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又出事了。
家人们,万科这波操作直接把人看傻了!
前脚刚传来董事长失联辞职、前总裁被刑拘的大瓜,后脚就被扒出更劲爆的内幕 —— 管理层带着家属在公司里开起了 “私人提款机”,搞起了教科书级别的 “老鼠仓” 操作。
要知道现在的万科可不是当年的行业标杆了,账面上 8729 亿的负债压得人喘不过气,深铁砸了 259 亿输血都救不回下跌的股价,结果内部居然还在疯狂薅羊毛?这波操作比房企烂尾更让人膈应,毕竟烂尾是没钱,而这是把钱揣进了自己口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根据 10 月 22 日的重磅爆料,万科的管理层和他们的家属,联手织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从盖房子的主体工程、小区的水电安装,到园林绿化、甚至窗户上的玻璃,上百项本该公开招标的业务,全被这群 “自家人” 给包圆了。
外人想分一杯羹?门儿都没有!他们的操作简单又粗暴:找供应商拿 1 块钱成本的材料,转手就以 1.3 元的价格卖给万科,硬生生加价 30%。别小看这 3 毛钱的差价,架不住业务多、时间久啊!这把戏一玩就是好几年,积少成多,不知道从公司兜里掏走了多少真金白银。
更讽刺的是,这些钱本该用来优化楼盘品质、给股东分红,或者给员工发奖金,结果全流进了少数人的私人腰包。而最终为这些溢价买单的,还是买了万科房子的业主和持有万科股票的投资者 —— 你以为花大价钱买的是 “万科品质”,说不定其中一部分只是给高管家属的 “零花钱”。
![]()
说起这事儿,就不得不提当年轰动资本圈的 “宝万之争”。当年姚振华的宝能系举牌万科,王石领着管理层喊着 “防野蛮人” 的口号,把自己塑造成守护公司的英雄,最后深圳地铁以 “白衣骑士” 的身份入主,所有人都以为万科的治理会越来越规范。
结果呢?野蛮人没进来,内鬼倒是在眼皮子底下盘踞了多年。从 1994 年的 “君万之争” 到后来的 “宝万之争”,万科一辈子都在防着外人夺权,却偏偏没看住自家大门。现在回头看,当年王石说的 “不行贿” 简直像个笑话 —— 不靠行贿,靠家属当中间商赚差价,吃相反而更难看。
更让人无语的是,就在这波爆料前,万科已经深陷高层震荡。今年 1 月空降的国资背景董事长辛杰,9 月开会后突然失联 24 天,10 月就匆匆辞职;前任总裁祝九胜更是直接被刑拘,据说牵扯出上千家影子公司的百亿利益网,连输血的深铁都被拖下了水。内部都乱成一锅粥了,居然还有心思搞利益输送?
爆料一出,网友直接炸了锅,评论区全是怒怼的声音:
“难怪万科的房子越做越差,原来钱都被拿去填私人腰包了!”
“8729 亿负债还敢这么玩,这是破罐子破摔吗?”
“别光说别人是商业诋毁,有本事把业务合同和账本公开啊!”
大家愤怒的点很简单:万科作为曾经的地产龙头,靠 “专业化”“透明化” 吸了多少粉?购房者买它的房子,图的就是一个安心;投资者买它的股票,信的就是一个稳健。结果现在爆出这种事,相当于告诉大家:你们相信的 “万科品质”,可能只是一场精心包装的骗局。
更让人揪心的是,现在地产行业本来就不好过,其他房企都在裁员降本、咬牙过冬,万科却在内部搞 “内耗”。这种时候,每一分钱都该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少数人挥霍。网友的要求也很实在:别忙着发声明辟谣,赶紧成立独立调查组彻查,把所有业务的承包记录、资金流向都公开,该下台的下台,该退钱的退钱,该坐牢的坐牢!
![]()
其实大家在意的,从来不是一次爆料的真假,而是万科的态度。如果真的没问题,大大方方公开核查结果,反而能挽回信任;如果只会用 “法律行动” 威胁爆料者,只会让更多人怀疑这里面真的有猫腻。
要知道,房企的命脉从来不是土地和资金,而是信任。房子可以重建,楼盘可以复工,但信任一旦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当年恒大、碧桂园暴雷,伤的是业主和债权人;而万科现在面临的,是整个市场对它的信心崩塌。
现在,万科最该做的,不是发声明辟谣,而是主动彻查,公开账本,追责到底。如果查无实据,还管理层清白;如果有猫腻,就该有人下台,有人退钱,有人坐牢。
否则,今天倒下的是信心,明天崩塌的,就是整个品牌。毕竟,房子可以重建,信任一旦碎了,就再也拼不起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