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没钱过年,我答应给18万,看到亲家朋友圈后,我:我没女儿
一
手机在茶几上“嗡”地振动时,我正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给那盆金边墨兰浇水。窗外是腊月里灰蒙蒙的天,屋里暖气开得足,兰花的叶子却还是有些耷拉,像我这阵子的心情。
我叫林建国,六十岁,从一家国企的后勤岗位上退下来两年了。老伴儿张桂芬比我早退几年,我们俩守着这套老房子,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安稳。唯一的牵挂,就是女儿林薇。
电话是林薇打来的。我慢悠悠地擦干手,接起来,习惯性地想问她和外孙小树好不好,话到嘴边,却听见她在那头带着鼻音,怯生生地喊了一声:“爸。”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丫头,从小报喜不报忧,这么个语气,准是遇上事儿了。
“怎么了,小薇?”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是不是小树病了?”
“没有,小树好着呢。”她顿了顿,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压抑的吸气声,像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气,“爸,我……我跟您商量个事儿。”
“说吧,吞吞吐吐的。”
“今年……今年我跟陈阳,可能……手头有点紧,过年……”她的话说得七零八落,但我听懂了。我跟老伴儿的退休金加起来一个月不到一万,平日里除了必要开销,剩下的都攒着,一部分是自己的养老钱,另一部分,就是预备着给他们小家庭应急的。
“缺多少?”我问得直接。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有半分钟,久到我以为信号断了。一个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传来:“十八万。”
我握着电话的手,猛地一紧。十八万?过个年,要十八万?
我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是女婿陈阳做生意亏了?还是他们买了什么超出能力范围的东西?我压着火,沉声问:“小薇,你跟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没……没什么大事,爸。”林薇的声音更慌了,“就是……就是陈阳公司年终奖没发,我们之前又投了一笔钱,年底资金周转不过来。您放心,这钱我们肯定还,明年……明年开了春,项目回款了,马上就还您。”
我没说话。我这个女儿,我了解。她但凡有一点办法,都不会张这个嘴。陈阳那孩子,也是个要强的,开着个小小的设计公司,前几年行情好,给我们在市中心换了这套大点的房子,自己也买了车。可这两年,大环境不好,我隐约听林薇提过几句,公司接活儿难。
旁边的老伴儿看我脸色不对,凑过来小声问:“谁啊?小薇?”
我点点头,捂住话筒,对她比了个口型:“要钱。”
张桂芬的眉头立刻就锁了起来。
电话里,林薇还在解释,颠三倒四,核心意思就是让我们别担心,只是暂时的困难。我听着她带着哭腔的声音,心像被一只手攥住了,又酸又疼。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她再大,在我眼里也还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小姑娘。
“行了,别说了。”我打断她,“钱,我给你想办法。你把卡号发过来。”
“爸……”她在那头泣不成声。
“哭什么,多大的人了。”我嘴上硬邦邦的,心里却软成了一滩水,“有我跟你妈在,天塌不下来。你好好的,把小树照顾好就行。”
挂了电话,我长长地叹了口气,一屁股陷进沙发里。那盆金边墨兰的叶子,似乎更蔫了。
张桂芬给我递过来一杯热茶,忧心忡忡地问:“要多少?”
“十八万。”
“什么?!”她声音都变了调,“过年要十八万?他们干什么了?是不是陈阳在外面赌了?”
“别瞎猜。”我瞪了她一眼,“小薇说是公司周转。陈阳那孩子你还不了解?不是那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张桂芬急得在客厅里踱步,“建国,这可是咱俩的养老钱,你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不能她说要,咱就眼都不眨地给出去啊!你得问清楚,到底是什么窟窿,要填这么多!”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张存着我们大半辈子积蓄的银行卡,密码是我和老伴儿的结婚纪念日,里面的每一个数字,都浸着岁月的汗水。可是,为人父母,能怎么办呢?女儿开了口,声音是那么无助,我能说一个“不”字吗?
“问了,她不肯细说,就说让我们别担心。”我端起茶杯,滚烫的茶水也暖不了心里的凉意,“她不说是怕我们跟着着急。当务之急,是先帮他们把年关过了。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
张桂芬看着我,嘴唇动了动,最终没再说什么,只是眼圈红了。
第二天,我没告诉老伴儿,一个人去了银行。柜员看着我输下那个天数字,又确认了一遍:“叔,您确定是转账十八万吗?给您女儿?”
我点点头,感觉心口被挖掉了一块。签完字,拿着那张薄薄的回单,走出银行大门,冬日的冷风灌进脖子,我打了个寒颤。手里的回单被我攥得发皱,又小心翼翼地抚平,塞进了贴身的口袋。
回到家,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对张桂芬说:“钱转过去了。我跟小薇说了,让她别有压力,什么时候宽裕了什么时候还。”
张桂芬正在厨房择菜,背对着我,肩膀一耸一耸的,没出声。我知道,她心疼。我也心疼。但更多的是对女儿的担忧。
这笔钱转过去后,林薇那边却像是断了线的风筝。除了当天晚上发来一句“爸,谢谢您”,之后一连几天,一个电话、一条微信都没有。我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不对劲,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安慰自己,他们年底忙,公司那么多事,焦头烂额的,顾不上也正常。可心里那块石头,却越悬越高。
二
转折发生在大年二十八的晚上。
那天,我跟老伴儿吃完饭,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桂芬拿着手机刷朋友圈,她眼神好,不像我,看什么都得戴眼镜。她一边刷,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念叨:“老李家孙子考上研究生了……哟,王姐去三亚过年了,这照片拍的,真好看……”
我“嗯嗯啊啊”地应着,心思根本不在电视上。我在想,林薇他们今年过年,还回不回来吃年夜饭。往年这个时候,她早就开始跟我俩商量菜单了。
突然,张桂芬“咦”了一声,把手机举到我面前:“建国,你快这是亲家母发的朋友圈。”
我凑过去,眯着眼细看。屏幕上是一张九宫格照片,定位在一家看起来很高档的日料店。照片里,亲家公、亲家母,还有女婿陈阳,笑得一脸灿烂。外孙小树坐在中间,面前摆着精致的船型刺身拼盘,小脸吃得红扑扑的。
这本是一张其乐融融的家庭合照,可配的字,却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我的眼睛。
亲家母写道:“辛苦了一年,犒劳一下家里的大功臣和小宝贝!生活总有起落,但家人的笑容是最好的解药。新的一年,我们家陈阳的公司一定会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加油!”
下面还有几张照片,是陈阳的特写。他穿着一件新潮的毛衣,精神抖擞,举着一杯清酒,对着镜头微笑,丝毫看不出“年终奖没发、公司周转不灵”的窘迫。
我的血,“轰”地一下全涌上了头顶。
“他们……他们这是……”张桂芬也看傻了,喃喃道。
我一把夺过手机,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将那些照片一张张放大。背景里的装潢,桌上的菜品,无一不透着“昂贵”两个字。这一顿饭,少说也得几千块。
辛苦了一年?犒劳大功臣?
我耳边回响起女儿在电话里那带着哭腔的、无助的声音。她说没钱过年,她说公司周转不开。
可他们,却在这里吃着豪华大餐,庆祝“再创辉煌”?
那我的十八万呢?我跟老伴儿的养老钱,就成了他们“犒劳”自己的资本?
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和愤怒,从我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瞬间席卷了我的四肢百骸。我感觉自己像个天大的傻子,被人耍得团团转。那个我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女儿,竟然伙同她的婆家,编出这么大一个谎言来骗我!
张桂芬也反应过来了,气得嘴唇都在哆嗦:“好啊……好啊!林薇这个死丫头!我们在这儿省吃俭用,心疼她过不了年,把棺材本都掏出来了,她倒好,拿着我们的钱去孝敬她公公婆婆!这……这还有没有良心啊!”
她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我胸口剧烈地起伏,也说不出来。眼前阵阵发黑,只有那张照片里,陈阳和他父母灿烂的笑脸,像一把烧红的烙铁,在我心上反复灼烫。
我这辈子,没对孩子动过一个指头。对林薇,更是疼到了骨子里。她要什么,只要我给得起,从来没有二话。我以为,我养出了一个懂得感恩、体恤父母的好女儿。
可现实,却给了我一记最响亮的耳光。
我猛地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走了两圈,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我拿起自己的手机,颤抖着手点开林薇的微信头像。我想质问她,想骂她,想问问她,她的心到底是不是肉长的。
可点开对话框,看着那个熟悉的头像,我却一个字都打不出来。
愤怒到了极致,竟是彻骨的寒冷。
我转头对张桂芬说,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把她的电话、微信,都删了。”
张桂芬愣住了:“建国,你……”
“删了!”我几乎是吼出来的,“从今天起,我林建国,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
三
那一夜,我跟张桂芬谁都没睡。
我们就那么在黑暗里睁着眼,听着墙上挂钟“滴答滴答”地走。每一下,都像敲在我的心上。愤怒过后,是无尽的悲凉。我一遍遍地回想林薇从小到大的样子,那个扎着羊角辫跟在我身后要糖吃的小女孩,那个第一次领工资给我买了条烟的少女,那个穿着婚纱哭着对我说“爸,我舍不得你”的姑娘……怎么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张桂芬在旁边 тихо地抹眼泪,哽咽着说:“建国,我是不是把她教坏了?让她觉得咱们的钱就是大风刮来的,可以随便要,随便花?”
我拍了拍她的手,说不出安慰的话。我们错了吗?我们只是倾尽所有地去爱自己的孩子,这也有错吗?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起床,默默地开始准备年货。买菜,扫除,贴春联。我像个陀螺一样让自己忙起来,不敢停下,生怕一闲下来,那些伤人的画面和念头就会把我吞噬。
张桂芬看我这样,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跟着我干活。往年这个时候,家里早就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在厨房忙碌,等着林薇带着小树进门,喊一声“爸,妈,我们回来啦”。
可今年,这个家冷清得像个冰窖。
我把林薇的微信和电话都拉黑了。我告诉自己,这件事,就到此为止。那十八万,就当是买个教训,买断这二十多年的父女情分。
可心里的那道坎,怎么过得去?
大年三十那天,我做了一大桌子菜,都是林薇和小树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鲈鱼……我把菜一道道端上桌,看着空荡荡的对座,心里堵得发慌。
张桂芬眼圈通红,强颜欢笑道:“老林,来,咱俩喝一杯。”
我拿起酒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白的,一仰而尽。辛辣的液体从喉咙烧到胃里,眼泪差点呛出来。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我和张桂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慌和一丝……说不清的期盼。
会是她吗?
我僵在原地,张桂芬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开了门。
门口站着的,果然是林薇和陈阳。林薇的眼睛肿得像核桃,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陈阳跟在她身后,脸色憔悴,低着头,不敢看我们。小树牵着妈妈的手,怯生生地喊了声:“外公,外婆。”
我看着他们,也说不出来,满腔的怒火和委屈又翻涌上来。
“你们来干什么?”我的声音冷得像冰,“这里不欢迎你们。我们家小,容不下你们这些‘大功臣’。”
林薇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她把东西放在地上,“噗通”一声,就跪在了我面前。
“爸!”她哭着喊道。
陈阳也跟着跪了下来,头埋得更低了。
张桂芬吓了一跳,赶紧去拉她:“小薇,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有什么话好好说!”
“妈,我对不起你们!爸,我对不起您!”林薇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们骗了您,我们不是人!”
我冷笑一声,别过头去,不看她:“现在知道错了?拿着我的钱去吃喝玩乐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对不起我?林薇,我真是白养你这么大了。”
“不是的!爸,不是您想的那样!”林薇膝行到我脚边,抓住我的裤腿,“那顿饭……那顿饭是陈阳他爸妈非要请的,他们……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公司出事了!陈阳没敢跟他们说!”
我心里一动,但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松动。
“陈阳他……他创业失败了。”林薇的声音都在发抖,“不是周转不灵,是……是整个公司都垮了。他还……他还借了高利贷,十八万,是……是还人家利息的最后期限。如果那天还不上,那些人说……说要来家里找小树……”
说到这里,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整个人都懵了。高利贷?找小树?
我猛地看向陈阳,他抬起头,满脸羞愧和绝望,对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爸,妈,都是我的错!是我没用,把公司做砸了,还连累了小薇和你们。我不敢跟你们也不敢跟我爸妈说,我怕……我怕你们看不起我。小薇说问您借钱,也是我逼她的。是我混蛋!”
张桂芬听得脸色发白,扶着门框才站稳。
我看着跪在地上,哭得浑身发抖的女儿和女婿,脑子里乱成一团麻。那张日料店的照片,亲家母那段喜气洋洋的字,和我女儿嘴里这个残酷的真相,像两部完全不相干的电影,在我脑海里交错播放。
“那……那顿饭是怎么回事?”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在问,干涩而沙哑。
“那天是……是我公公的生日。”林薇哽咽着说,“他身体不好,盼这个生日盼了好久。陈阳他爸妈非要我们带着小树去,说一家人整整齐齐吃顿饭。陈阳本来不想去,可又怕他们起疑心。我们……我们就去了。那条朋友圈,也是婆婆发的,她就是想……想给我们打打气,她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我们那天根本吃不下,看着那些菜,心里像刀割一样。爸,我们真的知道错了,我们不该骗您,可我们当时真的走投无路了……”
原来是这样。
原来,那张看似光鲜亮丽的照片背后,藏着这样深的绝望和挣扎。
我一直以为,我是被最亲的人欺骗了,背叛了。可到头来,他们只是两个走投无路,又死要面子,不敢把伤口揭开给我们看的傻孩子。
丈夫的沉默,不是无情,是怕家人担心的责任感。
女儿的谎言,不是欺骗,是面对困境的无助与慌张。
亲家的炫耀,不是示威,是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温情。
我以为的“人与人的冲突”,到头来,只是“人与困境的抗争”。而我,差点因为一个误会,亲手把我的孩子,推出了家门。
四
我弯下腰,用颤抖的手把林薇拉了起来。她的身体冰凉,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起来吧。”我说,“都起来,进屋说。”
张桂芬已经缓过神来,赶紧把小树抱进怀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一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桌上丰盛的年夜饭,还冒着热气,却没有人动筷子。
陈阳低着头,把他创业失败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从项目失败,到资金链断裂,再到病急乱投医借了高利贷,利滚利滚到了十八万。他说得艰难,我和张桂芬听得心惊肉跳。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我问他,声音里已经没有了愤怒,只剩下疲惫和心疼。
“爸,我没脸说。”陈阳的眼圈红了,“当初我信誓旦旦地跟您和小薇保证,一定会让她过上好日子。结果……我把一切都搞砸了。我怕您对我失望,怕我爸妈知道了会气出病来。”
“傻孩子。”张桂芬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家人,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们自己扛着,把我们当外人吗?钱没了可以再赚,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们怎么办?”
林薇靠在张桂芬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我看着他们,心里五味杂陈。那股堵在胸口的怨气,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后怕。如果我那天没有看到那条朋友圈,或者,如果我今天狠下心没有给他们开门,后果会是怎样?
两个年轻人,背负着这么大的压力和恐惧,还要在我们面前强颜欢笑,他们的内心,该是何等的煎熬。
“钱,还上了吗?”我问。
陈阳点点头:“还上了。爸,谢谢您。这笔钱,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会还给您。”
我摆了摆手:“还不还的,以后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把眼前的事处理好。公司没了,人还在。你还年轻,有技术,有经验,从头不怕没机会。”
我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珍藏了多年的茅台,又取了四个杯子。
“今天,是年三十。”我把酒倒满,递给他们,“这杯酒,不是给你们压惊,也不是庆祝。是告诉你们,天大的事,一家人一起扛。只要我们还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这个家,就散不了。”
林薇和陈阳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我。
我们四个人,默默地举起杯,碰了一下。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客厅里回荡,像是敲碎了过去几天的阴霾。
那顿年夜饭,我们吃得很慢,也很安静。没有了往年的喧闹,却多了一种劫后余生的踏实和温暖。
饭后,我把陈阳单独叫到了书房。
我告诉他,我以前在单位管过一些法务上的事,也认识一些人。高利贷这种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得想办法,把不合理的部分追回来,把隐患彻底清除。
陈阳一开始还推辞,觉得太麻烦我。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你是小薇的丈夫,是小树的爸爸,也是我的半个儿子。你的事,就是我们这个家的事。以后,不许再一个人硬扛,听见没有?”
陈阳看着我,嘴唇翕动,这个一米八几的汉子,在我面前,像个孩子一样,红了眼眶。
五
年后,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正轨,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我陪着陈阳,找了律师,走了法律程序,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还是把高利...贷那边的烂摊子给收拾干净了。陈阳也彻底放下了包袱,不再钻牛角尖,踏踏实实地找了一份设计师的工作。薪水虽然不如自己当老板时高,但胜在稳定。
林薇也像是变了一个人。她不再是那个只会报喜不报忧的小姑娘了。她开始主动跟我跟老伴儿聊家里的开销,聊小树的教育计划,聊她和陈阳未来的打算。我们之间的沟通,前所未有地顺畅。
一个周末,她和陈阳带着小树回家吃饭。饭后,林薇帮着张桂芬在厨房洗碗,我陪着陈阳在阳台上喝茶。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递给我一个信封:“爸,这是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多,先还您一部分。”
我没接,把信封推了回去:“你们现在用钱的地方多,先顾好自己的小家。钱的事,不急。”
我指了指窗台那盆金边墨兰。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这盆被我以为快要养死的兰花,竟然从根部长出了一枚小小的、翠绿的新芽。
“你看它。”我对陈阳说,“叶子黄了,蔫了,看着像是没救了。可只要根还在,只要给它点时间,浇浇水,晒晒太阳,它自己就能缓过来,还能发出新芽。”
陈阳顺着我的手指看过去,若有所思。
“人也一样。”我接着说,“谁这辈子还能没点沟沟坎坎?摔倒了,不怕。怕的是,你身边的人想拉你一把,你却把手缩了回去。”
陈阳重重地点了点头。
厨房里,传来了林薇和张桂芬的笑声。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给整个屋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难关。而家,不是一个没有风浪的避风港,它更像是一艘船。有时候,船会遇到风暴,会漏水,船上的人会惊慌,会争吵,甚至会相互误解。
但只要大家的心还在一起,愿意坦诚地沟通,愿意携手去修补漏洞,去划桨,那么无论多大的风浪,这艘船,终究能安然渡过。
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茶香袅袅,像极了此刻我心里的安宁。
那句在大年二十八晚上,因愤怒和心碎而脱口而出的“我没女儿”,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可笑和幼稚。
我怎么会没有女儿呢?
我不仅有女儿,有女婿,有外孙,我还有一个在风雨过后,变得更加紧密、更加坚不可摧的家。这,才是我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