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赋能“点废成金”!山西昔阳院士工作站入选全国50佳,书写固废治理新范式

0
分享至

10月14日,2025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由山西报送的《山西昔阳:院士工作站书写固废治理“绿色答卷”》从全国1200余个案例中突围,成功入选50个最佳案例之列。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昔阳县以高端智力破解资源型地区发展难题的肯定,更成为山西以人才驱动产业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



此次入选的核心主体——山西省煤基固废资源化与矿区生态治理院士工作站,于2024年9月11日经山西省科协批准在晋中市昔阳县揭牌成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著名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专家葛昌纯教授牵头组建。作为昔阳县落实晋中“双融双创”科教兴市战略的关键举措,工作站创新采用“校地共建、企业主体、市场运营”模式,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四所高校的科研力量,精准聚焦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的高值化利用难题,构建起“先进陶瓷—土壤修复—功能肥料”三大核心技术路线。

在葛昌纯院士团队的技术攻关下,工作站成立一年便交出亮眼“科技成绩单”:成功攻克煤矸石制取塞隆陶瓷和发泡陶瓷、自蔓延催化腐殖化制取矿物有机肥料、煤矸石与粉煤灰复合制备生态人造土壤等多项关键技术,其中3项核心技术已实现产业化落地,同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工作站已建成矿物有机肥料和煤矸石陶瓷两条中试生产示范线,更联合开发出玉米芯高效催化糠醛、生物质秸秆制取水溶性腐殖酸复合肥等延伸技术,形成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矩阵。

这份“绿色答卷”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尤为显著。根据规划,未来两年内工作站将推动1万吨/年有机水溶肥、1万吨/年陶瓷、30万吨生态土生产线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可消纳煤基固废35万吨,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达4.2亿元。对于“因煤而兴、为煤所困”的昔阳而言,这一“以用定治、以治促产”的模式,为资源型县域破解固废污染、培育绿色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解决方案。

昔阳院士工作站的成功并非个例,而是山西院士工作站体系化建设成效的缩影。近年来,在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下,山西省科协秉持“产业出题、院士破题、市场阅题”理念,创新推出“一企一策、一院士一方案”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出台经费管理与考核办法,构建起“经费保障+绩效评估+人文关怀”的三位一体支持体系,推动高端智力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截至2025年,全省已建成并运行院士工作站14个,较年初新增4个,覆盖农业、新材料、环保、高端装备等多个关键领域,汇聚14名院士及配套专家团队,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超20项,培养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智力引擎。

此次昔阳案例入选全国最佳案例,不仅印证了山西人才工作创新模式的有效性,更彰显了科技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核心驱动力。面向“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山西省科协将持续深化与院士团队的合作,打造更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科技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山西科技报 incentive-icons
山西科技报
科技创造财富,科学改变生活
1339文章数 1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