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49岁“堂哥”的故事,引发全网共情。“堂哥”的形象,其实也是一些普通人的缩影。图/IC photo
一位女网友在“堂哥”因为脑溢血不幸去世后,在网络上发了一个帖子,以示缅怀。可因为她对49岁“堂哥”本人及人生的描述,让这位“堂哥”意外走红于网络。
在她的讲述里,“堂哥”虽然是“家里唯一男丁”,却“好高骛远、一辈子创业无数次,油嘴滑舌、一辈子没结婚更没生孩子,最后靠着老父亲的钱混日子”,“留下了一辈子想光宗耀祖的遗憾”。
这位网友对自己“堂哥”去世的态度既伤感又矛盾、既惋惜也复杂。虽然此事目前看还只是一些自媒体的自说自话,但网友们一边倒地同情这位“堂哥”,这背后反映的舆论情绪倒值得关注。
为什么“堂哥”的故事会这么令人动容?或许原因在于“堂哥”这样的形象,其实也是一些奋斗过拼搏过却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普通人缩影。
他们可能年近半百、却创业未竟,他们历经职场沉浮,或许中途黯然离场。他们虽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积累令人艳羡的财富,却依然在默默而辛苦地为生活打拼。
这不禁让人想起今年夏天那部触动心灵的动画片《小妖怪的夏天》,那个在妖怪集团底层默默无闻的小猪妖,没有齐天大圣的神通广大,却坚持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竭尽全力。事实上,无论是作为屏幕形象的小猪妖,还是网络里的“堂哥”,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万千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努力过、拼搏过,却未必能抵达世俗所定义的成功彼岸。
不得不承认,在这位“堂哥”走过的49年人生轨迹中,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他的平凡,也感觉到了他的坚持。还有不少人可能也与这位“堂哥”一样,怀揣梦想,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穿梭;可能在无数个深夜里挑灯夜战,为一份方案绞尽脑汁;可能在挫折面前一次次爬起,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前行。
这些努力,因其未能转化为显赫的成就,往往被忽视、被淡忘,甚至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失败案例”。成功者往往能被看到和敬仰,失败者则容易被忽视和嘲讽。鲜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同样付出汗水却未能登顶的普通人。
然而《小妖怪的夏天》里的小猪妖,即使它的创意被否定,它的努力被无视,它依然在制造箭矢、采集柴火,这样活泼泼的生命不正是无数“堂哥”们的现实人生吗?
因此,此次“堂哥”的故事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广泛共情,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集体意识深处对成功观念的重新审视与价值转向。
人生价值的实现并非只有一种模式,生命的尊严也不应该仅仅由外在的成就来定义。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的人们,那些为家庭默默付出的父母,那些不断尝试却屡败屡战的追梦者,他们或许从未享受过鲜花与掌声,但他们同样值得被看见和尊重。
或许可以认为,这种对成功单一标准的质疑与反思,标志着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成熟阶段。
网络里“堂哥”虽然离开了,可他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每一个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里的奋斗者。他们一辈子可能都不“安分守己”,因为他们不愿意安于现状;他们可能会被人觉得“油嘴滑舌”、一点都不稳重,却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努力说服别人,争取自己的机会;他们或许没有改写时代的雄心,却在日常的坚持中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尊严;他们或许最终未能登上顶峰,却在攀登的过程中展现了生命的韧性。
就像《小妖怪的夏天》里的小猪妖最终得到大圣的认可一样,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看见、被珍视。当我们习惯不以普通人的成败论英雄,当我们能够共情那些“一事无成”背后的努力,社会才真正走向充满人文关怀的成熟。
因此,缅怀“堂哥”,不仅仅是对一个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是对一种更加宽容、更加人性化的价值观的回应。只要努力过、拼搏过、热爱过的人生,都值得被铭记,被尊重。
撰稿 / 原平方(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