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湾"党外"运动:民进党前身,为何打成立起,争权夺利内讧不断?

0
分享至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台湾当局的镇压和控制,并没有摧垮政治上的反对派。作为国民党的主要反对力量——“党外运动”仍然在时合时分中曲折发展。

1、“党外”运动的选举

1980年选举的成功,鼓舞了更多的人参加“党外”阵营,尤其是“《美丽岛》事件”的辩护律师及受害人家属。在1981年11月台湾举行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党外运动”再度活跃起来。



“党外运动”要发展,需要重建其领导中心。1980年选举后,“党外”的主要力量有三支:

以康宁祥为首的原“党外”温和派;“《美丽岛》事件”受刑人家属及辩护律师;“党外新生代”。

以从事“党外运动”的资历及从政经验看,康宁祥明显高出其他人一等,这一时期,康宁祥成为“党外实标领导人”。

为迎接1981年底的选举,“党外”组成“党外推荐团”,作为指挥协调“党外”参选候选人的中心。“党外推荐团”以康宁祥等“立法委员”为核心,辅以尤清、周清玉等人。

“推荐团”根据对各地选情和“党外”力量的研判,确定了四条原则:

“一、对选情单纯地区,联合推荐以集中力量;二、对选情复杂地区,保持超然,不公开推荐,只侧面重点支持;三、尊重当地协调与安排;四、依现阶段之实力,来决定推荐人数之多少”。

据此原则,“推荐团”公布了推荐在各地参选的名单31人,准备“侧面重点支持者”9人。这种近似政党提名的方法,保证了“党外”能集中资源,保证重点。显示了“党外”的团结,增强了“党外”的凝聚力。

竞选活动中,党外候选人提出了一个较易为选民接受的政治口号:“制衡”。

他们向选民宣示“党外”运动的目的在于制衡国民党的政治统治,“党外”人士参政也旨在增加政权结构中的制衡因素。

“党外推荐团”在声明中指出:

“我们党外人士参加选举之目的,是为了形成制衡力量。使我国的民主政治更进步。没有党外人士参加选举,是没有竞争的选举,对国民党而言,毫无光彩,对于民主政治而言,缺乏实质的意义”。

在党外候选人的传单上,充满了“民主要制衡,制衡靠党外”之类的口号,这也说明此时康宁祥一派的温和稳健路线在“党外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

这次选举,“党外”的推荐制度获得一定成功,推荐的7名县市长候选人中3人当选,15名省议员候选人有8人当选,9名台北市议员候选人8人当选。当选率在60%以.上。

从总体上讲,“党外”得票率并没有突破性进展,说明“党外”选举资源的相对稳定,无论在“党外”遭受挫折还是在其顺利发展时都变化不大。“党外”候选人在台北市的当选率最高,又说明“党外”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内。



选举中,谢长廷、陈水扁、苏贞昌等多名“《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获胜,加入“党外”阵营,“党外新生代”中的林正杰等也当选“公职”,他们对“党外”运动的影响呈上升趋势。

经过两次选举,“党外运动”基本恢复了“《美丽岛》事件”前的力量。

1981年选举时的集体推荐制度,统一组织助选活动,统一的政治口号及标志(绿色)实际上已具“雏形政党”的特质。

然而,“党外运动”随后却因内讧而陷于停顿。

2、“党外”阵营内讧

“党外”阵营内部的成份十分复杂,“党外”人士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他们所以能走到一起,主要由于对国民党统治不满的共同认知,以及在当局高压政策下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系统、政治纲领,对如何达成政治目标的途径也无共识。

“党外”阵营内派系林立、互不统属,人际关系也颇为复杂,因此,“党外运动”几乎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有内部的摩擦与纷争。在国民党镇压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内部摩擦尚未公开爆发。1982年开始,“党外”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内讧,内部裂痕就公开于民众面前,给“党外运动”造成很大的损失。

这次争论的双方是:一方是以康宁祥为代表的“党外主流派”。成员多是在选举中赢得“公职”,有一定知名度的“党外”核心人士。

他们主张“体制改革”的温和路线,希望以稳定渐进的方式,“循着议会斗争的道路,逐步实现政党政治或者说两党政治”,另一方则是以林世煜等为代表的“党外新生代”,成员多是出道不久的青年和“党外”杂志的编辑。

他们主张“改革体制”的激进路线,“以台湾住民自决为目标,建立一个对内打倒国民党,对外排拒共产党,台湾人自己当家作主的所渭‘台湾人的出头天社会’”。

在斗争方式上,他们“幻想凭藉不断升高的群众运动,甚至不惜藉街头暴力,像‘美丽岛事件’的那种方式,与国民党较量”。

由于他们是后来者,对“党外运动”现有的权力分配也心怀不满。1982年的这场争论,由“党外新生代”挑起,康宁祥一派处于被动位置,因而又被称为“批康(宁祥)运动”。

争论的导火线是1982年5月发生的一次“党外”“立法委员”经过与国民党谈判,放弃了预定的杯葛(集体抵制之意,台湾常用语)事件。由许荣淑发行、林世煜主编的“党外”杂志《深耕》就此发难,推出了“放弃杯葛,党外还有什么”的专题,指责康宁祥是向国民党妥协,“放水”、“喝国民党的圆仔汤”。



由此掀起了日后“党外”杂志长时期“批康”的序幕,也是“党外”杂志批评“党外”政治人物的议会功能的先声,“而且初露日后“党外”路线之争的端倪”。

争论开始时,康宁祥等并不为意,反而忙着扩大自己和“党外”的声誉。他们已不愿被困于台湾小天地,要“以在野政治领袖的身份从事一次外交行动”。经过筹划,“党外立法委员”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及“监察委员”尤清4人结伙闯荡美国、日本40天,即有名的“党外四人行”。对“党外四人行”的结果,康宁祥等沾沾自喜,称它是30多年来“党外”第一次集体向国际舞台出发,“开拓了党外发展的境界和出路”。

而“党外新生代”则指责康宁祥等“与国民党有暗盘交易”。

这以后,“党外”的争论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党外”杂志与“党外”人士卷入其间,“党外运动”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成了争论的命题,而主要又集中在“党外”的政治路线上,围绕着:

(1)杯葛还是妥协?(2)“改革体制”还是“体制改革”;(3)群众路线还是议会路线。争论前后持续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从“党外”发生争论的背景及争论内容看,这场争论是“党外”发展的必然产物,争论双方确有路线之争和观念对立,但也含有许多情绪化因素,“党外”的“权力之争”、“派系之争”及个人恩怨均坦露于公众面前,“党外”运动的弱点暴露无余。

3、“党外”阵营的分裂

思想的分裂必然导致组织分裂。1983年底的“增额立法委员选举”中,“党外”尝到了内讧的苦果。

1983年4月,“党外”开始筹划选举,决定组织“党外人士竞选后援会”,希望继续1981年选举的成功,使“党外”的竞选在组织化统一化上更上一层楼。

不料“后援会”内部在候选人产生办法上即发生分歧:

康宁祥主张应保障“现任公职人员”的竞选资格,这既是为了保证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也因为这些人已有较高知名度,较易当选;而“新生代”反对这样的“特权”,主张机会平等。最后,“新生代”竟自立门户,在9月份成立了“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简称“编联会”),将“党外”的争论表现为组织分裂。

这次选举中,“党外中央后援会”虽提出了候选人名单及“共同政见”,但在其内部分裂情形下,“显然不能完全发挥组织运作的功能”。“新生代”为主体的“编联会”支持“美丽岛系统”候选人来对抗康宁祥的“主流派”。

出现了“党外”人士互相竞争的局面。“党外”不是集中力量从国民党那儿开发选举资源,而是互相争夺着相对固定的“党外”选举资源,选举结果,“党外”受挫。他们的总得票从30%减到22%。内部分裂造成分散票源,同时也让国民党获得一次压倒性胜利。

相对而言,“党外新生代”获得成功,受他们支持的“美丽岛系统”中有四人当选:方素敏(林义雄妻)、许荣淑、江鹏坚、张俊雄(后二人为“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而康宁祥等“主流派”则惨败,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均落选。康宁祥是较早从事“党外”运动的元老之一,是“党外”的一面旗帜,他的落选,被视为是“党外”运动的损失。

4、“党外”阵营矛盾的升级

从1982年的“批康”开始,“党外运动”便在双重压迫下前进:为了同国民党作斗争,“党外”必须集中力量,团结起来,但在以什么方式同国民党斗争问题上,“党外”却又陷于分裂。

“党外”的每次重大举动,都会招致来自“党外”的疑义,甚至杯葛(集体抵制之意,台湾常用语)。“党外”运动在艰难中发展。

1984年9月,由“党外”当选人士组成的“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简称“公政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党外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松散的“党外”朝向组织化迈进了一步。“公政会”设理事七人、监事二人。



以“党外”“立法委员”费希平为理事长,“台北市议员”林正杰为秘书长,成员包括“党外”现任或曾任公职的知名人士三十多人,如江鹏坚、张俊雄、许荣淑、尤清等,“堪称台湾党外的一时之选”。

“公政会”与1983年9月成立的“编联会”并列为“党外运动”的两大组织,他们在人员组成和政治斗争方式的取向上有较大的不同,基本上代表了“党外运动”中的两派:“公政会”由较持重的当选人士组成,主温和方式,“编联会”由“新生代”组成,主激进方式。相比之下,前者的力量更大,也更为社会各方所看重。国民党一开始就宣布“公政会”为“未依法登记的团体”,要予以取缔。“司法部长”吴伯雄并称将采取“强硬措施”,进行恫吓。

12月6日,费希平以“公政会”理事长的名义,给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蒋彦士去信,申明“公政会”的目的为:

“本会会员之所以仍对贵党(指国民党)采批评监督之立场者,非与贵党相敌作对,实不欲一党过分庞大,致使政治一元化,而斫伤民主宪政之生机也。故乃以在野之身,戒慎谨惧,期能作为贵执政党之诤友”。绝无“违法”之意,与国民党主张的“民主宪政”政策相符。费希平最后表示,“如贵党愿就民主大业,及集会结社问题,与本会坦诚沟通,本会亦将秉诚以赴,愿与国民党沟通”。

这封信中,“公政会”采取了明退实进的方式,表面上看是向国民党当局妥协,但坚持“公政会”要存在下去;“公政会”要和国民党当局“沟通”,就是表示要与国民党平起平坐。难题踢给了国民党。国民党自然不会接受。但若国民党再取强硬态度,则舆论方面必有所损失。

其时适逢“江南命案”(1984年10月15日发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华裔美籍作家刘宜良(笔名“江南”)因撰写《蒋经国传》,揭露蒋家隐私,遭国民党当局雇用台湾黑社会“竹联帮”杀手刺杀身亡)及“十信案”(台湾地区最大信用合作社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简称十信),十信理事主席蔡辰洲控制的国泰塑胶工业公司因能源危机亏损,其指令员工加入十信后大量借款并高利转贷给该公司,最终因国塑无力偿还债务引发十信挤兑风波)接连曝光,国民党受到内外夹击,疲于应付,只能将惩治“公政会”的事暂置一边。



然而,费希平信却在“党外运动”内部引起一场大波,激进的“新生代”认为这是向国民党屈服,大肆攻击。“编联会”还专门组织了题为“从公政会致函蒋彦士事件,看党外领导阶层问题”的讨论会,矛头直指费希平。结果,费希平只得以辞去理事长一职,退出“公政会”,来平息事态。

“公政会”改选,“监察委员”尤清当选为新理事长,谢长廷任秘书长。“公政会”在国民党的暧昧政策(既宣布为“非法”,又未采取取缔措施)下存在下去,并在若干地方设立了“公政会分会”。

5、“党外运动”引人注目的大事

从1985年至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前,“党外运动”引人注目的大事有以下几件:

“省议员”集体辞职事件。

1985年5月,“党外省议员”在审查“省政府预算”时,提出“省政府”23人的编制远远超过有关“法律”规定的11人,应予删除。遭到否决后,14位“党外省议员”决定集体辞职,以示抗议,引起社会各方关注。辞职的“省议员”又返回原选区举行各种集会,对国民党当局进行批评,影响很大。这次辞职事件,显示了“党外”人士的集体力量。

1985年“地方选举”。

面对四年一次的“地方选举”,“公政会”与“编联会”暂释前嫌,携起手来,组成了“1985年党外选举后援会”,共同推举出42位参选人,提出了20项“共同政见”。

“党外”在这次选举中又有新的斩获,赢得了近30%的选票,在台北市更高达40%。“后援会”推荐的42人中,有26人当选、11名“党外台北市议员”候选人竟全数当选,是“党外”参选史上所没有的。“党外”的参选口号向公众透出了两个新的信息:“新党新气象,自决救台湾”,前者预示着“党外”组党已迫在眉睫,后者则说明浓厚的“台湾意识”。

与国民党“沟通”。

在台湾,有一批关心政治,平素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对国民党和“党外运动”均有善意批评的学者,被称为“中介学者”。

他们当中有台湾大学教授胡佛、杨国枢、李鸿禧等人。面对国民党与“党外”势如水火的尖锐对立,他们便想方设法拉拢双方进行“沟通”。1986年正逢国民党与“党外”对策方面均有变化,有意参加“沟通”。1986年5月7日,蒋经国指示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在尊重法治的基础上,加强与各界人士的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以维社会安定。

于是便有了1986年5月10日的“沟通餐会”。由胡佛等四位“中介学者”出面作东,邀请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的三位副秘书长梁肃戎、萧天潜和黄光平及“党外”的尤清、康宁祥、费希平、江鹏坚等八人参加。



沟通会上经过争论,最后达成三点协议:

第一,参加人士对于“中华民国宪法”的实施都具有共识,至于如何积极推进民主宪政,仍有待继续磋商。
第二,参加人士对公政会与其分会的成立都表示同意,但对于“登记”及“名称”问题,仍有不同意见,有待进一步磋商。
第三,参加人士一致同意,在磋商期间要共同为政治和谐而努力。

并相约“沟通”将继续下去。达成的三点协议,并无实质性内容,但国民党与“党外”的“沟通”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五一九绿色运动”。

“沟通”活动在台湾引起震撼。虽然国民党方面参加“沟通”是蒋经国亲自批准的,但“忠贞”的保守党员仍公开表示其不满,举行了一系列反对活动,警方还查封了康宁祥主办的《八十年代》,这显然有违“沟通”协议中“共同为政治和谐而努力”的规定,破坏“沟通”气氛。在“党外”方面,激进派对参加“沟通”的人士更是口诛笔伐。

5月19日,“党外”激进新生代组织了一次街头示威抗议活动“五一九绿色运动”。



200多名“党外”人士身披绿色彩带集结在台北龙山寺,原计划游行到“总统府”请愿,但大量警察将“党外”人士围住,对峙达12小时始散。“党外”激进派组织这次活动,虽主旨是要求取消戒严,是针对国民党的,但也有其隐蔽的目的一破坏“沟通”气氛,坚持“党外”同国民党坚决斗争的强硬路线。

林正杰案。

“沟通”之举,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当局与“党外”间压制与反压制的关系,1986年6月,当局以“诽谤罪”判处“党外”杂志《蓬莱岛》发行人黄天福、社长陈水扁等三人服刑8个月。9月,“台北地方法院”又以“诽谤罪”判处“台北市议员”林正杰一年半徒刑,“党外”借机进行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活动。9月3日,法庭宣判结束后,林正杰手捧一只绑着黑带的钟(“送终”的谐音),在康宁祥等“党外”人士陪同下,游行示威,前往“总统府”,沿途有大批群众加入。

到达“总统府”后,林正杰将钟重重地摔在“总统府”前面。之后接连有十几天林正杰举行“向市民告别会”,他手持玫瑰出现在成千上万的听众面前,发表攻击当局的演讲,每次都举行街头游行。如此大规模的街头抗议活动,是台湾“实施戒严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连串群众示威游行”。



总之,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党外运动”到80年代中期已相当活跃,到达了又一个高潮期。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7:04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双11竟是这样的!

齐鲁州
2025-11-11 09:17:29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史政先锋
2025-11-11 19:11:35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金正日葬礼上,扶灵的7位“顾命大臣”,为何最后大都难有善终?

金正日葬礼上,扶灵的7位“顾命大臣”,为何最后大都难有善终?

天气观察站
2025-11-12 07:40:48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差评XPIN
2025-11-11 00:09:14
请神容易送神难!有一说一,现役NBA最无交易市场的5大巨星如下

请神容易送神难!有一说一,现役NBA最无交易市场的5大巨星如下

毒舌NBA
2025-11-12 14:45:50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火山诗话
2025-11-12 06:45:05
冲上热搜,恭喜你发明了劳务派遣,网友评论句句扎心,又充满自嘲

冲上热搜,恭喜你发明了劳务派遣,网友评论句句扎心,又充满自嘲

眼光很亮
2025-11-12 13:14:29
随着樊振东4-1,林高远4-2,全运会男单8强定4席,王楚钦今晚出战

随着樊振东4-1,林高远4-2,全运会男单8强定4席,王楚钦今晚出战

侃球熊弟
2025-11-12 13:28:50
大张伟在荷兰遭砸车盗窃:玻璃全被砸,能够着的都偷走了,调监控的话要花4.1万元,还以为是节目组整蛊

大张伟在荷兰遭砸车盗窃:玻璃全被砸,能够着的都偷走了,调监控的话要花4.1万元,还以为是节目组整蛊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11:47:12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卖特斯拉股票是错误决策,应该留着!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不是很喜欢马斯克的品行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卖特斯拉股票是错误决策,应该留着!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不是很喜欢马斯克的品行

和讯网
2025-11-12 11:14:32
10亿想套1250亿,巴西向中国要钱,中方:支持,但得让发达国家掏

10亿想套1250亿,巴西向中国要钱,中方:支持,但得让发达国家掏

南宗历史
2025-11-12 15:51:15
非洲土皇帝王垚:丰臀辣妹当助理,生活奢靡为何还多次被官媒表扬

非洲土皇帝王垚:丰臀辣妹当助理,生活奢靡为何还多次被官媒表扬

禾寒叙
2025-11-10 22:27:04
冠军没了还被扣钱?周琦雪上加霜!季军战为了120万要玩命锤辽宁

冠军没了还被扣钱?周琦雪上加霜!季军战为了120万要玩命锤辽宁

嘴炮体坛
2025-11-11 22:05:39
回顾:上海机场发现可疑美国人,安检拦截开箱后,避免3400万损失

回顾:上海机场发现可疑美国人,安检拦截开箱后,避免3400万损失

元爸体育
2025-11-12 07:15:32
三星杯最大黑马傅健恒止步八强 谁能想到赛前他刚遭遇围甲七连败?

三星杯最大黑马傅健恒止步八强 谁能想到赛前他刚遭遇围甲七连败?

劲爆体坛
2025-11-12 15:14:05
第1现场|台风“凤凰”携冷空气造风雨,申城下周断崖式降温

第1现场|台风“凤凰”携冷空气造风雨,申城下周断崖式降温

澎湃新闻
2025-11-12 16:34:29
广东佛山29岁新手妈妈失踪一周,离家前被诊断产后抑郁;家人急寻,丈夫:结婚8年,上个月刚生宝宝

广东佛山29岁新手妈妈失踪一周,离家前被诊断产后抑郁;家人急寻,丈夫:结婚8年,上个月刚生宝宝

扬子晚报
2025-11-12 12:28:19
2025-11-12 18:04:49
老谢谈史 incentive-icons
老谢谈史
热爱生活、分享历史知识、一起学习
5834文章数 10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客户"租两豪车后人间蒸发 车行找到车后一看天塌了

头条要闻

"大客户"租两豪车后人间蒸发 车行找到车后一看天塌了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减负,这次能带来彻底好转吗? “除了畜牧局,都在使唤我们”,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手机要闻

OPPO Reno15星光蝴蝶结图赏:甜酷辣妹必备的小直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