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仅占全球人口 0.2%,却拿下 22% 的诺贝尔奖,诞生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科学巨匠,创办谷歌、OpenAI 等影响世界的企业,在好莱坞、金融领域更是存在感拉满。可这样一个优秀民族,却历经近 2000 年颠沛流离,遭排挤、歧视甚至种族灭绝,背后藏着复杂的历史与宗教逻辑。
![]()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属亚伯拉罕一神教,根源都在先知亚伯拉罕。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许下三诺:子孙如繁星、全人类因他后裔得福、赐迦南地(今巴以地区)为应许之地。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 —— 以撒(犹太人始祖)和以实玛利(阿拉伯人始祖)的分裂,埋下了两民族矛盾的种子。
![]()
后来,犹太人在埃及受奴役,摩西带他们出埃及、立西奈之约,建立以色列王国,却因内部分裂、背离信仰,先后被亚述、巴比伦灭国,圣殿被毁,民众沦为 “巴比伦之囚”。即便后来重返故土重建圣殿,也始终寄人篱下。公元 70 年,第二圣殿被罗马摧毁,犹太人开始近 2000 年大流散,只能靠律法和经文维系民族认同。
![]()
基督教源于犹太教却与之分裂,认为耶稣是弥赛亚,而犹太教不认;伊斯兰教承认耶稣是先知,却视古兰经为最终启示。这种宗教分歧,让散居的犹太人在基督教、伊斯兰世界都成了 “异类”—— 中世纪欧洲禁止犹太人拥有土地、加入行会,他们被迫从事被鄙视的金融行业,积累财富后又成了社会危机的 “替罪羊”,遭驱逐、掠夺成常态。
![]()
到了近代,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而纳粹大屠杀让 600 万犹太人丧生,彻底击碎他们 “融入他国” 的幻想。对犹太人而言,巴以地区不是普通土地,是上帝许诺的 “应许之地”,是刻在信仰里的 “故乡”,建国是宿命而非选择。1948 年以色列建国,却引发阿拉伯国家围攻,巴以冲突自此不断。
![]()
美国为何坚定支持以色列?除了地缘政治、犹太游说团体影响,更关键的是基督教锡安主义 —— 不少美国福音派基督徒坚信,犹太人回归应许之地是耶稣二次降临的前提,支持以色列是 “帮上帝实现计划”,这种信仰热情让美以关系远超利益捆绑。
![]()
如今,巴以冲突是土地与生存的争夺,以色列与伊朗的对抗则是文明与意识形态的博弈。犹太民族的故事,是天赋与苦难的悖论,而中东困局,也成了信仰、地缘交织的难解之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