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0
分享至

吃饭时总觉得吞咽不顺、胸口堵得慌?

这可能不是简单的消化不良,而是胃在悄悄发出求救信号。



吃饭卡喉咙,不一定是喉咙有问题

不少人吃饭时感觉饭菜像“卡”在胸口,上不去又下不来,尤其是吃馒头、肉类、米饭这类稍硬的食物时更明显。这种吞咽困难,哪怕只是偶尔发生,也不能大意,因为胃和食道的交界处,正是胃癌早期最容易“落脚”的地方。

李兰娟院士曾多次提醒,胃癌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往往在身体里“酝酿”多年,一开始只是在胃黏膜上出现一些小变化,比如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如果这些变化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就可能一步一步走向癌变。



有些不舒服,其实是胃在“变脸”

早期的胃癌其实很“安静”,不闹腾,也不剧烈疼。很多人发现得早,都是因为吃东西时感觉怪怪的。

原来很爱吃的烧烤腊肉泡菜,现在吃一点就觉得胃里不舒服,甚至胀得慌。这种变化,其实是胃黏膜对刺激变得“敏感”了。

正常的胃就像一块厚实的地毯,能抵抗各种食物的摩擦。但如果胃黏膜变薄、变脆,就像旧毛巾一样,轻轻一拧就破,这时候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胃就容易“破皮”,出现轻微出血、糜烂,甚至发展成癌变。



别把“老胃病”当成家常便饭

很多人年纪一大,就觉得胃不舒服是正常事。吃点生冷的、油腻的、辛辣的就胃痛,反正忍一忍、喝点热水就过去了。

但长期的胃痛反酸食欲差体重变轻,这些都可能是胃黏膜已经出了大问题。



特别是那种不痛不痒的“饿疼”或“饱胀”,很多人以为只是胃动力差,其实有可能是胃壁变得僵硬,没法像以前一样“揉搓”食物了。

长期这样,胃的功能一天天下降,癌细胞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下面这张表格,更直观地展示了胃黏膜从健康到癌变的过程:

胃黏膜状态

常见表现

可能诱因

正常

食欲正常,无不适感

饮食规律,清淡饮食

慢性胃炎

胃胀、偶发胃痛、反酸

长期吃辛辣、吸烟饮酒

萎缩性胃炎

食欲下降、饭后不适、消瘦

胃黏膜长期受损

肠化生/异型增生

无明显症状或轻微不适

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物

胃癌

吞咽困难、黑便、消瘦、贫血等

多种因素长期累积

胃癌喜欢“藏着掖着”,但嘴巴会先露出马脚

有经验的老医生都清楚,胃癌早期往往没声音没动静,甚至连胃镜都要仔细找才能发现。

但奇怪的是,很多患者都会在胃癌早期就出现一个共同点:嘴里的味觉变了

原来爱吃的豆腐乳咸鱼酱牛肉,突然觉得咸得发苦;平时还能吃一整碗米饭,现在几口就觉得撑得慌。



这种“吃东西没味儿”或者“吃一点就饱”的感觉,其实就是胃的蠕动变差了。胃像个搅拌锅,搅不动了,自然食物也就“不香”了。

胃不舒服时,有些人还会冒冷汗、心慌,甚至觉得没力气。这不是吓唬人,而是因为胃里长出东西后,可能会引起慢性出血,时间一久,就会贫血

脸色苍白、手脚冰凉、爬几级楼梯就喘,这些都可能不是累,是身体“缺铁”了。



胃癌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中招”

很多人以为胃癌是五六十岁以后的事,其实近些年,三四十岁的胃癌患者越来越多。

尤其是那些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经常吃泡面炸鸡辣条的年轻人,胃黏膜早早就“老化”了。

胃癌不像感冒,说来就来。

但很多年轻人以为自己身体好,胃不舒服了就随便吃点胃药,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吃完一舒服,就不当回事了。可这些药只是“盖一层膜”,底下的伤口并没有好,甚至还会掩盖真正的问题。



胃镜不是“刑具”,早做早安心

有些人听到做胃镜就害怕,总觉得是个“遭罪”的检查。但现在的无痛胃镜早就不像以前那样难受了,几分钟就能搞定,而且能直接看到胃里有没有红肿、糜烂、溃疡,甚至癌变。

李兰娟院士曾指出,对胃癌高风险人群来说,定期胃镜检查能把胃癌的发现率提高到90%以上,早期发现的胃癌,治愈率可以超过90%。

而那些拖到出现剧烈疼痛、呕血、黑便才去检查的,大多已经是中晚期了。



胃在“变坏”前,其实给了很多信号

有经验的医生常说,胃癌不是偷偷摸摸地来的,它其实早早就“打招呼”了。长时间的口臭、饭后胃部闷胀、吃饭时容易呛咳,这些都可能是胃食管连接处出了问题。

还有些人夜里睡着后会反酸,像是胃里的东西往上倒。这种胃酸反流,如果经常发生,就要特别当心。

有研究发现,反复的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胃黏膜变性,增加癌变风险。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近期出现了体重明显下降,但并没有刻意减肥,也没有改变饮食习惯,就要警惕是不是胃出了问题。



想保护胃,厨房和餐桌上就能开始

胃癌不是注定的,很多时候是“吃”出来的。减少吃腌制食品烧焦的烤肉隔夜菜,多吃新鲜蔬菜胡萝卜紫甘蓝南瓜,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饭不要吃得太烫,也不要吃得太急。每口饭多咀嚼几下,让食物在嘴里变得更细软,能减轻胃的“工作量”。

吃饭时别看手机、别生气,情绪不好时胃的血流也会变差,容易出毛病。



有一种细菌叫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帮凶”。

很多人的胃病都是它闹的。这个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共用餐具、夹菜时不分筷子,就可能互相传染。

养成用公筷、分餐的习惯,也是一种保护胃的方式。



胃癌不是远方的故事,它可能就在生活里

很多人直到胃癌晚期才发现,常常是因为觉得“自己没那么倒霉”。

但癌症从不挑人,它只看你有没有给它机会。晚期胃癌就像房子里已经着火,灭火器也难救;而早期胃癌,就像地毯上刚冒出一点烟,这时候掐掉根源,还来得及。



胃是靠“养”出来的,不是靠“忍”出来的。那些一开始轻微的不适,其实就是身体在试图告诉你:它快撑不住了。

别等到饭吃不下、人也瘦了才重视,那时候可能已经太晚了。

胃的健康,不是在医院里保出来的,而是在每一顿饭、每一个生活习惯里慢慢积累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青青会讲故事
2024-10-10 17:09:30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2 14:40:50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封面新闻
2025-11-02 12:57:02
男单决赛对阵!奥运亚军4:1晋级决赛,战胜过王楚钦,与日本争冠

男单决赛对阵!奥运亚军4:1晋级决赛,战胜过王楚钦,与日本争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21:29:16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良工说
2025-09-04 00:53:34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詹姆斯祝贺!道奇4-3蓝鸟夺世界大赛第9冠 日本山本由伸MVP

詹姆斯祝贺!道奇4-3蓝鸟夺世界大赛第9冠 日本山本由伸MVP

醉卧浮生
2025-11-02 13:17:10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懂球帝
2025-11-02 22:55:03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大峰
2025-11-02 10:27:19
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淮海战前,为何被称作“华野全军政委”?

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淮海战前,为何被称作“华野全军政委”?

春秋砚
2025-11-02 18:00:03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风过乡
2025-11-02 09:37:26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0-27 00:26:08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01:10:37
看哭了!舅舅18岁开始抚养三个外甥,九年时间感动全网!

看哭了!舅舅18岁开始抚养三个外甥,九年时间感动全网!

晓踏就是我
2025-11-02 16:55:18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怀疑探索者
2025-11-02 21:29:01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1 14:44:54
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健身狂人
2025-10-31 14:55:35
市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日值班当天猝死不予认定工伤,家属起诉人社局、县政府 法院判了

市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日值班当天猝死不予认定工伤,家属起诉人社局、县政府 法院判了

红星新闻
2025-10-07 21:50:15
2025-11-03 00:27:00
阿纂看事 incentive-icons
阿纂看事
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5136文章数 11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健康
数码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宝蓝跟爸爸赛玩 “卖冰淇淋”,看谁卖得更多~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数码要闻

Intel B580用汽车防冻液降温超频:-17℃创新世界记录!性能提升16%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