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陈亮登上《无锡360》

0
分享至


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陈亮登上市委人才办推出的全新城市人才宣传栏目《无锡360》,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微米大师”的匠心故事。


1微米有多细?大约是一粒尘埃的颗粒直径、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0,也是人眼能分辨的最小长度的1%。

1微米有多重要?在过去,我们连生产一枚小小的易拉环,都要被国外垄断技术“卡脖子”。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教师)陈亮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间。

陈亮的人生,像一个典型的逆袭故事:他出身农村,考入技校,从粗加工车间的普通工人起步,却从未被岗位定义上限,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产业教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殊荣。

想要成为技艺大师,并不容易。陈亮是从铣工做起,这也是粗加工的第一步,是最脏最累的活,工作中铁屑飞溅,烫到手是家常便饭。“我不怕吃苦,就希望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靠奋斗和努力改变命运。”陈亮说。

在300米粗加工车间长廊的另一头,是要求极高的精加工车间。为了“偷师”精加工技术,他主动揽下送零件杂活,只为多看几眼精加工老师傅的操作。

“两个车间虽然只隔300米,但如果你不努力,它就会像一座山无法翻越。”陈亮这样想。于是他买书自学数控技术,在机床上反复试验;攒钱买电脑,摸索自动化编程。寒冬酷暑,未曾停步。

一座座挡在面前的大山,就靠着这样日拱一卒的努力,化作了一块块身后的丰碑。

2007年,公司接到一个电视机高精度定位零件的订单,要求精度控制在2微米以内,陈亮大胆尝试将“铣”和“磨”两道工序融合,反复调试、日夜攻关,最终将精度锁定在1微米。

“微米大师”,自此得名。

2012年,清华大学慕名而来,和陈亮团队开始校企合作,研发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依托这一技术陈亮团队得以为航空发动机提供核心部件。目前,陈亮参与研发的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已经成功运用在我国军用、民用飞机上。

“我们一线的工人最大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提供高精尖的部件,技能报国!”

如今,陈亮回到母校,成为一名专任教师。他不仅传授技艺,更点燃火种。不到两年,他带的学生中已有人摘得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也有人手握多项专利,带队创业。同时,作为无锡市总工会特聘的金牌劳模宣讲员,陈亮连续多年积极参与无锡市“新时代 新思想 新宣讲”及“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他精心准备的宣讲课程《探索新质生产力,传承劳模工匠精神》《新质生产力——热盼科技创新和更多的大国工匠》等,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在高校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激发了众多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热情。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陈亮笑言,“我们甘愿被拍死在沙滩上!”

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工人到教授,陈亮用1微米的积累,垒起人生的高度;也用一次又一次的“不设限”,托举起更多奔涌的“后浪”。


陈亮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产业教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称号。从业二十三载,从学徒起步,淬炼技艺,经其研发的工业模具精度可达1微米。他带领团队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研发的新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累计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为打造“国之重器”、领航制造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无锡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无锡市总工会 incentive-icons
无锡市总工会
做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4530文章数 14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