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曾对妻子张春华厉声斥责:“你这令人厌烦的老妇!若不是儿子们护着你,我早就将你弄死。”
这番毫不留情的辱骂让张春华悲愤交加,当即以绝食表明态度。他们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得知母亲受辱,也纷纷跟随母亲一同绝食,以此向父亲表达抗议。
面对全家人的集体反抗,司马懿不得不放下姿态,向张春华赔礼道歉。
然而,事后他却对旁人道:“那老妇人的生死本不足惜,我只是不忍心让我的好儿子们跟着受苦。”
从这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司马懿对张春华的厌恶之情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令人困惑的是,这对夫妻年轻时也曾有过相敬如宾的岁月。张春华为司马懿生育的三子一女,正是当年夫妻情深的见证。
那么,司马懿是否曾经真正爱过张春华呢?
![]()
情感向来复杂难测,司马懿对张春华的态度,或许混合着欣赏与尊敬。两家门当户对,性情相投,在青春年华相遇相识。
张春华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官至粟邑县令,母亲更是“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表姑。而司马懿同样家世显赫,祖父曾任颍川太守,父亲官拜京兆尹。相似的家族背景让两人有着共同的语言和见识。
张春华比司马懿年幼十岁,十三岁便嫁入司马府。虽非倾国倾城之貌,却也青春洋溢,充满朝气。
新婚之初,两人虽未有炽热如火的爱情,却也和睦相处,对这桩婚事都还算满意。然而婚后不久发生的一起意外,让司马懿对这位年轻妻子刮目相看。
当时曹操听闻司马懿才华出众,欲征召他入朝为官。但司马懿鄙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所作所为,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假装患病,推辞不就
。他声称患上麻痹症,终日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更不用说入朝为官。生性多疑的曹操自然不会轻易相信,特意派遣刺客假装行刺,试探虚实。
令人惊叹的是,司马懿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面对利刃纹丝不动,最终使曹操信以为真。
然而百密终有一疏。某日天降暴雨,司马懿担心院中晾晒的书籍,连唤数声无人应答。情急之中,他忘记了自己“重病在身”,一跃而起奔向庭院收拾书卷。
不巧这一幕被一名路过的婢女全然目睹。未等司马懿反应过来,张春华已持刀上前,手起刀落将婢女灭口。
鲜血飞溅之时,司马懿惊愕失色。他这才意识到,这位看似柔弱的妻子,竟有如此果敢决断的魄力。
自此,司马懿对张春华增添了几分敬畏。他不仅将她视为料理家务的贤内助,更将她当作可以推心置腹的合作伙伴,家中大小事务常与之商议。
![]()
事实上,司马懿辞官在家期间,家境并不富裕。但张春华从未抱怨,反而支持丈夫静待时机。她沉着稳重的性格与司马懿不谋而合,相信丈夫胸怀大志,甘愿陪他蛰伏待机。她将家中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为司马懿解除后顾之忧。
司马懿得势之后,纳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妾室,其中最受宠爱的当属柏夫人。在此之前还有伏夫人、张夫人等,仅伏夫人就为司马懿生育四子。
与司马懿共度艰难岁月的张春华却毫无妒意,对待这些妾室温和宽容。作为正室夫人,张春华几乎无可挑剔。
无论司马懿是否真心爱她,对她所展现的隐忍、大度和贤惠都颇为赞赏。
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下三子一女,生育能力可谓旺盛。其中司马师、司马昭更是司马懿八个儿子中最受器重的两位。
随着司马懿权位日益显赫,年事渐高,他将家族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儿子身上。许多朝政大事,司马懿都会与二子商议,依靠他们的辅佐才能成事。
对于生育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张春华,司马懿即便不再喜爱,也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尊重。
平心而论,司马懿对张春华即便没有男女之情,也该存有共患难的情谊和以子为系的亲情,本不该让她如此难堪。
那么,他为何在晚年对张春华态度骤变,表现出极度的厌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