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果然不出所料:郑丽文想来大陆的消息传遍岛内,民进党给她一句话

0
分享至

郑丽文上任不到48小时,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愿意访问北京,与大陆直接沟通。

消息一出,整个台湾岛的舆论瞬间“炸了锅”。



郑丽文的原话极具个人风格:“只要能推动两岸和平,我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什么人都愿意见。”

当记者追问她是否担心被贴上“亲中”标签,甚至面临法律风险时,郑丽文更是直接回怼:“有什么好怕的,怕就不要出来混了。”

这股辛辣、坦率的劲头,在如今习惯了小心翼翼、言辞模糊的台湾政坛,简直是一股清流。



果不其然,最先坐不住的,就是民进党当局。

就在10月20日晚些时候,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钟佳滨火速出面,隔空对郑丽文喊话。

这句话看似平淡,却字字千钧,充满了复杂的政治算计:“郑丽文要去大陆,我们并不担心,她去可以,但是她不能代表台湾跟大陆签署任何协议。



表面上看,这是一句“善意提醒”,是给郑丽文划下的“红线”。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听出弦外之音。

这哪里是“不担心”,分明就是“如坐针毡”、“如临大敌”。



民进党的三个恐惧

民进党当局的这句回应,堪称是近年来“口嫌体正直”的典范。

名为“不担心”,实则把“我很害怕”写在了脸上。

他们害怕的,绝不仅仅是郑丽文这个人,而是郑丽文这一举动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这种反应将从根本上动摇民进党的执政根基。



第一个恐惧,是害怕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恐中”叙事彻底破产。

过去这些年,民进党赖以生存和动员选民的核心策略,就是不断制造大陆的“威胁感”,将大陆塑造成一个封闭、可怕、充满敌意的对象。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成功地在岛内营造了一种“恐中”氛围,并以此为基础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收割“抗中保台”的政治红利。



可一旦郑丽文成行,并且国民党与大陆的常态化交流得以恢复,台湾民众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真实、立体的大陆信息。

当民众发现,原来两岸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可以有和平、有合作、有共荣时,民进党编织的“恐惧”信息茧房就会不攻自破。



这等于直接砸了民进党赖以起家的“金字招牌”。

第二个恐惧,是害怕两岸议题的话语权被彻底抢占。

长期以来,民进党牢牢垄断着台湾的“两岸论述”。

他们将任何与大陆接触的行为都打上“卖台”的标签,将所有主张交流的声音都污名化为“中共同路人”。



这种做法,使得国民党等其他政治力量在两岸议题上束手束脚,动辄得咎,陷入了“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被动局面。

郑丽文的厉害之处在于,她看准了岛内民众对台海兵凶战危的普遍担忧,也抓住了超过半数民众支持两岸交流的真实民意。



一份网络民调显示,高达53.7%的台湾网民对郑丽文访问大陆表示赞同。

手握这样的民意基础,郑丽文的主动出击,让民进党一下子从“裁判”变成了“被告”。

如果郑丽文真的通过交流为台湾带来了和平红利,哪怕只是一点点,都将证明民进党的“抗中”路线并非唯一选择,甚至是一个错误选择。



届时,民进党将彻底失去在两岸议题上的主导权。

第三个,也是最深层的恐惧,是害怕其执政的底层逻辑被釜底抽薪。

民进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两岸对立的格局之上。有“外部威胁”,

才有“内部团结”的必要;有“抗中”的口号,才有选票和政治献金的来源。



两岸关系越紧张,民进党的位置就越稳固。

反之,如果两岸关系缓和,和平交流成为主流,民进党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就会大打折扣。

郑丽文此举,无异于要拆掉民进党赖以安身立命的舞台。

美国的口头支票

民进党之所以如此焦虑,不仅仅是因为郑丽文一个人,更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他们最大的靠山——美国,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就在郑丽文表态的同一天,一个有趣的场景发生在白宫。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见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时,虽然嘴上依旧强硬,高喊“美军拥有最好的装备、没有人敢挑战我们!”,但这番话在许多国际观察家看来,更像是心虚的“夜哭”,是典型的“色厉内荏”。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现实情况并不支持这种豪言壮语。

美国的造舰能力迟迟无法提升,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准备,远没有达到能与大陆正面冲突的程度。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盟友们态度暧昧。

五角大楼近几个月来,一直试图推动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就台海问题明确表态,承诺一旦有事会军事介入。

结果呢?



应者寥寥。

特别是韩国的李在明,已经明确表示拒绝卷入。

盟友们都不傻,没人愿意为了台湾,把自己绑上美国的战车,去承受无法预料的风险。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美台商业协会会长”韩儒伯的说法,2026年将成为美国对台军售金额最高的一年。



这听起来像是给台当局打了一针强心剂。

但现实却是,特朗普自上任以来,数月间没有批准任何一项新的对台军售案,这与前任拜登政府的频繁军售形成了鲜明对比,连美国媒体都感到不可思议。

一边是口头上喊着“我们最强”,一边是行动上犹豫不决;一边是画下军售的“大饼”,一边是迟迟不肯兑现。



在这种背景下,郑丽文选择主动与大陆沟通,无疑是为台湾的未来寻找另一条出路,一条不完全依赖外部势力的自主之路。

这恰恰是民进党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当然,郑丽文的挑战也同样巨大。



国民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前主席朱立伦的措手不及、党内元老赵少康要求她消除“亲中”倾向的喊话,都预示着她的前方并非坦途。

如何整合党内力量,平衡各派利益,将是她出访大陆前必须完成的功课。

无论如何,郑丽文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她用一句“怕就不要出来混了”,打破了台湾政坛的沉闷与僵局,也给两岸关系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充满想象空间的窗户。

参考资料:
是否会赴大陆交流?郑丽文:当然,怕就不要出来混
2025-10-21 12:03·观察者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博览历史 incentive-icons
博览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学之鉴之。
8377文章数 534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