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封锁从2018年就开始闹腾了。那时候中美贸易摩擦刚起头,美国先从钢铁和铝制品下手,加了关税,很快就扯到科技领域。2018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制品征收10%,直接瞄准了中国出口的大头货。
这不光是贸易问题,很快就扩展到高科技产品上。同年4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出手,禁了美国企业卖零部件和技术给它,理由是中兴违反了对伊朗和朝鲜的出口禁令。这事儿让中兴差点儿停摆,暴露了中国企业对美国芯片的依赖程度。中兴后来交了14亿美元罚款,才勉强缓过来,但整个行业都警醒了。
接着,贸易战升级。2018年7月,美国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25%关税,里面包括不少电子和半导体部件。中国也没闲着,对等值的美国货反击。8月,又是160亿美元的关税互怼。9月,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次年1月升到25%。这些措施直接打到科技供应链上,中国企业开始琢磨怎么减少对美国的依赖。2019年5月,美国把华为和它的附属公司扔进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未经许可卖芯片和软件给华为。这下华为的手机和电信设备业务遭重创,全球供应链断了链子。华为的安卓更新受限,谷歌服务用不了,海外市场份额直线掉。8月,美国给了临时豁免,但规则越收越紧。
2020年,美国继续加码。5月,修改出口规则,连用美国技术的外国企业卖货给华为也得先申请许可。这直接卡住了台湾的台积电,华为拿不到先进芯片。8月,又加了38家华为相关公司到清单上,还禁第三方转手。华为的麒麟芯片生产停了,库存越用越少。这些政策就是想掐住中国在5G上的脖子。2021年,新政府上台,没松口。1月,美国情报报告说中国科技进步威胁安全,推动国会拨款支持本土半导体。6月,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扔了520亿美元进去,减少对亚洲供应链的靠山。10月,美国拉盟国一起限对中国技术出口。
![]()
2022年是关键节点。10月7日,美国商务部甩出全面出口管制,禁了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AI计算芯片和超级计算机部件出口到中国。包括3纳米以下制程的设备,比如极紫外光刻机。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没法卖高端机给中国,日本韩国企业也得跟美国规矩走。这政策从设计软件到原材料全覆盖,想拖慢中国在AI和量子计算上的步子。2023年1月,美国跟荷兰日本签协议,一起限先进芯片设备对华出口。7月,美国芯片大佬跟政府谈,担心太紧伤自己生意,但政策没变。10月17日,更新规则,扩大对图形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的控制。12月,禁某些测试设备出口。
2024年,管制转到供应链审查。1月,美国要求企业报告对华芯片销售细节,堵漏洞。4月,跟欧盟协调,限高带宽内存芯片出口,这些东西用在数据中心和AI上。7月,实体清单加新中国企业,包括量子公司。10月,加强软件出口控制,影响设计工具。12月2日,新禁令扩大AI芯片全球供应链审查,禁某些中间产品转口。
![]()
2025年,管制没停。1月28日,美国强调继续限中国技术,防它主导全球科技。4月16日,撤销部分许可证,影响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预计亏55亿美元。5月21日,新半导体出口控制,中国说这是霸凌,誓言反制。5月23日,收紧AI芯片管制,中方报复。8月13日,美国批了些芯片出口,但框架没动。10月9日,中国加强稀土出口控制,回击。10月10日,美国加软件出口管制,还威胁100%关税。这些层层叠加,建起一道技术墙,从原料到成品全堵。
2025年10月17日,法国世界报发了文章,说美国对高端芯片的封锁没达到预期,反而成了中国企业的兴奋剂。中国正借“DeepSeek效应”在芯片和AI上追赶美国。DeepSeek是一家中国公司,搞开源AI模型,2024年底上线后,吸引开发者优化训练,降成本。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慢了,但半导体投资没减,2024年研发支出占行业收入超15%。文章举例,设计AI芯片的寒武纪科技,股价2024年翻四倍,2025年夏天又翻番,因为投资者看好国产替代。中芯国际扩14纳米和7纳米线,2025上半年产量涨12%。法国媒体说,这种限制激发了中国企业的适应力,从被动转主动,像动力源一样,在全球竞争中找新路。
其实,美国这些封锁本来想卡住中国创新,但中国企业没坐以待毙。拿华为来说,2023年8月29日,推出Mate 60 Pro手机,用7纳米麒麟9000S处理器,中芯国际造的。这事儿标志中国在先进制程上破冰,尽管不是最顶尖,但证明了本土能力。2024年,中国政府出政策,设专项基金,支持光刻机和材料研发。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芯片产量到1094.7亿颗,增速6%,市场规模全年估1.5万亿元,自给率近20%。中芯国际试产5纳米,计划2025年底小规模量产。海思半导体跟国内伙伴合作,开发数据中心加速器芯片。整个产业链从设计到封装测试,覆盖率到70%。
![]()
不止这些,中国在AI上也发力。DeepSeek的模型让开发者社区活跃,优化效率,降成本。面对封锁,中国企业加大投资,招人才,建生态。像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电动车电池上,本来也受材料限,但通过本土供应链,市场份额反涨。半导体领域,封锁让企业更专注自主,避开依赖。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半导体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超美国。企业如华为,库存用完后,转向国产替代,手机销量回升。整体看,这些外部压力转化成内部驱动力,中国技术积累实打实进步。
当然,这不是说封锁没影响。短期内,中国企业成本涨,进度慢。有些领域还靠进口,但长远看,激发了韧性。美国芯片公司如英伟达,损失大,2025年对华销售掉。盟国如荷兰日本,也纠结,生意受累。法国媒体的比喻挺准,封锁像兴奋剂,推中国企业往前冲。想想建国初期,西方封锁,中国还搞出原子弹氢弹。现在芯片这事儿,类似劲头。中国创新水平超出想象,主导全球产业潜力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