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日报 | “虽然看不见光,但我尝到了生活的甜”

0
分享至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金剪刀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志愿者(中)带领残疾人制作香包。曹红祖摄(影像中国)


  秋日清晨,城市还笼罩在静谧中,安徽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建华社区,39岁的视障人士吕帆(化名)已经忙碌起来。她熟练地揉捏着面团,一掐一捻,白胖饱满的包子出现在掌心:“今天社区举行敬老活动,我做些豆沙包给老人们尝尝。”

  这是吕帆最擅长的面点之一。虽然视力重度残疾,但她能通过触觉精准感知面团的发酵程度。“你用心对待它,它就会回报你香甜的滋味。”吕帆道出制作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十四五”时期,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国平均标准分别提高31.9%和22.5%,现代化建设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困难群众。

  2024年,民政部、财政部部署在全国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庐阳区便是试点地区之一。创新精准救助机制,庐阳区围绕困难群众需求开展“精准滴灌”服务。

  建华社区的社工范莹莹在走访时了解到,吕帆独自抚养儿子,压力较大。“她有提升职业技能的意愿,但找一份适合的工作是个难题。”范莹莹介绍,经评估,社区认为对触觉要求高、视力依赖低的面点制作很适合她,“我们联系专业机构免费为吕帆安排中式面点课程,同时提供无障碍培训场地,开展全链条帮扶。”

  起初,吕帆内心忐忑:“刚开始连水和面粉的比例都把握不准。”在面点师傅的教学下,吕帆的技术逐渐熟练。“这种亲手创造的踏实感是前所未有的。”吕帆说。

  学会了新技能,吕帆的生活更有盼头。她不仅经常变着花样给孩子准备点心,还将“作品”分享给邻居品尝。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给予”的转变,让吕帆感受到被需要、被认可的成就感。

  “现在的救助更注重针对实际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庐阳区民政局局长金华敏介绍,试点以来,庐阳区解决困难群众需求近8000条,累计开展居家照护35万余次,推动社会救助向“提供多元服务”转变。

  下午,吕帆带着豆沙包参加社区敬老活动。在活动室里,听到老人们的称赞,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前,我总是需要帮助的那个人,现在能为大家做点事,这种感觉真好。”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吕帆身上,她说:“虽然看不见光,但我尝到了生活的甜。”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2日 第 06 版)

编辑:张雪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incentive-icons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10502文章数 279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