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震惊!法拉盛台阶背后的生死挣扎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法拉盛的“皇后区图书馆”

台阶上的常客

在美国纽约市,除了最早开发的唐人街,法拉盛堪称是第二个中国城。那里中式餐馆林立,亚洲超市遍布,一时间让人忘了这是美国,好像身在中国的闹市一样。

法拉盛聚集了20世纪后期到来的华人,先有中国台湾来的,后有中国大陆来的,还有从各个国家通过各种渠道辗转来到美国的移民。

在法拉盛最热闹的缅街和基辛娜街交界的路口,有一座漂亮的玻璃结构的房子,那就是皇后区图书馆。由于主要街道都比较拥挤,路边没有长椅供人休息,图书馆门前那八级台阶就成了不少华人休闲和聊天的地方。他们坐在那里白天晒太阳,晚上看夜景。他们一面看着川流不息的各色路人,一面交流他们在纽约的生存之道和省钱方法。玉华就是这群人中的常客。

玉华和丈夫萧坤20多年前从台湾来到纽约,就是想让儿子在美国上高中,继而入大学,毕业后可谋个好工作,全家也可以就此安定下来。美国的法律是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必须上学,学费和午餐都是免费的。那时他们跟很多台湾人一样,以旅游签证很容易地入了境,然后逾期留了下来。

玉华起初还能找到替人打扫房屋、烧菜做饭的工作,或做做在派对上帮忙的钟点工。其丈夫萧坤在一家中国人开的卖鞋的仓库开铲车、出货。两人的收入勉强可维持生活。后来玉华年纪渐大,逐渐没人请她做帮佣了。丈夫所在的公司也因大量的廉价产品杀进美国,生意直线下降。老板一个接一个地辞退工人,因可怜他是家中唯一挣钱养家的人,一直留他到最后。

有一天,铲车突然翻车,萧坤从车上跌下来,压伤了右脚。老板就劝他回家养伤,给了他一点钱并就此辞退了他。两人没了生计,却还想留在美国。万般无奈下,玉华就常去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与人攀谈交流,了解留下来的秘诀和生存之道。


从台阶上看到的市景

吃在法拉盛

说到吃,法拉盛周围有很多中国超市和路边摊贩,经常把需要处理掉的蔬果用塑料袋一包,以一块钱出售。有人就每天专门买这种菜和水果回家。

有人则清晨在台阶上等候,他们等待的是一些推车——装载着从中国人开的糕饼店批发来的隔夜面包和点心。隔夜的糕点是本应该扔掉的,出售是违法的。但节俭的中国人里还是有人悄悄卖,有人悄悄买。毕竟原来两三元一只的面包隔了一夜就可以一元钱买到三个呢!哪怕面包被压得很瘪,甚至奶油都挤出来了,也有人抢着买。

还有人传授经验:每天等到晚上七八点以后,有些外卖柜台要清空当天的饭菜,就会减价处理剩菜和汤。他们就饿着肚子等到降价了才买,一份盒饭也能省三四元呢!更有节约的人互相告知哪个教堂经常发免费救济食物,几点要去排队等。

玉华觉得他们应该不算穷人,拉不下这个脸去买烂菜或等待处理的盒饭,更不愿丢人现眼地去排队领救济食品。很多情况下排队等很久,快排到时食物发完,就更令人沮丧了。可现实是口袋里的现金越来越少,丈夫还跷着脚,没有工作能力。


法拉盛街景

住在法拉盛

许多在新泽西州、康州或宾州打工的人,虽然可睡在餐馆的楼上或附近,但还是把纽约当成他们的家,两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要乘车回到纽约,享受一下周末休息的时光,在法拉盛购物,聚友吃饭,把这当作是给自己“充电”。

大多数人回纽约来就租住在法拉盛地区的私人小旅馆。虽然不合法,但需求实在多。不少华人房东悄悄把自己的公寓改装成一个个用帘布隔开的房间,放进好几个单人床,按铺位出租。这种小旅馆不敢堂而皇之地登报做广告,只在只有华人口口相传的网站上发信息,或只给熟悉的人其私人电话。从前一天10元、12元一个铺位。现在什么都涨,一个铺位都涨到25元或30元以上一夜了,即使这样,能订到就算是幸运的了。

法拉盛台阶上经常坐着几位开出租车的司机。由于获取黄色出租车的执照太昂贵,他们经常和人合开一辆出租车。两班制的每人各开12小时,有的是三个人三班倒,人歇出租车则日夜不歇。不少人租住法拉盛民居的地下室,这种房子相对便宜,房东一般自己不住。那就给了聪明的司机和打工人一个机会:如一间地下室一个月租金三百元,那就一张床分班头睡,上班的人让给下班的人,租金平摊。有人坐在台阶上就是等着占据那个床的人上班去了,床空下来才可以进去睡。这是他们又一个省钱的办法。

这些地下室常常没有窗子,缺乏阳光,也较憋闷。但为了省钱和生存,人们还是忍了。地下室的室友因环境艰苦,使他们之间有了一种共情,多年以后即使各自分开了再碰到,也会伸手帮助。如一方是在餐馆里打工的,总是趁着打烊前给前室友的塑料盒里多装几个锅贴或饺子。不知那些在国内收到美国亲人寄回家的钱的人,有没有想象过这些钱是怎样省吃俭用存起来的。


法拉盛街景

虽然政府起先不允许房东出租地下室。但由于纽约市住房实在紧张,怕造成更多人无家可归,市政府同意先在布鲁克林区做试点,房东在符合某些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出租地下室。既然那个区能出租,其他几个区的房东也纷纷效法。

在法拉盛有位89岁的老人,他原先是武汉的一名建筑工程师,与妻子和女儿以旅游来美,滞留在纽约。老两口没什么挣钱能力,靠女儿打工维持全家生计。他们为了省一半多的钱,租住了一间20平方米的地下室(也要800美元一月呢),生活极其拮据。

2021年9月1日,“艾达”飓风席卷纽约。暴雨倾盆。苍天像裂了大口子,直接倒大水到地面。由于城市排水能力跟不上,半夜里汹涌的倒灌水沿着楼梯奔流直下,十分钟内水位迅速升高到两米以上。等地下室里面的人从睡梦中惊醒,怎么用力也推不开门了。原来门被外面冲倒的杂物堵住了。这家人又没有窗子可以逃逸,虽有呼救,邻居也报了警,奈何救援车因水位高开不进去,等冲锋舟划到,一切都已晚了。一家三口相拥溺亡,场景惨烈。真不敢想象他们当时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那次飓风共有13人遇难,其中在地下室溺亡的就有11人,多数是移民。玉华听了这个故事,张开的嘴半天合不上。


法拉盛街景

小张的故事

台阶上还有一位瘦高个男子姓张,戴着一副秀朗架眼镜,看上去很斯文的样子。他的故事只肯讲给一两个好友听。

他是南京人,原先在单位里是法律顾问,领导器重,说话有些分量。他的妻子是芭蕾舞演员。本来生活还算美满,但不幸的是,他老婆得了肾病,从此告别舞台。后来她几乎每一两个星期就要做一次透析,不然就会死亡。由于透析费用极高,单位收益不好,承受不了,不给报销了。那时在国营企业拿固定工资的小张哪里出得起这钱?他的单位要进口一条流水线,就派他到美国来。他成功地买到流水线并运到南京去了,私下却拿了约三万元的回扣。心虚的他不敢回去了,在当时这可算是一笔巨款呢!同时他家里还需要钱,他就留在纽约打工赚钱,然后偷偷把钱寄回家。

可是他英语不好,能做的只是餐馆里的油锅工,专门炸薯条、炸鸡块等。夏天厨房里奇热,他穿短袖做事,经常有滚烫的油爆到他的手臂上,所以再热的天他也只好穿着长袖工作,热得汗流浃背。他曾撩起他的衬衫长袖给人看,只见手臂上满是烫伤的疤痕。虽然赚钱的确比在国内多,但他总是干个两三个星期就辞工不干了,说是太苦了。毕竟一天不但要站十二三个小时,而且整个人在高温和油烟里熏蒸。所以他需要出来休息十天半月,透透气,抽抽烟,诉诉苦。这样没几天钱就又花没了。他不得不再去另外一家餐馆做工。几年间他几乎在美国东部三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州)近百家餐馆里干过呢!

后来东窗事发,他拿回扣的事被单位知道了,一直要他回去,并说如果认错退赔也就不再追究了。小张犹豫好久,下不了决心。但长期与亲人分离很折磨人。他的女儿经常哭着打电话来说救救妈妈,赶快寄钱。小张真的给钱给烦了。这里的工作和原先国内的工作落差如此之大,自己存活都很困难,长此以往怎么撑得住?


法拉盛的“皇后区图书馆”

终于有一天,台阶上再没了小张的身影,想来他还是回国去了。不知是他妻子身故了,还是他决定结束流亡的日子。如今中国也发展得不错,再过这种没有身份在美打黑工的日子,一没前途,二太不值了。

难圆美国梦

今年,台阶上的人开始减少,一些非法入境的人坐在高高的台阶上,看到远远的有几个身穿黑制服、上面写有黄色的“ICE”(移民局)的人过来了,就赶紧跑路,躲得远远的。移民局的人一路盘查着过路人、摊贩,有时进餐馆、堵工厂,就为了抓非法移民。一旦被查、被抓、被遣送回国,辛苦来美国的钱就打水漂了。

玉华和她丈夫确实已没有了生存能力。两人都是七十几岁的人了,哪里还找得到工作。好在玉华已设法拿到了永久居民证,她丈夫还没身份。他们靠玉华申请到的食品券可以在超市买些吃的,但没有现金,住房、电费、网费、汽油费怎么办呢?加上玉华英语不好,这么多年也学不会多少。

她梦寐以求想成为美国公民,好拿更多福利,也可以向家乡人吹嘘。但最近政府说了,非法入境的人永远不得成为公民,也不给考公民了,今后也领不到社安金。另外,根据新的政策,如果非法入境者自愿离境的话,会给他们发放回乡证,并在他们离境后每人报销1000元机票钱。

玉华老向弟弟伸手要钱,弟弟拒绝了,这样的救济是没有底的。他只为他们夫妻俩购买了两张回台湾的单程机票。毕竟回去可以恢复他俩原先的公民身份,还可申请救济养老金或住老人院等。

两周后,他们终于坐上回台湾的飞机走了。但是,谁会这么快就灭了移民梦呢?玉华还是偷偷到旅行社把她的单程机票换成了来回票,盼望一个月后回来,仍然住在弟弟的公寓,看看形势有没有改观。


台阶上下的人们

而今,图书馆的台阶上不断更换着难得有闲的面孔。飘零的秋叶不久就会被飞落的冬雪代替。这里每级台阶上都写满了人世间的沧桑。不是在此地居住过、挣扎过的人是难以体会到个中滋味的。

原标题:《从省钱妙招到飓风悲剧!法拉盛台阶上的华人移民故事》

栏目主编:伍斌 曹静

文字编辑:许云倩

本文作者:费正平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照片由作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阿联酋1-1伊拉克,阿里-哈马迪破门,卢安齐尼奥救主

阿联酋1-1伊拉克,阿里-哈马迪破门,卢安齐尼奥救主

懂球帝
2025-11-14 02:21:24
神舟二十要空载返航?3名航天员返航时间公布:换坐神舟二十一号

神舟二十要空载返航?3名航天员返航时间公布:换坐神舟二十一号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4 10:15:50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正式确定!CBA后卫新星签约广东宏远,朱芳雨大手笔

正式确定!CBA后卫新星签约广东宏远,朱芳雨大手笔

体坛瞎白话
2025-11-14 08:08:07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古事寻踪记
2025-08-13 07:37:39
高市早苗态度强硬,挑衅中国核心利益,日媒:石破茂公开反对

高市早苗态度强硬,挑衅中国核心利益,日媒:石破茂公开反对

阿捤武器装备科普
2025-11-14 11:13:22
004航母命名权花落谁家?海军正式回应来了

004航母命名权花落谁家?海军正式回应来了

张嘴说财经
2025-11-13 19:14:50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为什么网上支持曾医生的很多,支持副院长的人很少

为什么网上支持曾医生的很多,支持副院长的人很少

大张的自留地
2025-11-14 09:39:57
最强止战信号!解放军在高原亮出“獠牙”,让台岛不敢有非分之想

最强止战信号!解放军在高原亮出“獠牙”,让台岛不敢有非分之想

忠诚TALK
2025-11-14 09:56:48
持续发酵,055大驱过航日本,日威胁打击中方航母,军事专家解读

持续发酵,055大驱过航日本,日威胁打击中方航母,军事专家解读

起喜电影
2025-11-14 00:19:03
焦点速览:泽连斯基下放波城留守权,世行预测乌克兰经济增长5.2%

焦点速览:泽连斯基下放波城留守权,世行预测乌克兰经济增长5.2%

史政先锋
2025-11-14 12:17:15
重磅!库里跟安德玛解约,结束12年合作!

重磅!库里跟安德玛解约,结束12年合作!

牛锅巴小钒
2025-11-14 08:16:07
张继科锐评樊振东全运会表现:面对孙正几乎是一个战术,没有变化

张继科锐评樊振东全运会表现:面对孙正几乎是一个战术,没有变化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4 08:53:45
4-0横扫!孙颖莎11-1吊打对手,半决赛战朱雨玲争决赛名额

4-0横扫!孙颖莎11-1吊打对手,半决赛战朱雨玲争决赛名额

羙晞
2025-11-14 12:34:09
她是上海知名主持,母亲是骆文莲,师傅是曹可凡,如今却转行幕后

她是上海知名主持,母亲是骆文莲,师傅是曹可凡,如今却转行幕后

阿讯说天下
2025-11-13 12:35:10
1949年兵败被俘后,宋希濂将四千两黄金交出来:这是人民的血汗

1949年兵败被俘后,宋希濂将四千两黄金交出来:这是人民的血汗

海佑讲史
2025-11-14 12:00:08
当世第1人?26岁姆巴佩杀疯1夜:2射1传+迎生涯400球 破梅西1纪录

当世第1人?26岁姆巴佩杀疯1夜:2射1传+迎生涯400球 破梅西1纪录

风过乡
2025-11-14 07:06:45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热点菌本君
2025-11-13 20:53:25
2025-11-14 13:23: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3601文章数 7577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选手林北称将退赛 母亲喊话:希望你能坚持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选手林北称将退赛 母亲喊话:希望你能坚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13:贝内特拜访宾利先生

《战地6》减少地图最大玩家:减慢游戏节奏

别这样P图了,真的好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