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的抗美援朝火车司机李德文——
“真想再为英雄鸣一次笛”
9月12日上午,101岁的李德文老人准时坐在电视前,观看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直播。12年来,这已经成了老人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次看到我们的飞机把英雄接回家,我就特别激动。真想再开一次火车,给他们鸣一次笛。”
![]()
1950年,作为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的火车司机,26岁的李德文报名执行向朝鲜战场运送物资的任务。
在前线,敌人的飞机像老鹰一样在天上盘旋,桥经常被炸。在李德文的回忆里,鸭绿江大桥、上河口桥过不去,大伙儿就修便桥、便道,无论如何都要把物资送到战场上去,补给线不能断。
老人至今仍记得修便桥的场景——大家一起把冰砸开,往里面扔草袋子,搭上木垛以后,再铺钢轨。火车在这样的便桥上行驶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脱轨。
![]()
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李德文和许许多多“铁路人”用双手建起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为躲避轰炸,火车在防空洞中一停就是一整天。“有一次,平射炮打进洞里,浓烈的烟雾让我昏迷了好几个小时。后来我才知道,是烧锅炉的宋广来同志救了我。”李德文讲起自己在防空洞里的经历。
火车行驶的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但机务段上没有一个人当“逃兵”。“这是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志愿军等着我们呢!”
![]()
“我们一家子都是‘铁路人’,四个兄弟里有三个是火车司机,二哥是修桥的,他们都去过朝鲜。”介绍自己的家庭时,老人满眼自豪。
回国后,李德文继续担任安东机务段的火车司机。1979年,他的二儿子李双斌接了班,在铁路系统工作了几十年。
“我的几个叔叔和父亲一样,很少说起在朝鲜执行任务的事。”在李双斌看来,父亲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做了应该做的事。
![]()
说到驾驶火车运送伤员的往事,李德文几度哽咽。“一车都是特别年轻的战士,衣服都被血染透了。有的战士腿被炸断了,被我们抬到宿营车里。火车从平壤一路驶向丹东,每次快看到界碑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高兴,是我把战士们带回了祖国,带回了家……”
“我这一辈子,没离开过火车。”李德文拿出一枚“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时隔多年,纪念章上的和平鸽和蒸汽火车图样仍清晰可见。
“孩子们要更加努力,更好地服务人民。”采访结束时,这位老“铁路人”说出了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
面对敌机不间断的轰炸,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李德文一次次义无反顾驾驶火车冲进茫茫黑夜?
满城皆待英雄归。在从丹东驶向沈阳的动车上,车窗外,鸭绿江畔招展的五星红旗和沈阳街头“致敬英雄”的红色标语给出了答案。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刊期:第2741期编辑:贾兴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