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夜入冬就以为没蚊子?天真!连冰岛都发现了,它们比你想的更能熬

0
分享至

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导 读

好家伙!一夜入冬,北方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都穿上了羽绒服啦?瑟瑟发抖中聊以自慰的是:冬天来了,蚊子就彻底消停啦~

天真了!

就在上周,连号称“全球唯一无蚊国”的冰岛都发现了蚊子。别看这国家远,但伙伴君告诉您,这事儿不小!它就像地球生态发出的一次“体检警报”。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全球变暖的锅,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引狼入室”?这仅仅是冰岛人的烦恼,还是跟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晶恒

一夜入冬就以为没蚊子?天真!连冰岛都发现了,它们比你想的更能熬

哥们儿,问你个事儿,你是不是觉得天气一冷,尤其是北方开始供暖了,就感觉世界清净了?没错,最烦人的“嗡嗡”声终于消失了。每年夏天被蚊子折磨得够呛,到了冬天,总算能睡个安稳觉。大家普遍觉得,蚊子嘛,怕冷,冬天一来就冻死了,明年夏天再卷土重来。

这个想法,对... ...但不全对。

最后的“堡垒”已经倒下

就在前几天,2025年10月,一个让全世界科学家都有点“坐不住”的消息传来了:冰岛,那个靠近北极圈、以火山和冰川闻名的国家,破天荒地在野外发现了蚊子。

你可能对冰岛没啥概念,但这么说你就懂了:这地方以前是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之外,唯一一个没有本土蚊子种群的国家。一个真正的“无蚊国”。咱们夏天摇着蒲扇、点着蚊香斗智斗勇的时候,冰岛人民连蚊子长啥样都不知道。几百年来,一直如此。

可现在,这块“净土”失守了。

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设置的昆虫诱捕器里,抓到了三只“偷渡客”——两雌一雄,经过DNA鉴定,确认是环带绒蚊 (Culiseta annulata)。





这事儿一出来,BBC、CNN、Science Alert这些国际大媒体都炸了锅。为啥?因为这压根不是一件小事!它就像一个平静湖面上突然冒出的气泡,告诉你湖底可能正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过去我们总说,冰岛之所以没蚊子,是因为它太“另类”了。冰岛的夏天非常短,气温刚够蚊子从卵里孵化出来,还没等它发育成熟准备吸血生娃,严冬就来了。水体要么结冰,要么是流动的冰川融水,根本没给蚊子幼虫(孑孓)留下什么安稳的“育儿房”。蚊子的生命周期和冰岛的季节变化,完全对不上号。

这就好比一个创业公司,刚拿到天使轮投资,还没来得及开发产品,整个市场环境就变了,直接倒闭。蚊子在冰岛,就面临这种“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尴尬。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的昆虫学家吉斯拉森(Gisli Mar Gislason)分析,这几只蚊子最有可能的,就是“坐飞机”或“搭轮船”来的。

它们藏在从欧洲大陆运往冰岛的集装箱里、游客的行李中,甚至飞机的货舱里。以前即便有蚊子被这么带过去,也因为气候不适宜,落地就“凉凉”了。但现在,全球变暖让冰岛的冬天不再那么“冻彻心扉”,夏天也变得更长、更暖和。

这就好比,以前“蚊子特工”空降到一片冰天雪地,没等执行任务就冻僵了。现在呢,空降下来发现,嘿,这里有暖气、有食物,环境还不错,可以考虑安家落户了。

科学家们在报告里写得很清楚,这次发现是在野外环境,而不是在机场或者港口。这意味着,这些“偷渡客”不仅成功登陆,而且还在外面活了一段时间。这才是最让人警惕的信号。“冰岛发现蚊子”这件事,告诉我们地球真的在“发烧”!

“南蚊北上”与身边的“越冬老蚊”

冰岛的故事听起来遥远,但它揭示的“气候变暖,蚊子扩张”趋势,其实已经悄然发生在中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蚊北上”。过去,我们总觉得登革热是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才需要担心的事。但现在,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主力军”——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的活动范围正在不断向北推进。根据2022年发表在《寄生虫与病媒》(Parasites & Vectors)上的一项研究,气候变化正在为这些蚊子在中国的“北伐”创造条件。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河南、山东甚至更北方的朋友,可能也需要开始了解登革热是个啥了。

那么,这些蚊子是怎么熬过北方寒冷的冬天的呢?难道它们都被冻死了,等来年春天新一波再从南方飞过来?

当然不是!你以为的“蚊子过冬”,其实是个错觉... ...

它们不是被“冻死”的,而是藏起来了。蚊子的生存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智慧。

第一种,也是最聪明的策略:滞育(Diapause)。你可以把“滞育”理解成一种超级深度休眠模式。这和熊的冬眠还不太一样,它更像电脑的“休眠”功能,几乎关闭了所有生命活动,只保留最核心的生存程序。

秋天,当光照变短、气温下降到10°C以下时,雌蚊就像接到了“过冬”的指令。它们会疯狂吸食花蜜、露水,但不是为了产卵,而是为了“贴秋膘”——积蓄脂肪,其储量可达平时的10倍。然后,它们会找到一个藏身之所,比如你家的地下车库、楼道里的暖气管道、下水道,甚至是衣柜后面、床底下等任何温暖避风的角落,进入“滞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不吃不动,新陈代谢降到最低,像一块“活化石”一样,静静等待春天的到来。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金·梅德利(Kim Medley)在研究中发现,一些蚊子(如亚洲虎蚊)的雌蚊在秋季会产下特殊的“滞育卵”。这些卵被包裹在厚厚的、富含脂质的卵壳里,就像给胚胎穿上了一件顶级的“防寒服”,能抵御严寒和干燥。

第二种策略:产下“越冬卵”,上演“王者归来”。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晚秋的雌蚊在吸完最后一餐血后,会把卵产在潮湿的土壤或容器壁上。这些卵被设计得极其坚固,就像一颗颗“时间胶囊”。它们在零下的低温里安然无恙,甚至能存活一年之久。等到来年春夏,一场雨水让水位上涨,浸没这些卵,它们就像收到了“复活”信号,在几天之内就能孵化成上百万的孑孓,开启新一轮的“骚扰”。

冬天灭蚊,才是最高效的“斩草除根”

了解过这些,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初冬一个艳阳高照的暖日,你还能在家看到一两只反应迟钝的蚊子——那可能就是一只准备找地方“猫冬”的雌蚊。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明明感觉整个冬天都没蚊子,可春天刚一到,它们就铺天盖地地出现了。

它们从未真正离开,只是在某个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更重要的是,一只成功越冬的雌蚊,简直就是一台“行走的产卵机”。它在来年春天苏醒后,一生可以产卵6到8次,每次200-300粒,总产卵量可达数千粒。可以说,冬天消灭一只“滞育蚊”,就相当于夏天消灭成千上万只“蚊二代”。

所以,冬天才是灭蚊的“黄金季节”。与其等到夏天和蚊子大军“血战”,不如在冬天来一场釜底抽薪。

我们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

大扫除:对地下室、车库、楼道、长期不用的房间等进行一次彻底清扫,破坏蚊子的“冬眠洞穴”。

翻盆倒罐:清理阳台、院子里的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瓶瓶罐罐等一切可能积水的地方。这些地方是蚊子产下“越冬卵”的绝佳温床。

封堵通道:检查家里的纱窗是否完好,封堵墙壁、下水道等处的缝隙,防止“越冬蚊”飞入室内。


雷克雅未克郊外的梦幻极光风景。蚊子就是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发现的,你说气人不!

晶恒说两句,科学与生活的双管齐下

科学家们,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昆虫学家大卫·丹林格(David Denlinger),正在努力研究蚊子的“滞育”机制。因为掌握了它们休眠和苏醒的秘密,就可能找到从根源上控制蚊子数量、阻断疾病传播的新方法。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有效的“科研成果”,就是利用我们刚学到的知识,在冬天这个最佳时期,给蚊子来一次“斩草除根”。冰岛的“沦陷”是一个警钟,它告诉我们,和蚊子的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伙伴们,就在这个冬天,动动的小手儿,让咱自家成为“无蚊区”的五好家庭。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火星一号
2025-11-10 13:53:58
99岁富豪芒格:当我被穷和自卑折磨时,是2个认知,救了我

99岁富豪芒格:当我被穷和自卑折磨时,是2个认知,救了我

阿胖读书
2024-10-30 17:01:03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培育钻石、存储器、CPO等概念走弱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培育钻石、存储器、CPO等概念走弱

界面新闻
2025-11-12 09:27:54
【追踪】蓝天格锐案主犯钱志敏在英国被判11年8个月监禁,此前已承认通过比特币洗钱

【追踪】蓝天格锐案主犯钱志敏在英国被判11年8个月监禁,此前已承认通过比特币洗钱

界面新闻
2025-11-12 08:04:34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中国国防部正式通告全球: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中国国防部正式通告全球: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9-13 09:38:07
2连胜?火箭vs奇才3优势明显,赛前还有2个好消息,白魔把话挑明

2连胜?火箭vs奇才3优势明显,赛前还有2个好消息,白魔把话挑明

金风说
2025-11-12 07:37:42
林心如晒13岁旧照,网友:后面的是霍建华?

林心如晒13岁旧照,网友:后面的是霍建华?

红星新闻
2025-11-10 15:58:10
四川77-80浙江无缘决赛 球员评价:2人满分,1人及格,6人崩盘

四川77-80浙江无缘决赛 球员评价:2人满分,1人及格,6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1 17:55:59
38岁何洁想不到,自己的二婚丈夫刁磊,已经开始为她“争光”了

38岁何洁想不到,自己的二婚丈夫刁磊,已经开始为她“争光”了

余鴡搞笑段子
2025-11-11 15:56:35
卡地亚这一夜,珠圆玉润的郭晶晶,秒了内娱一堆“排骨精”

卡地亚这一夜,珠圆玉润的郭晶晶,秒了内娱一堆“排骨精”

白面书誏
2025-11-10 12:25:56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俄罗斯首款国产人形机器人 Aidol 亮相,“走秀”中意外摔倒

俄罗斯首款国产人形机器人 Aidol 亮相,“走秀”中意外摔倒

IT之家
2025-11-12 08:37:04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5 22:33:13
泪目!全红婵深夜发文,14字道尽心声,告别全运会,陈芋汐送祝福

泪目!全红婵深夜发文,14字道尽心声,告别全运会,陈芋汐送祝福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2 09:32:53
许家印为保命爆出三大靠山!百亿房东浮出水面,抱得美人归引热议

许家印为保命爆出三大靠山!百亿房东浮出水面,抱得美人归引热议

诗意世界
2025-09-26 10:31:06
55年前驾机出走台湾的叛徒,2016年被追认为烈士,并用专机接回

55年前驾机出走台湾的叛徒,2016年被追认为烈士,并用专机接回

知鉴明史
2025-11-08 14:43:16
追踪|山西公务员舞弊案再升级:省组织部19个工作日拒接电话

追踪|山西公务员舞弊案再升级:省组织部19个工作日拒接电话

星光的彼岸
2025-11-11 15:18:47
绕开特朗普,美国州长来中国“另寻出路”| 京酿馆

绕开特朗普,美国州长来中国“另寻出路”| 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11 11:49:15
2025-11-12 10:43:00
科学伙伴 incentive-icons
科学伙伴
把科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到您身边
144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被行业严重忽略,小米17系列热卖的另一个意义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亲子要闻

周末加班,多孩压力,母亲焦虑:出路在哪?

数码要闻

Vision Pro再添沉浸式大片:14分钟体验航母F-18战斗机起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