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某养老院,一项改变正在发生:
老人们无需佩戴任何设备,仅通过床垫中的智能监测带,护理人员就能实时掌握他们在床时的心率、呼吸等关键生命体征。当系统识别到离床未归、长时间无活动的数据异常,会立即发出警报,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升级,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隔空感知”的奥秘
感知“微动”:
![]()
例如,杭州师范大学曹世华教授团队研发的系统,能够捕捉每次心脏搏动时,血液流动对人体产生的微弱作用力,通过特定算法还原出心率、呼吸率等数据。
“读懂”光信号:
![]()
另一些技术则利用摄像头捕捉人脸部位因血液流动产生的细微颜色变化,从中分析出心率、血氧等指标。
捕捉“电波”:
![]()
还有技术通过向人体胸部等部位发射特定频率的电波,并分析反射波和入射波的相位差来检测呼吸等生命活动。
简而言之
这些技术
就像赋予机器一种超感知能力
让它能“看见”或“感知”到
我们肉眼无法察觉的身体秘密!
融入日常的“隐形卫士”
这项技术正渗透至多个生活场景,
带来更安心、便捷的健康保障:
智能养老服务:
实现对独居或需要照护的老人持续、无打扰的健康监测。
![]()
日常健康管理:
有技术证实,仅需面对普通摄像头10秒,即可非接触地初步获取心率、血压等多项生理指标及健康建议,让健康自查更加便捷。
![]()
特定专业场景:
该技术也在司法审讯、健康看护、安全防护等合规场景中,用于监测人员的生理状态与心理情绪。
![]()
(注|图片来源网络、爱宝贝iBaby等)
遇见未来,
在IEEE世界物联网论坛
无感体征监测技术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而这,也正是即将于2025年10月27-30日在成都举办的IEEE世界物联网论坛(IEEE WF-IoT 2025)的相关内容之一。
本届论坛以"智能和可持续物联网"为主题,届时,全球顶尖研究者将分享包括无感体征监测在内的物联网前沿技术与应用,共同探讨如何用科技构建一个更智能、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
![]()
来源 | 汀兰会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