的呢,这不是白读了吗?"

"两个老人多可怜啊,养了个废物儿子。"

每次听到这些话,赵美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和丈夫方国强都是普通的工厂工人,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大学,原本指望着儿子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让他们在邻居面前扬眉吐气。

没想到,儿子却成了整个小区的笑柄。

更让他们不解的是,方泽的生活费用从何而来?

虽然两个老人每个月会给儿子一些生活费,但那点钱顶多够最基本的温饱。可是方泽从来不缺钱花,房间里的电脑设备一套比一套高级,各种电子产品应有尽有。

最让人费解的是,从去年开始,方泽叫的外卖越来越贵。

02

2022年春天,外卖小哥小刘第一次给方泽送外卖时,还是普通的快餐,一份盒饭加一杯奶茶,总共不超过30块钱。

"6楼601,麻烦您下来拿一下。"小刘按照惯例打电话。



"放门口就行。"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沙哑,还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小刘摇摇头,这种宅男他见多了。把外卖放在门口,敲敲门提醒一声就走了。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小刘发现这个客户的订单越来越奇怪。

夏天的时候,方泽开始点一些中档餐厅的菜,价位从30块涨到了80块。

"这人是不是发财了?"小刘心里嘀咕着,"还是家里给他涨生活费了?"

到了秋天,订单更加离谱。方泽开始点一些高档餐厅的招牌菜,动辄就是两三百的消费。

"先生,您确定要这么多菜吗?"小刘忍不住确认道,"这是四个人的分量啊。"

"没错,就这些。"方泽的声音依然淡漠,"放门口就行。"

小刘心里直犯嘀咕,一个人能吃这么多吗?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高档餐厅,好像专门挑贵的点。

冬天来临时,小刘彻底被震惊了。

"海鲜自助餐厅外送?价值500块?"他看着订单目瞪口呆,"这位客户到底是什么来头?"

订单上赫然写着:波士顿龙虾2只,帝王蟹1只,鲍鱼6个,各种刺身拼盘,还有高档的日式料理。这一餐的价格足够普通人吃一个月的。

更离谱的是,这样的订单变成了常态。

几乎每天,方泽都会点不同餐厅的豪华套餐。今天是海鲜大餐,明天是顶级牛排,后天是正宗的燕窝炖品。

小刘忍不住跟其他同事讨论这个神秘客户。

"你们见过6楼601那个人吗?"

"没见过,每次都是放门口。"

"听说是个宅男,好几年没出过门。"

"那他哪来这么多钱?家里是拆二代?"

同事们纷纷猜测,但谁都没见过方泽本人。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次春节前夕的订单。

"鱼翅燕窝套餐,价值1200元?"小刘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这是什么概念啊?"

订单详细列出了食材:特级鱼翅、血燕燕窝、澳洲鲍鱼、松茸、冬虫夏草炖汤...每一样都是天价食材。

当天晚上,小刘特意在楼下等了一会儿,想看看这个神秘客户到底长什么样。

可是等了半个小时,依然没有人下来取外卖。

第二天,小刘忍不住问邻居:"601住的是什么人啊?天天点这么贵的外卖。"

张大妈叹了口气:"别提了,就是个废物。30岁了还窝在家里不工作,天天啃老。"

"啃老?"小刘愣住了,"那他哪来的钱点这么贵的外卖?"

"谁知道呢?可能是偷家里的钱吧。"张大妈摇头,"他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哪有这么多钱给他花?"

这个疑问在小刘心里埋下了种子。

春节过后,方泽的订单变得更加离谱。

他开始点一些连小刘都没听过的高档餐厅外卖。私房菜、私人定制、米其林推荐...每一单都是四位数起步。

"这人到底什么来头?"小刘越来越好奇。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刘看到方泽家门口放着一个快递盒子。盒子上的发件地址让他大吃一惊:深圳某知名珠宝公司。

"珠宝公司?"小刘心里一惊,"难道这家伙是做珠宝生意的?"

可是张大妈明明说他是个废物,8年没出过门。一个8年不出门的人,怎么可能做生意?

疑惑越来越深,小刘开始留意方泽家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除了白天的高档外卖,方泽家在深夜还经常有客人。

每到半夜12点左右,总会有陌生人上楼,在601门口停留很长时间。这些人都很神秘,穿着普通,但举止匆忙,而且从不走正门,总是从小区后门进出。

"这些人是谁?"小刘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大半夜的去601干什么?"

更奇怪的是,这些夜间访客手里总是拎着沉重的包裹,进去的时候拎着,出来的时候还是拎着,但包裹的形状明显不一样了。



有一次,小刘恰好在楼下抽烟,亲眼看到一个中年男人从601出来,手里拎着一个明显比进去时小很多的袋子。但那个袋子看起来依然很重,男人走路都有些吃力。

"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小刘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了。他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方泽家的情况,甚至调整自己的送餐时间,想看看能否碰到这些神秘访客。

终于在一个深夜,小刘看到了让他震惊的一幕。

那是一个雨夜,小刘下班后骑车回家路过小区,看到楼上601的房间里透出微弱的灯光。透过没有拉严的窗帘,他模糊地看到房间里有好几个人影在移动。

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听到了金属碰撞的声音,清脆而有规律,像是在进行某种分拣工作。

"叮当,叮当..."

这种声音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直到凌晨3点才停止。

第二天,小刘忍不住跟张大妈聊起这件事。

"大妈,昨晚601是不是有客人?"

张大妈点点头:"有啊,最近经常这样。也不知道那个废物在搞什么鬼,大半夜的折腾。"

"您觉得不奇怪吗?一个8年不出门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去找他?"

张大妈想了想,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你这么一说,确实有点不对劲。那小子从来不工作,却天天山珍海味的,钱从哪来的?"

"而且那些人看起来都不是普通朋友。"小刘压低声音,"我怀疑他在搞什么见不得人的生意。"

这个猜测在小区里迅速传开。邻居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601这个神秘住户。

方泽的父母也察觉到了异样。

一天晚上,赵美云实在忍不住了,她和丈夫在客厅里小声讨论。

"老方,你说儿子最近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方国强皱着眉头:"怎么了?"

"你看他点的那些外卖,一顿饭好几百,有时候上千。咱们给他的生活费根本不够。"

"那你的意思是..."

"他是不是在网上做什么违法的事情?"赵美云压低声音,眼中满是担忧,"要不然一个不工作的人,哪来这么多钱?"

方国强也开始回想最近的种种异常。儿子的房间里经常传出奇怪的声音,而且总是在深夜。那些声音不像是游戏的声音,更像是在搬动什么重物。

"要不我们想办法进去看看?"

"他从来不让咱们进房间,门锁也换了。"赵美云叹气,"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在房间里藏了什么东西。"

这个怀疑越来越强烈。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方国强趁儿子外出上厕所的空隙,试图推开房门看看里面的情况。



"你干什么?"方泽突然出现在身后,脸色铁青。

"我...我就是想看看你房间有没有需要收拾的..."方国强吓了一跳。

"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许进我房间!"方泽几乎是吼出来的,"你们都给我滚远点!"

他冲过去,狠狠推了父亲一把,然后砰的一声把门摔上,里面传来搬动家具的声音,好像在重新布置什么。

方国强站在门外,心里五味杂陈。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不了解这个儿子了。

03

2023年2月,一个看似平常的周二下午,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收到了一通匿名举报电话。

"警察同志,我要举报一个人,他可能在从事违法活动。"

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性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

"您好,请详细说明情况。"值班民警王磊耐心询问。

"是这样的,我住在雨花区某小区,楼上有个住户很奇怪。他从来不工作,但是经常点很贵的外卖,而且深夜经常有陌生人去他家。我怀疑他在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王磊详细记录了举报信息,包括具体地址和住户姓名。

"方泽,30岁,住址雨花区某小区6楼601。"他在记录本上写下这些信息,"举报人怀疑其从事网络犯罪或其他违法活动。"

虽然这种举报很常见,但王磊还是决定初步了解一下情况。

第二天,他调取了方泽的基本信息。

"大学本科毕业,计算机专业,2015年毕业后无正式工作记录。"王磊皱起眉头,"这么多年没有工作,生活费用来源确实可疑。"

他又查询了方泽的银行流水。

这一查,立刻发现了异常。

"大额现金存取记录?"王磊盯着电脑屏幕,眼睛越睁越大,"这个人每个月都有大额现金流入,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更奇怪的是,这些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都很模糊。钱进来得快,出去得也快,而且都是现金交易,很难追踪具体用途。

"这绝对不正常。"王磊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

支队长李建国看了银行流水记录后,脸色变得严肃:"这个案子需要深入调查。现在网络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很多人就是躲在家里从事违法活动。"

"您的意思是?"

"成立专案组,详细调查这个方泽。"李建国做出决定,"从银行流水看,涉案金额可能很大。"

专案组很快成立,王磊担任组长,带领三名经验丰富的侦查员开始调查。

他们首先走访了小区周围,了解方泽的日常情况。

邻居们提供的信息证实了举报内容:方泽确实长期不工作,但生活水平很高,而且经常有陌生人深夜造访。

"我见过那些人,看起来不像普通朋友。"张大妈对民警说,"他们总是匆匆忙忙的,而且手里总是拎着东西。"

"什么样的东西?"

"看起来很重的袋子或者箱子。进去的时候拎着,出来的时候也拎着,但形状不太一样。"

这个细节引起了王磊的注意。

"您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张大妈想了想:"进去的时候,袋子比较大,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出来的时候,袋子小一些,但看起来很沉,那些人走路都很费力。"

"大概什么时间?"

"通常是半夜12点以后,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有人来。"

接下来,专案组对方泽的社会关系进行了详细调查。



结果很奇怪:除了父母,方泽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没有朋友,没有同学联系,没有工作经历,甚至连网络社交账号都找不到。

"一个人怎么可能如此孤立?"侦查员小陈疑惑地说,"就算是宅男,也应该有一些网络联系吧。"

"这就更可疑了。"王磊分析道,"故意隐藏身份,避免留下痕迹,这是经验丰富的违法分子才会做的。"

他们又调查了方泽的网络活动记录,发现了更多疑点。

方泽的网络活动异常活跃,但主要集中在一些加密聊天软件和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更关键的是,他使用的都是虚拟身份和假名。

"这家伙很专业啊。"王磊感叹,"知道怎么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通过技术手段,专案组发现方泽在网络上使用多个假身份,频繁参与各种交易活动。虽然无法确定具体内容,但交易规模很大,涉及金额巨大。

"从技术分析看,他很可能是某个网络犯罪团伙的重要成员。"技术专家的分析让案情变得更加复杂。

更让人惊讶的发现出现在对方泽快递记录的调查中。

"这个人收发的快递数量惊人。"负责调查的小李汇报道,"每个月至少50个包裹,寄件地址遍布全国各地。"

"都是什么内容?"

"发件方大多是一些贵金属公司、珠宝商行,还有一些检测机构。"

"贵金属?珠宝?"王磊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这个组合很有意思。"

通过进一步调查,专案组发现方泽与全国多家贵金属交易公司都有业务往来。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都从事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收购和销售。

"难道他在做贵金属生意?"

"一个8年不出门的人,怎么做贵金属生意?"

"除非..."王磊突然想到一个可能,"除非他在家里就能完成所有交易。"

这个推测让整个专案组陷入沉思。

如果方泽真的在从事贵金属交易,那么他家里可能存放着大量的贵金属。而那些深夜造访的陌生人,很可能是来进行交易的买家或卖家。

"我们需要申请搜查令。"王磊向支队长汇报调查进展,"从目前掌握的证据看,方泽很可能在从事大规模的贵金属走私或洗钱活动。"

李建国仔细看了调查报告,点头同意:"证据确实很充分。银行流水异常,社会关系可疑,网络活动隐秘,还有那些神秘的夜间访客...申请搜查令。"

3月15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了对方泽住所的搜查令。

专案组开始制定详细的搜查计划。

"这个人很谨慎,而且可能有反侦察意识。"王磊在行动部署会上强调,"我们要确保一次成功,不能让他有销毁证据的机会。"

"什么时候行动?"

"明天早上8点。"王磊做出决定,"这个时间他通常刚睡下,警惕性最低。"

3月16日凌晨,专案组成员在小区楼下集合。

王磊再次检查了搜查令和相关设备:"记住,这次搜查的重点是寻找贵金属、现金、交易记录和相关设备。大家要仔细搜查,不能放过任何角落。"

天刚蒙蒙亮,三辆警车悄然停在小区楼下。

民警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搜查,一组负责外围警戒,防止相关人员逃跑或销毁证据。

王磊带领搜查组走上楼梯,每个人心里都很紧张。虽然处理过很多类似案件,但这次的情况特别复杂,谁也不知道会发什么。

站在601门前,王磊深吸一口气,举起手准备敲门。



里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好像有人在移动。

"他醒着。"王磊示意队员们做好准备。

然后,他用力敲响了房门。

"方泽!开门!警察!"王磊的声音在楼道里回响。

房门内瞬间爆发出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和重物撞击声。

"咣当!咣当!"

"怎么回事?他在里面干什么?"小陈紧张地问。

"准备破门!"王磊做了个手势。

"等等等等!我开门!"方泽的声音颤抖得像筛糠,透过门板都能听出他的恐惧。

民警们面面相觑,一个无辜的人会这么害怕吗?

门缓缓打开,方泽出现在门口。他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汗珠如黄豆般滚落,整个人在门框上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倒下。

"警...警察同志,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他的声音抖得厉害,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直视任何一个民警。

王磊严肃地出示证件:"我们接到举报,需要对你的住所进行搜查。这是搜查令。"

"搜...搜查?"方泽听到这两个字,瞬间腿软,几乎站立不稳,一只手死死抓住门框才没摔倒,"搜什么?我什么都没做啊!我真的什么都没做!"

"那你紧张什么?"小陈观察着他的反应。

方泽的嘴唇开始发紫,双手不停颤抖,连说话都不利索了:"我...我只是...只是害怕...我从小就怕警察...真的...我发誓我什么都没做..."

"如果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不敢让我们进去看看?"

方泽听到这话,整个人像被电击了一样,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眼神开始游移,显然在思考什么,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多,滴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当民警们踏进房间,看到满地的奢华外卖盒子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鲍鱼、龙虾、燕窝...各种高档食材的包装盒堆积如山,有些还没来得及处理,散发着昂贵食物的香味。

"天哪!这得花多少钱?"一名民警忍不住惊叹。

小陈拿起一个外卖盒看了看价格标签:"1200块一份?这一个盒子顶我一个月工资了!"

但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王磊的目光被房间角落里的一台设备吸引了。那是一台他从未见过的机器,看起来很专业,上面还连着各种线路和显示屏。

"这是什么?"王磊走过去仔细观察。

方泽见状,脸色瞬间变得更加苍白,整个人开始剧烈颤抖:"那...那是...那是..."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眼中闪过一丝绝望的光芒。

就在这时,小陈在床铺下面发现了异常。



"王队长!这里的地板有问题!"

04

小陈的话让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方泽听到"地板有问题"这几个字,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瘫软在椅子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都完了..."

王磊快步走到床边,蹲下身仔细观察地板。果然,这里的地板和其他地方明显不同,颜色较新,而且边缘有被撬动过的痕迹。

"把床移开!"王磊下令。

几名民警合力将床铺移到一边,地板上的异常更加明显。这里有一块大约2平方米的区域,地板明显是后来铺设的,而且做得很粗糙,边缘还能看到胶水的痕迹。

"撬开看看!"

方泽见状,彻底崩溃了。他瘫坐在地上,双手抱头,痛哭流涕:"不要...求求你们不要...我什么都说...什么都说..."

但民警们的动作没有停止。小陈用撬棍轻轻撬开地板边缘,随着"吱嘎"一声,一块地板被掀开。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