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了一则新闻:甘肃某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在宿舍产子。
消息刚传开时,全网疯传的不是担忧,而是几句轻飘飘的聊天记录:
“农大的”
“搁宿舍生娃呢”
“失血过多了”
![]()
还有段让人揪心的视频:
有人被厚厚的被子裹得严严实实,躺在担架上被抬出宿舍楼;紧随其后的医护人员怀里,抱着一个用蓝色垫子裹好的新生儿。
评论区里,不少人在调侃“女生不自爱”,可我一点都笑不出来,只觉得心疼。
大二女生、宿舍分娩、母子平安、失血过多……这些冰冷的关键词的背后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女孩。
1
9月12日,这所高校的宿舍楼厕所里正发生一场惊心动魄的独自生产。
女生自己扯断脐带、剥离胎盘,全程没发出一点声音。
生完孩子后,她把新生儿塞进垃圾袋,就那样拎着回了宿舍,只留下厕所里一片刺目的痕迹。
![]()
可这场“自我救赎”没能撑到最后。
回到宿舍后,她突然开始大出血,身体虚弱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幸好同宿舍的舍友发现了不对劲,慌忙拨打了120。
最终,女生和新生儿终于被送上救护车。
![]()
没人知道,这个女生到底有多无助,才会把怀孕到生产的所有痛苦都藏起来。
她不敢告诉父母,怕被责骂;不敢告诉老师同学,怕被议论;甚至不敢去医院,怕面对未知的后果。
可送医,并没有让事情平息。
那天,现场挤满了看热闹的学生,有人举着手机疯狂拍摄,那些画面和捕风捉影的猜测,很快就传遍了网络。
![]()
更离谱的是,还有人编造“女生失血过多去世”的谣言,直到校方紧急辟谣“母子平安,正在接受治疗”,当地教育厅也介入调查,这场闹剧才稍作停歇。
2
事情看似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但有很多问题没有解答:
一个在读学生,为什么会在宿舍完成分娩?
为什么怀胎十月没人发现?
她上学期间正常住在宿舍,进出教室、食堂,宿管、老师和同宿舍的舍友,都没注意到她的身材变化吗?
暑假还在家待了 2 个月,父母没发现异常吗?
孩子生父又是谁?
从女生怀孕到大出血送医,他自始至终都没露面,难道要让一个女生独自承担所有后果?
![]()
说实话,这些问题越想越让人揪心,可更让人难过的是:“宿舍产子”“未婚先孕”的悲剧,从来不是第一次发生。
2022年,一个在校女学生在宿舍内突然产子,慌乱中把婴儿装进塑料袋放到走廊里。
幸好被同寝室友发现,救了孩子。
2021年4月,湖北某高校学生在宿舍生下孩子后,就狠心把婴儿丢到围墙外任其自生自灭。
直到路过的保安和学生听到了声音,孩子才捡回一条命。
2020年,广州白云。
18岁的陆某在宿舍卫生间生下一个女婴,并丢弃于垃圾桶内。
被发现时,孩子已经没了呼吸。
后来,陆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8岁的青春就此蒙上永远的阴影。
也是2020年,广西某高校大一女生,半夜在宿舍偷偷产子后,因为害怕,亲手捂死了孩子,还把尸体藏进储物柜……
一个幼小的生命,成了她恐惧的“牺牲品”。
![]()
更早的2017年,陕西蒲城县某高中,16岁的高二女生小琴,在学校操场矮墙附近生下孩子。
当时两个学生路过,看到矮墙后满是血迹,孩子的小腿露在外面,小琴脸色苍白得说不出话,吓得当场尖叫。
还好有位女老师及时赶到,疏散人群、拨打120,母女俩才平安。
可后来我们才知道,小琴分手后发现怀孕,既怕人流疼,又怕被父母骂,就用布裹紧肚子,硬生生瞒了几个月。
最后,她只能休学在家,本该坐在教室里备战高考的年纪,却要提前扛起“妈妈”的重担。
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本该是在图书馆里翻书、在操场上奔跑、为梦想拼尽全力的时光,可这些孩子,却在独自承受着本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痛苦。
3
每次看到“宿舍产子”的新闻,评论区里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该,不检点,不务正业……
很多人盯着“该不该在宿舍生孩子”争论,却很少有人问为什么?
为什么学生会在学校宿舍生下小孩?
![]()
一个年轻女孩,宁愿在厕所里独自面对生死,也不敢向任何人求助,这背后难道只是“不自爱”吗?显然不是。
她的困境应该被关注到。
而不只是被简单粗暴地视为“不检点”。
“宿舍产子”从来不是什么“男女猎奇事件”,这类事件反复上演,背后藏着一个更值得警惕的问题——x教育的长期缺席。
多少孩子对生理知识的了解,停留在网络碎片信息的拼凑里;对怀孕分娩的认知,模糊到以为“一次不会有事”“肚子大了能藏住”。
正是这种“无知的侥幸”,让年轻女孩在身体发出警报时浑然不觉,最终把分娩变成了一场在宿舍厕所里独自对抗的“生死劫”。
我们总说“x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可太多时候,这门课要么被学校压缩成“生理卫生课本里几页跳过的内容”,要么被家长用“长大了自然就懂”搪塞过去,甚至被异化为“不许谈恋爱”的单向禁令。
但x教育从来不是“防早恋的工具”,而是“护安全的铠甲”:
对中小学生来说,它是“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别人碰了要拒绝”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大学生而言,它是“亲密关系里要做好防护,生育从来不是‘意外’而是‘责任’”的清醒认知。
它该教会孩子的,不只是生理知识,更是对自己身体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以及对“后果”的预判。
4
甘肃这起事件,不是“一个女生的丑闻”,而是给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的一记警钟:
学校要看见学生的身心变化——宿管多一句“最近怎么总捂肚子”的关心,老师多一次“情感与责任”的沟通,或许就能避免一场悲剧;
家长不能只问“考试考了多少分”,更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一点“有困惑可以跟我说”的包容,孩子才不会在遇到难题时,只能选择独自硬扛。
![]()
最后想对所有年轻女孩说:你的身体值得被认真对待,你的青春不该被“未婚先孕”困住。
爱自己,不是一句口号,是懂得在关系里守住底线,在选择前想清后果,别让一时的冲动偷走本该广阔自由的人生。
也想对男孩们说:“负责”从来不是事后的逃避或辩解,而是事前的克制与担当。
别让“我没想过会这样”,变成让女孩独自承受痛苦的借口——尊重她的意愿,保护她的安全,才是对青春里的感情,最郑重的交代。
毕竟,好的青春,从来不是“敢冒险”,而是“会保护”;对自己负责,才是给青春最好的礼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