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秋风裹挟着草木清香,园艺师们弯腰铲土、拈花定植,落新妇的浅粉、松果菊的金灿、鼠尾草的深紫在阳光下渐次铺成彩色绸带。10月22日,首届长三角城市花境营建技能竞赛在虹口北外滩滨江火热开赛,来自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选手们齐聚于此,短短四个钟头,就在江边“变”出了一片片精致花境,也让北外滩的秋日,多了一抹可以驻足欣赏的风景。
![]()
本次竞赛以“‘花’开长三角、‘境’技北外滩”为主题,吸引长三角38支园林队伍、近200名选手同场竞技。参赛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成为地域文化的“生态使者”。
如音乐之门大草坪前杭州代表队的作品,以“流动的脉搏”为主题,打造蜿蜒曲折的水韵花境。“我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上海的黄浦江,也来自于我们杭州的西湖、钱塘江。整个花境呈水滴形状,里面配置高低错落的各色植物,形成水体流动的效果。”杭州代表队主创设计师介绍道。
![]()
而昆山代表队则把“稻香蟹肥话丰年”的江南农耕图景,浓缩在方寸造景之中。设计师巧妙地将船坞、大闸蟹等元素做成景观小品,还原家乡特色。“希望把我们的家乡特色带到这里,展现出长三角的‘美美与共’。”
![]()
竞赛采取“上午设计+施工,下午评审+颁奖”的一站式赛制,选手需在4小时内,完成从创意设计到实景落地的全流程比拼,既考验植物配置的专业功底,更锤炼团队协作的实战能力。竞赛评委团由国内知名园林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组成。评委组负责人表示,作品评分不仅关注艺术美感,更侧重生态适配性与后期养护可行性,“要考虑技术性、艺术性,还要考虑可持续性,考验的是各个参赛队伍综合的业务水平。”
![]()
大赛共设置十三类58奖项。比赛结束后,多组优秀作品将被原地保留,自然融入北外滩滨江的绿色景观拼图,让“赛事成果变成百姓福利”。
![]()
![]()
![]()
![]()
“希望通过竞赛,推动花境营建从‘量’的堆砌向‘质’的飞跃转变,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长效的技艺交流与创新平台。”赛事组委会表示,此次竞赛不仅是园林技艺的比拼,更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缩影。作品中不同植物相映成趣、共生共荣,正如长三角城市群在融合中焕发新的生机。
![]()
而作为竞赛舞台的北外滩滨江,正是这种“开放共享”理念的现实写照。这片承载着上海开埠180年航运记忆的土地,如今已与陆家嘴、外滩形成“黄金三角”,正发力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总部集聚区和“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3.4公里滨江岸线全线贯通,以“生态针脚”缝合城市与自然;北外滩航海公园,将航运文化融入绿地景观;滨江绿地的“彩虹桥”与银色水滴“小巨蛋”,成为网红地标。
![]()
生态底色的焕新,更激活了文旅商体展的协同发展。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F1嘉年华、次元音乐会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在此轮番登场,为区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北外滩正以“绿色+”模式,不断拓展城市空间的功能与内涵,让滨江空间从“生态观景地”变身“全民乐享地”。
![]()
从滨江岸线的生态蝶变,到文旅商体展的多元融合,北外滩正以“绿色密码”解锁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此次赛事让北外滩“世界级会客厅”的靓丽名片再次擦亮,未来,北外滩将以花境竞赛为起点,持续打造“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的生态名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趁着秋光正好
不妨去北外滩走走看看吧
这些“新鲜出炉”的花境作品
正等着你来打卡
在江风与繁花之间
感受一步一景的秋日浪漫
![]()
记者:陈怡
图片:杨伯荣
编辑:陈怡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