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欧的炮火声越过千山万水,回响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指挥部时,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也随之浮现。
那些曾被寄予厚望、一度改变局部战局的远程火箭弹,在现代防空体系的铁壁铜墙面前,却屡屡遭遇滑铁卢。
![]()
美制“海马斯”也好,号称“智能炸弹”的GLSDB也罢,它们精确的制导能力和不俗的射程,似乎并未能在饱和的电子干扰和升级的防空火力网中幸存。
拦截数量的节节攀升,摧毁发射平台的战报频频传来,不禁让人对传统火箭弹在未来高强度对抗中的作用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
现代战争的变与不变
近些年来,一场发生在东欧大地上的冲突,以其持续的激烈程度和不断演进的战术模式,为全球军事观察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现代战场教科书。
这场始于2022年2月的俄乌冲突,其进程超出了许多最初的预判,从设想中的快速突破,演变为一场复杂的拉锯与消耗。
![]()
初期阶段,俄罗斯的地面部队曾采取多路突进,试图迅速达成战略目标。
随着外部力量的介入,特别是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先进军事装备,战局开始呈现出持久对抗的态势。
在这些外部支援中,不乏具备高精度和远程打击能力的武器系统,例如美制“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系统以及“风暴之影”巡航导弹。
这些武器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俄罗斯的后勤补给线和集结区域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一度被视为战场上的“新星”。
![]()
伴随冲突的深入发展,俄罗斯在防空体系和电子战领域的实力也经受了严峻考验并在实战中持续提升与优化。
例如,2023年3月,俄罗斯的防空部队就成功拦截了西方援助的GLSDB智能炸弹。
这种炸弹以其高精度和较远射程而受到关注,但在俄罗斯精密的S-300防空系统面前,未能发挥其预期的效能。这并非偶然事件。
![]()
随后的几个月里,类似的拦截行动愈发频繁。
到了2023年5月,俄罗斯宣布成功拦截了12枚“海马斯”火箭弹,同时还有数枚“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未能抵达目标。
仅仅两个月后,即同年7月,又有3枚“海马斯”火箭弹和2枚S-200导弹被防空火力击落。
![]()
当年11月,俄罗斯的战报再次提及,成功摧毁了2枚“海马斯”火箭以及多达42架无人机。
这些连续的战绩清晰地勾勒出一个事实:无论火箭弹等非精确制导武器如何进行技术升级,一旦遭遇组织严密、技术先进的综合防空网络和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其在战场上的实际威胁就会大幅降低,甚至可能沦为靶标。
![]()
“海马斯”系统,尽管其宣传中强调米级精度和上百公里的射程,但在强对抗环境下,其相对固定的弹道特征,使其在面对俄罗斯经过实战淬炼、不断完善的“道尔”、“铠甲”等近程防空系统时,突破能力显得捉襟见肘。
![]()
虽然防乌克兰一度依靠外部援助的火力实现了局部优势,但当这些弹药库存面临耗尽时,其攻击的持续性与强度便会迅速下滑。
反观俄罗斯,正是通过这场持续的实战,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防空与电子战系统,使其拦截效率显著提高,甚至在2023年下半年,成功摧毁了两套美制“海马斯”发射装置。
![]()
这场冲突促使全球各国军事决策者对未来战争的形态、各类武器装备的真实效能以及潜在的军事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与思考。
对于我国而言,这场“活教材”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航空兵器的发展战略和作战理念的更新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启示作用。
![]()
歼-20的“隐身悖论”:火箭弹为何不能再用了?
中国空军的歼-20战机,被誉为“大国重器”,其核心价值在于超凡的隐身性能。它在设计之初,便明确了要成为未来空中战场的主宰,追求高超的态势感知能力、卓越的机动特性,以及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的战略优势。
![]()
在歼-20早期进行各项试验和训练的阶段,例如2017年我国空军某部进行实弹打靶演练时,为了测试其多用途能力,曾经出现过挂载火箭弹进行对地攻击的情况。
在那个特定的时期背景下,火箭弹因其能够提供大面积的覆盖火力,在执行近距离对地支援任务时,确实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持续的东欧战事所提供的实战经验,让中国空军对武器装备的选择和战术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许多情况下,这些火箭弹在尚未抵达目标区域之前,就被成功拦截。
这说明即使是所谓的“智能”火箭弹,其本质上固有的缺陷——例如相对可预测的弹道轨迹、对抗复杂电子干扰的能力不足,以及相对有限的作战射程——在面对一套成熟且具备强大电子战能力的现代防空体系时,其威胁性便会大打折扣。
![]()
对于歼-20这样定位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先进平台而言,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高效作战的根本保障,正是其引以为傲的隐身特性。
飞机的整体气动外形和结构都经过了极为精心的设计与优化,旨在将雷达反射截面积(RCS)降至最低水平。
![]()
如果歼-20仍旧沿用外部挂载火箭弹巢的模式,那么其赖以生存的隐身优势将完全丧失。
外部挂载物会极大地增加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使其在敌方雷达的显示屏上变得异常显眼,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更大型的传统战机。
![]()
更值得注意的是,火箭弹的发射通常需要在特定的高度和速度下进行,这意味着战机在投放过程中会延长在敌方防空火力圈内的暴露时间。
一旦被敌方雷达成功锁定,歼-20的核心隐身特性就等于自行解除,这无疑是将其置于不必要的危险之中。
![]()
此外,现代战争环境下的电子战对抗强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例如,在2023年,乌克兰曾尝试使用小直径滑翔炸弹,这种炸弹通过加装折叠翼增强了滑翔能力,以期提高打击精度。
然而,俄罗斯的电子战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干扰能力,成功干扰了这些炸弹的GPS信号,使其无法获得准确的制导信息,最终导致弹道偏离,未能有效命中预定目标。
![]()
歼-20的研制宗旨是追求极致的隐蔽性和强大的突防能力。
其内部设计有宽大的弹舱,能够巧妙地内置多枚先进空空导弹,这不仅确保了足够的火力投送能力,更最大限度地维持了飞机的隐身外形,实现了火力和隐身的平衡。
![]()
如果为了搭载火箭弹而选择进行外部挂载,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等同于主动放弃了第五代战机最为宝贵的隐身优势。
因此,综合考虑当前的实战经验教训和歼-20的原始设计理念,歼-20战机决不能再将火箭弹作为其主要的作战武器配置。
![]()
“大杀器”的进化之路:火力与隐身的智慧平衡
面对新时期现代战争对精确打击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提出的更高标准,中国空军对歼-20的作战模式进行了深远的调整和全面升级。
2025年,歼-20战机的“野兽模式”首次公开展示。在“野兽模式”的配置下,歼-20的武器搭载量得到了显著的拓展。
![]()
除了机身内部弹舱通常可以容纳的六枚导弹(包括四枚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和两枚霹雳-10近距格斗弹),其机翼下方还增设了四个外挂点,可以额外挂载八枚中远程空空导弹。
根据披露的信息,这八枚外挂导弹加上内置的六枚导弹,使得一架歼-20在特定任务中能够携带总计十四枚中远程空空导弹。
![]()
其中,霹雳-16被提及,这是一种专门为歼-20优化设计、可能具备折叠弹翼的中远程导弹,旨在最大化利用挂载空间和提升突防能力。
霹雳-15导弹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中远程空空导弹,以其主动雷达制导、超视距作战和射后不理的能力著称,其自用型号的射程可达200公里以上,性能超越了美国AIM-120系列导弹。
![]()
这种“隐身模式”与“野兽模式”之间灵活转换的作战理念,极大地拓宽了歼-20的战术应用范围。
在执行初期“踹门”任务时,歼-20可以保持最高级别的隐身状态,秘密突入敌方严密的防空体系,为后续的攻击部队开辟安全的空中走廊。
一旦初步的制空权得以确立,进入战区的“野兽模式”歼-20便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载弹能力,对残存的空中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从而巩固已取得的制空优势,并提供强大的火力持续性。
![]()
在我国的核心利益区域,特别是台海方向,应对潜在的复杂军事局面,拥有精确且具压制性的火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
如果“台湾当局”执意挑衅,并企图引外部势力干涉,未来的战场将无可避免地演变为一场高烈度、体系化的对抗。
![]()
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已经明确指出,仅仅依靠数量庞大但精度不足的火箭弹进行所谓“饱和攻击”,在面对具备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对手时,其效能往往远低于预期,甚至可能在投入大量资源后,却成为对方防空系统的“活靶子”。
因此,能够进行精确制导、高效突防的导弹,才是决定未来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
![]()
此外,俄乌冲突也极为深刻地揭示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角色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据统计,当前战场上高达70%的伤亡,都可能与无人机的使用有直接关联。
从丹麦、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近期报告的无人机入侵和干扰事件,以及北约因此决定升级其在波罗的海区域的防空任务来看,无人机带来的安全挑战已经演变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
中国空军在无人机技术研发和实战应用方面同样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全新模式,例如歼-20S双座型战机指挥无人僚机进行侦察、引导和攻击的作战概念。
这种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作战理念,将确保我国空军在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始终掌握战略主动权,有效应对各种新兴的威胁与挑战,坚决捍卫我国的空天安全。
参考资料:美军欧洲司令:俄乌冲突两年多,俄空军只损失了10%机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