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清晨,广西百色德保县那甲镇多睦村多目屯,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的救援人员正在紧张调试排水设备。持续20多天的内涝将这片土地浸泡在水中,农田被淹、道路中断,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此刻,一项前所未有的抽排救援行动即将展开,为这片饱受水患的土地带来希望。
此次排水行动得以实施,得益于前期一项关键工程——多旁洼地截流工程。为阻挡上游来水,10月19日,施工人员开始在多目屯上游的多旁洼地与多气洼地之间的垭口处构筑围堰,截断部分连通水流。经过施工人员24小时三班倒的连续作业,20日中午1点左右,两个洼地之间的连通渠道戗堤顺利完成合龙。
![]()
自治区水利厅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韦友道表示:“戗堤合龙后已经具备抽水条件。上游来水水位明显下降,几个村屯的积水开始消退,地下空间来水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他预计,开始抽水后,水位一天可下降约三四十公分,效果会非常明显。
在戗堤合龙的基础上,多部门专家对多旁洼地、多气洼地以及多目屯的水文、水位情况进行了详细查勘,最终确定了向上游多旁水库抽排的创新方案。这一“引水上流”的决策,打破了传统排水思路,为治理多目屯内涝开辟了新路径。
![]()
21日上午,这一计划进入实施阶段。记者在多目屯内涝点边缘看到,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的应急救援设备已全部准备就绪。两辆工程车搭载着大功率水泵整齐排列,白色的排水管道沿着山坡蜿蜒向上延伸,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山间,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次排水任务面临着特殊的技术挑战。多目屯地处低洼地带,需要将积水往上游的多旁洼地抽排,落差高达31米,抽排距离约1.2公里。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应急救援事业部部长边防指出:“这种从低处往高处抽排的场景,在技术上与平地抽排存在巨大差异,难度比较大。”
![]()
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救援团队专门调集了特制专用水泵。这些水泵采用特殊叶轮设计,经过多次测试验证,具备大功率、高扬程的核心优势,能够适应当地特殊的抽排高度差需求。
![]()
更值得关注的是,救援团队创新采用了“3次接力抽排”方案来应对31米的巨大落差。 边防详细解释说:“由于落差过大,单次抽排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我们采用阶梯式抽排,把水从一处抽到中转点储存,再用设备继续往上抽送,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完成抽排任务。”这一方案是结合政府要求与民众期盼,联合地方水利专家反复勘察地形后制定的科学方案。
关于中转点的建设,边防透露将设置3个中转点:“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山体坑体,这些坑体完成了清表工作后,直接铺设土工布和彩条布进行防渗。”他特别强调,在山区复杂地形中施工,利用现有设施是最佳选择,在有需要时再适当挖掘扩充其容量,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施工难度。
当天,救援团队已到位300个管道单位,完全满足初期需求。待方案验证成功后,还将增加管道进行同步抽排,以进一步提升排水效率。
![]()
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试,施工人员对排水管道进行最后加固,水泵启动运转。下午5时左右,多目屯的内涝积水开始通过管道逆流而上,经过3次接力提升,最终被成功输送到31米高的多旁洼地。这一时刻标志着“引水上流”方案的成功实施,为多目屯的抗洪救灾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随着抽排管道的顺利启动,多目屯的积水下降速度将显著加快。这场与水患的艰苦搏斗,终于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救援团队将继续密切监控抽排系统运行状况,确保排水工作安全高效进行,尽快帮助多目屯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来源:右江日报 编辑 | 粟晓霞 责编 | 曾义峻 审核 | 谭妍薇
最低才9℃!广西人注意:新一轮冷空气即将来袭!
广西财政厅紧急下达4000万救灾!持续抽水,靖西大力屯水位已下降96公分
时间定了!油价即将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