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10月22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首届首都花园城市“我是城市小园丁”主题实践活动在东城、西城、海淀等区的10所校园中开展,半年来,千名青少年参与打造校园“微花园”,在实践中了解植物知识,美化校园环境。
![]()
潞河中学学生设计打造的校园“微花园”。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10月22日,活动总结分享会在通州区潞河中学举行。校园宛如一座宁静的花园,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沿着古朴建筑檐壁层层漫开,甬道两旁的绿地中,错落有致点缀着30多处方寸之间的“微花园”,各色百日菊、苏丹凤仙花明艳绽放,为这座有着历史人文底蕴的校园增加了蓬勃活力。
“我们从播种、松土、浇水、除虫,到将养护的花卉移到这里装扮校园一角,这段经历让我对劳动、生命和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参与活动的潞河中学高二学生张荃赫说,32个“微花园”分别由32个班级的同学设计和打造,亲手参与美化校园环境,让大家收获了成就感。目前天气渐冷,同学们还将参与后期花卉的养护。
总结分享会上,包括张荃赫在内的30名同学荣获“首都花园城市小园丁”称号。他们中既有积极参与校园和社区绿化劳动的实践者,也有擅长养护花草的小能手;既有保护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的生态小卫士,也有精通植物知识的达人。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常祥祯表示: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在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等区的10所校园中深入开展。其中,海淀区民族小学创新融合造园古法与传统文化;石景山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打造特色“石趣”微花园;大兴区建成首个植蔬共生校园微花园。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艺术中心主任贾欣说,学校组织学生通过捡鹅卵石、画画、装饰校园花园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校园的热爱和情感。孩子们还可以在校园中参与昆虫和植物的观察和写生活动。
“传统的义务植树是挖坑种树,但现在北京可供种树的地方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创新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常祥祯说,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发放了花卉的种子和种植手册,还鼓励孩子们对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生态知识,让青少年都参与到首都花园城市建设中来。明年,活动将扩大覆盖规模,在全市20个学校开展,活动也将进一步丰富。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