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在巅峰时期,为了北上争霸,会稽迁都到琅琊。直接将位于杭州附近的都城,直接搬到了今天山东青岛市的黄岛区,当面锣对面鼓的跟齐国叫阵!越国本来就是百越诸族,断发纹身,久居边陲地区,缺乏战略眼光。已经到战国中期了,还以为是春秋时期,还惯性思维想着争霸中原。竟然没认清长江是天然快速通道,没认识到长江中游的楚国和下游的越国,交通距离过近,天生是死敌。
![]()
越国北上山东,后来被拦腰截断
越国曾经和楚国是盟友,晋楚争霸,晋国支持吴国打楚国,于是楚国派范蠡和文种,扶植越国。越灭吴后,西边是庞大的出国,所以只能北上。越灭吴后,越和楚国就不是盟友了,盟友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楚国一直在侵蚀越国的淮水土地。越国想单挑楚国,根本打不过,自从鄢郢之战后,楚国沦流成二流国家,但打越国这个小国,还是没问题的。
晋国分裂,楚越两国早已不是盟友了,因为不需要了。战国初期那个时候,魏国第一个变法,强势崛起,魏武卒横扫天下,各国惊心吊胆,国力不如人。楚和越那时候就开始争夺淮河流域,为什么吴越都北上争霸?因为只有齐地和中原富庶,文明程度高。西进楚国,战略上不可取,楚国太大难以征服,还有吴国的前车之鉴。楚国国土多未开发,作战消耗大,收获小。
严格来说,吴越的实力,都是不足以称霸的,之所以能称霸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外部列强多年争霸而疲敝,然后就扶持这两国,所以这两国崛起,称霸的速度非常快,真的是其兴也忽焉。另外这两国文化落后,蛮夷特点突出,其战斗力爆发性强,但是持久性不行,所以吴国很快灭了,越国的霸权也很快消失,沦为透明人,这就是其亡也忽焉。
![]()
越国巅峰期的实力,也算是不错
越国缺乏一个合格的战略家,当时的脑子还是争霸的思路。吴国作为春秋末期的地域性霸主,北上击败过齐国,确立了一个短时间的小霸主,虽然晋燕等国,并不承认。所以越国在吞并吴国之后的想法,就是继承当年吴国的霸主地位,战略的北移,也就不难理解了。
南方楚国在事实上,不管文化,还是体制,是区别于中原诸国的,被称为南蛮。争霸如果得不到中原各国的认同,那就不是霸主,所以哪怕你击败楚国,也不见得获得霸主。当然也有楚国地大物博的影响。
越国和楚国之前是姻亲盟友,虽然灭吴之后,双方关系变得微妙,但也不至于马上动刀兵。其实这时的越国,核心还是在吴越,应该大力开拓瓯越闽越,这部分地区人口,对文化认同度高,同时积极和淮河流域的各小国,建立联系,对抗楚国,北边和齐国建交,维护北部稳定。
![]()
越国是从吴国小弟发展而来的
但是越国着急称霸,勾践死后,越国就没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很快就凋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