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阳明心学:揭示人性本质》是一个系列,通过王阳明把阳明心学运用到实践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质,以帮助我们与人交往时,正确认识人性、运用人性。本专栏通俗易懂,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人与人交往,就是一个驾驭的过程,谁懂得人性的运行规律,谁就能占据上风。
王阳明在南赣剿匪时,他所用的任何一个方法,都与人性有极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王阳明懂得人性,才能把南赣的土匪玩弄于股掌之间。
前面我们也提到,在阳明心学中,对人性的解释是“无善无恶”,按照这个规律,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有了善恶,说明人性在他身上的表现,不是善,就是恶。也就是阳明心学中所提到的“心动”思想。说得更为通俗一点,心动,其实是心不定。
心不定,必有破绽,找到对方内心的破绽,就能因时制宜地将对方驾驭。从王阳明与人打交道的过程来看,用以下两个方法,就可以轻松驾驭人心。尤其是第二个方法,是能否让人心甘情愿被你驱使的关键点,一定要了解:
第一个方法:让对方心不安宁。
如果没有潜心修炼阳明心学,99%的人,无法做到心中宁静,他们甚至不知道人性是“无善无恶”的。这部分人,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心潮起伏,善恶过度。
心不安宁的人,是最容易被利用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王阳明的具体运用方法:
![]()
正德十二年(公元1617年)十月九日,王阳明经过周密准备后,将部队调到南康,准备攻打盘踞在横水、左溪、桶冈的谢志山、蓝天凤。
万事俱备的时候,军队内部出现了一件危险的事情,有人来举报,说医官刘福泰、义官李正岩与土匪有来往,是奸细。
王阳明命人将两人召来问话。此时的王阳明,手中没有任何证据,仅仅是接到他人的举报,刘福泰、李正岩见王阳明没有任何证据,自然矢口否认。
王阳明治军严格,如果两人承认自己与土匪来往,那么,必定受到处罚。
王阳明从两人的表情中,明显看到他们内心的不安。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王阳明非常清楚,要让两人招供,显然不现实。
王阳明的一个举动,就让两人的内心,处于动荡中,甚至让他们弄不清楚王阳明到底掌握了多少证据。
王阳明告诉二人,即使他们真与土匪有勾结,也会赦免他们,并要他们在军中戴罪立功。
王阳明就是要让他们“心动”,让他们的内心不安。
王阳明这样做,是充分利用人性中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