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曾写下“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洒脱诗句。在纷繁世事里,懂分寸、知谦让是修养,但有三件事若一味低调,反而会错失机遇、委屈自己,如同草木该向上生长时蜷缩在地,永远成不了参天之木。
![]()
第一件事,面对应得的利益,千万别低调。
孟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这句话从不是让我们轻视利益。真正的通透,是不把“淡泊名利”挂在嘴边装清高——金银本无错,合理权衡也不庸俗,只要是凭本事、守规矩得来的,就无需藏着掖着,像做了亏心事。
唐代白居易任官时,曾坦然写下“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这份坦荡反而显露出他的清廉。要知道,我们的利益是汗水的结晶,就像农夫不会为丰收的稻谷道歉,工匠不会为亲手打造的精美器物羞愧,你凭努力赚来的一切,本就该大大方方接纳。
第二件事,面对欺负你的人,千万别低调。
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遇到强横的人,一味退避三舍不会换来体谅,只会让对方气焰更盛。这不是教你以暴制暴,而是要像山岳般挺立,守住自己的底线,不任人轻侮。
当年苏轼屡遭贬谪,却仍能笑吟“日啖荔枝三百颗”,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反而让宵小之辈不敢再随意刁难。要明白,你的退让换不来尊重,就像江河不会因为堤岸退缩,就变得温柔改道,该强硬时不低头,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三件事,做事时千万别低调。
南宋陆游有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事最忌讳藏着锋芒、不敢展现,就像良弓总挂在墙上会生锈,宝剑长期闲置会失去锋芒。当年诸葛亮若不主动展露才华,怎会有“三分天下”的格局?王羲之若怕人议论、不敢提笔,又怎能留下《兰亭序》这样的千古名作?
才能就像花开,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要在合适的时机绽放。把自己看重的事做好、做透,做到让人无法忽视,这种“高调”从不是虚荣,而是对自己的认可,对生命最真诚的态度。
《菜根谭》里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但这三件事的“争先”,从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守护内心底线的“篱墙”。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的气概,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洒脱,他们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藏拙守愚是智慧,但该出手时不犹豫、该争取时不退缩,更是难得的气节——就像竹子,既懂虚心待人,也有挺拔入云的骨气。
人生就像一盘棋,落子该有声时就别沉默。有时沉默是金,有时沉默却是浪费机会的“废铁”。在这世间行走,既要懂何时收敛锋芒、如含苞待放的花,也要明何处该尽情绽放、如盛夏骄阳,这样才算真正活明白了。我们不求活得璀璨如星月,但求在关键的时刻,能活得明亮如灯,不辜负自己,不浪费时光。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