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目光聚焦在锂、稀土等战略资源时,江苏地质人悄悄完成了一场"深地突围"。南京溧水盆地新探明的545.55千吨锶矿,不仅以48.65%的超高品位刷新纪录,更用"第二赋矿空间"理论改写了教科书。这场耗时四年的勘探背后,是传统找矿思维被彻底颠覆的精彩故事。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溧水盆地的新矿藏密码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团队面对的是一片"隐形战场"。溧水盆地地表覆盖着厚达数十米的第四系沉积物,加上密集的人类活动干扰,传统勘探手段在这里几乎失效。项目组创造性地采用重力测量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技术组合,首次在覆盖区实现深部构造三维成像。
![]()
image
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对断裂系统的重新认知。通过建立盆地三级断裂力学性质数据库,团队发现开太—白马山基底断裂的下降盘存在规律性矿化现象。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溧水盆地"浅层找矿"的传统路径,将勘探深度从300米推进到800米以下。
第二赋矿空间:颠覆认知的理论突破
在麻山头地区钻探现场,当第7个钻孔穿透基底断裂面时,岩芯中突然出现的蓝灰色天青石矿脉让整个团队沸腾。这验证了项目组提出的"双空间成矿模型"——锶矿不仅赋存于火山岩裂隙带,更在基底断裂下降盘形成第二富集区。
![]()
image
该理论创新源自对盆地构造演化史的重建。研究发现,锶元素在火山活动后期随热液沿断裂迁移,在特定力学性质的断裂转折处沉淀成矿。5条隐伏矿体的连续发现,不仅带来265.40千吨矿物量的新增储量,更意外揭露出铜、铅锌矿体的共生规律,开创了多金属综合找矿新模式。
战略资源争夺战中的江苏答卷
锶矿作为特种陶瓷和磁性合金的"工业维生素",其战略价值在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凸显。江苏省以2196万元专项资金投入,换来可供开发数十年的资源储备,投入产出比达到1:121的惊人效益。溧水盆地现已形成包含4处大中型矿床的矿集区,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稀有金属供给基地。
![]()
image
这次勘探的经济账本背后,是更深远的技术储备价值。项目建立的成矿模型已输出为国内首个火山岩盆地锶矿勘查标准,其技术路线正在向稀土、锂矿等战略资源勘查领域推广。在电磁法数据采集环节,团队将探测精度提升至0.5毫秒级,这项突破使我国在覆盖区找矿技术领域跃居世界第一梯队。
深地探测技术的中国方案
从理论创新到技术突破,这次勘探最宝贵的遗产是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深部找矿方法论。地质、物探、钻探多专业协同的"模块化作业流程",将传统勘探周期缩短40%。在开太断裂带验证过程中,团队创新采用"构造解析-物理模拟-钻探验证"的三步法,使深部矿体定位准确率提升至78%。
这种技术组合的价值正在持续释放。据项目负责人透露,基于同套技术体系,团队已在溧水盆地新识别出3处锶矿靶区,其中西湖村靶区经初步验证显示更大找矿潜力。更令人振奋的是,该模型对华南地区火山岩盆地找矿具有普适指导意义。
向地球深部要资源,已成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必由之路。江苏地质人用四年时间证明:当我们突破思维桎梏,那些被认为"已无大矿"的老矿区,依然藏着改变产业格局的能量。正如钻探岩芯上那抹48.65%品位的天青石蓝,中国地质勘探的黄金时代,正从浅层走向深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