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中国的外交工作中曾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出现,其中女性的占比相对较少,然而有一个人却成为了外交界的“金花”,这个人就是王海容。
![]()
她不仅与唐闻生、章含之、罗旭等人被并称为外交“五朵金花”,她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两人有着特殊的亲戚关系,虽说年纪相差比较大,但两人却去世于同一天。
王海容的能力十分出众,能够被毛主席欣赏的“女外交官”并不多,她就是其一,她的人生就宛如一部精彩的小说,你对王海容的故事了解多少呢?
![]()
王海容出生于湖南长沙,作为湘妹子她的身上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永不言败的朝气与热情,不仅如此王海容在学习中也十分刻苦,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学习外语,为日后的外交事业奠定基础。
她最初学习的语言非常冷门,在大众都钻研英语时,她却开始学习俄语,等到顺利拿到俄语系的毕业证书以后王海容也没有选择停滞不前,而是转而前往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开始进修英语。
![]()
如果说单看王海容的学习之路一定会认为是一帆风顺的,实则不然她在求学的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坎坷。
在她中学毕业以后就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瓶颈,那就是高考失利,王海容最初以为与学习生涯此生无缘,只能前往北京化工厂充当学徒,每天过着相同又枯燥的生活。
![]()
然而一心想着学习和进步的她怎么甘心止步于此,因此她写了一篇稿子,并且将这篇稿子交给了毛主席,希望他能在查阅后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起初她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就在忐忑不安时收到了主席的回信,没曾想这一次主席竟然邀请她前往中南海,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还帮助她起了一个笔名叫做“徒工王波”。
![]()
也正是这次机遇和转折让王海容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在1960年王海容就决定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高考失利一次那就再来考一次。
而这一次她不负众望,成功考入了北京师范学院的俄语系,从那之后她与外交工作就算是结下了缘分。
这张照片是王海容与李敏、李讷在一起时的合影,当时三人还是同学,关系相处非常融洽,而她之所以能够和两人处成好友,其中极大的缘由是基于她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
![]()
王海容和毛主席并不是普通的民众和主席之间的关系,而是有着亲戚关系,王海容是正经书香门第的出身,她的爷爷王季范和毛主席不仅仅是表兄还是同门师生。
毛主席对他十分尊敬,一直都是以“九哥”的称谓去称呼王季范,在王季范离世后毛主席亲自送上花圈,上面的悼语也写着“九哥千古”。
![]()
因此王海容自幼便与毛主席相识,而主席对她也非常欣赏,在不少人都对主席的身份有些怯懦时王海容却能从容不迫的面对毛主席。
甚至在面对毛主席询问是否害怕自己时,她也大方的表示毛主席又不吃人为什么要怕,在她心中毛主席只是与爷爷相交颇深的一位“公公”而已。
王海容的活泼和真挚在毛主席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这个“亲戚家”的小娃娃也是喜爱不已。
![]()
这张照片就是王海容的爷爷王季范和父亲王德恒在一起时的合影,王德恒也是深受父亲和毛主席的影响最终选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毛主席遭遇追捕的过程中,王季范也多次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他逃脱传递情报等,有了父亲在前做榜样,王德恒也决定跟随毛主席前往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
然而革命前行的道路单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前路的艰难和危机总会在不经意间夺走革命者的生命,王德恒也不例外。
他在参加革命工作之后不久在一次寻常返回湖南的路途中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了踪迹,之后便被残忍的杀害了,自此之后王海容就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在还未明白何为别离的年纪就被迫接受了自己成为烈士遗孤的事实。
![]()
王德恒离世时王海容还不满四岁,在她的记忆中父亲的模样早已变得模糊,自己人生的成长道路中从未有过父亲的教导,唯一能够保留和记忆的就是父亲的英勇事迹。
因为是烈士后代所以王海容也留在了北京读书,加上毛主席也心疼她从小失去了父亲,因此对她格外关照。
![]()
王海容自己也非常争气,在学习期间就和李讷成为了好友,两人时常在一起讨论学习,看到她能够茁壮成长,毛主席也感到十分欣慰。
因此特准她能够随意出入中南海,并且偶尔还能在这里居住,在毛主席晚年时期,王海容也能自由与他会面,这份情谊可谓是珍贵至极。
![]()
对于王海容来说毛主席并不是大众眼中的“伟岸灯塔”,只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公公”,因此在后来成功考入北京外语学院以后,王海容也时常和毛主席交流所见所得。
在她对学院教学问题上有疑问和不满时,她也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毛主席,面对这些从小就不“惧怕”自己的小娃娃,毛主席每次都会仔细认真的阅读她寄来的信件。
![]()
而当她阅读之后发现王海容所谓的“投诉”并不是小姑娘的抱怨,而是切实的问题,是学院急需改正的问题。
因此毛主席也是毫不犹豫就将此事转派给了负责文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让他务必亲自解决并查证学院中出现的问题。
![]()
毛主席对王海容的评价也十分中肯,称她是一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不仅如此在主席心中也一直将王海容当成自己的“外孙女”看待。
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和王海容在一起游泳时所拍摄的,众所周知主席非常喜欢游泳,他的身边人几乎都会游泳,王海容从小在他身边生活,水性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北戴河中畅游哪怕不佩戴游泳圈,两人也能自由潜泳,这一年毛主席已经67岁的高龄,但身体和精神状态看上去却非常好,王海容在她身边也笑得十分开怀。
![]()
王海容在结束英语进修以后就顺利进入了外交部办公厅综合组工作,在这里人们对她都非常喜爱,亲切地叫她“小王”。
为了能够让王海容尽快适应在外交部的工作,毛主席也给予了她“特殊”的关照,他让秘书找到了章含之。
那时她不仅仅是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的执教还是毛主席的英语“私人老师”,在毛主席的“特别指示”下,章含之也成为了王海容的“课后补习老师”。
每一周都会给她补两次课,除了教习英语以外,更多的还是培养她谈吐举止,毕竟章含之的丈夫就是外交部赫赫有名的外交官乔冠华。
![]()
在众人的培养下王海容并没有骄纵自己,反而是虚心求教,面对不明白的问题总是不耻下问,这样的学习态度也让毛主席十分欣慰,同时也得到了周总理的认可。
在1970年周总理就将王海容委任为外交部礼宾司的负责人,让她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外交部的相关工作。
在次年王海容就从负责人升到了副司长一职,两年后她就正式被任职于外交部副部长,而这一年她才36岁。
![]()
然而哪怕她已经30多岁早已是成熟的女性,面对毛主席她还是曾经那个“爱提要求”的女娃。
在1970年一次会见外宾后她与毛主席闲谈,她直言称主席与许多人握手合影可她还没有呢,主席听见后也是宠溺不已,立马表示“那就握一次吧”。
![]()
能够让尼克松为其调整座椅王海容的能力想必是十分出众的,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此时正值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总理和王海容一起出席。
周总理在一旁整理餐巾,身为翻译的王海容已经就坐了,反之总统尼克松却是非常绅士的为女士整理座椅,基辛格博士也从两人身后走过。
王海容在前往外交部工作以后,不仅经历了尼克松访华,还秘密接待了基辛格,在中国恢复联大席位这一重要时刻她也同样在场
不仅如此早在1967年,王海容就几乎已经成为了毛主席的“御用翻译官”,时常传递毛主席的相关言论,在毛主席晚年时期也曾多次会见王海容。
![]()
王海容陪同着周总理一起在机场接见外宾,作为翻译她的穿着打扮和平常不同,显得更加庄重和沉稳。
虽然她从小就留着相同的发型,但是人生经历的叠加让她的气质也发生了改变,即便是头型相同所传递出来的内在美却早已不同。
王海容的一生都贡献在了工作中,不仅如此一直兢兢业业的她对物质并没有高要求,甚至一双鞋只要好穿就能买好几双相同的,不追求美只追求舒适。
这和她的感情选择也十分相似,她并不一味的追求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反而是终身未婚,独自一人的生活让她感受到舒适又平静。
![]()
王海容在毛主席的身边成长,当她告别了和蔼的“公公”后她也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传奇女性,然而她的生命却因病永远停留在了2017年9月9日。
不得不说她与主席之间的缘分的确十分奇妙,两人离世的时间竟然都是同一天,主席也是逝世于9月9日那天。
![]()
王海容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诉说了何为女性的力量,她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坎坷但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个性,她让我们看到只要一心向阳,小树苗也能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国外交界的"五朵金花"2016-03-17
中国新闻周刊——王海容:她的前半生和后半生 2017-09-14
![]()
澎湃新闻——追忆王海容:毛泽东身边的传奇女性,36岁任外交部副部长 2017-09-11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