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报道过
街坊骑共享单车时
因前轮突然卡住被甩飞
造成多处骨折
记者继续走访佛山多地
实测共享单车隐藏哪些危险?
01
街头走访:不同区域,车况大不同
记者先对佛山各区域共享单车停放点进行了摸底,发现不同位置的车辆状况差异明显。
01
大型停放点:总体良好,小损不影响骑行
在普君北路地铁站C出口,各品牌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约500辆车,记者观察发现,七成车辆有明显使用痕迹,一成外观破损,但基本不影响骑行,未发现严重损坏无法使用的车辆。
![]()
02
部分区域:管理漏洞显现,恶意破坏常见
魁奇路地铁站周边,记者发现不少单车车座歪斜、链条脱落,甚至有头盔碎裂;
![]()
桂城地铁站附近,车辆被恶意堆叠、二维码遭破坏、车座被割开等现象。
![]()
03
非停放点:沦为 “遗忘角落”,长期无人管
兆祥路、顺德乐从保利天寰小区门口的绿化带里,有多辆共享单车被随意丢弃,街坊称 “已躺了很久”;
张槎城轨站附近,有不少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被遗弃,有些甚至没有轮胎、链条生锈脱落,显然已长时间无人管理。
![]()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查询某平台《租赁服务协议》发现,其中明确规定:用户一旦开车,即视为认可车辆安全性,使用中发生意外需自行承担责任。除非能证明是车辆固有缺陷导致,否则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02
记者实测:细节藏隐患,头盔问题突出
外观没问题,不代表骑得安全。记者在禅城区魁奇一路辅路,20辆车展开了实测,其中包括7辆共享单车和13辆共享电动车,发现了不少 “肉眼难查” 的问题。
![]()
共享单车:少数车辆有操控隐患
从外观上看,所有共享单车的关键部件如脚踏、链条、车把等均无明显损坏。然而,有两辆单车的二维码遭到人为破坏或污损,无法扫码使用。
随后,记者对每辆单车进行了约50米的实际骑行测试。大部分车辆骑行顺畅,但其中一辆车脚踏干涩、阻力较大,另一辆车的前轮轴承过于灵活,存在操控隐患。
共享电单车:头盔成 “老大难”,提醒形同虚设
按照规定,共享电单车都应配备头盔,但记者发现,测试车辆中缺失头盔的情况并不少见。
安全提醒不一:部分品牌扫码后弹窗提醒戴头盔,部分无任何强制提示,开锁选项藏在 App 角落,极易被忽略。
头盔锁故障:2辆车头盔锁多次提示 “开锁失败,请勿遮挡锁舌”,无法正常取用。
测试成本高:虽各品牌标注 “1分钟内测试免费”,但从推车、骑行测试到归还,很难在1分钟内完成,用户往往需额外付费。
不过,所有13辆电动车的行驶功能均正常,未发现硬件故障。
03
专家建议:从 “被动修” 到 “主动管”
需企业、技术双发力
随后,记者尝试联系几家头部共享单车企业,了解车辆折损率、投放总量等公众关心的问题,但均未获得答复。
有专家指出,平台应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刹车灵敏度、胎压等数据的远程监测,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同时,建议在APP中简化理赔流程,推出“一键报案”功能,并推动设立“共享单车专项责任险”,明确权责,减少纠纷。
佛山市委党校王凯华博士:
对核心部件定期抽检,给运营车辆设置 “退役年限”,从源头控风险。企业要从 “被动修车” 转为 “主动管车”,配备流动检修团队,早晚高峰巡检,快速响应用户报修。
你骑行时遇到过
刹车失灵、头盔缺失等问题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有更多精彩视频和直播!
来源:小强热线记者张昊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吴自强
责编:李 锋
监审:黄柏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