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春节冷不冷,就看霜降”,今日霜降,2026年春节冷吗?

0
分享至

霜降已至,寒意渐浓。民间素有“春节冷不冷,就看霜降”的说法,这一农谚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智慧。2025年10月23日正值霜降节气,人们不禁要问:2026年春节会冷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气象科学、历史数据以及民间经验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北方地区开始出现初霜,南方则进入深秋。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霜降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往往预示着冬季的气候走势。例如,2024年霜降前后,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导致2025年春节多地出现罕见低温,印证了农谚的参考价值。
从气象学角度看,霜降时节的天气状况与冬季气温确实存在一定关联。霜降期间若冷空气势力强劲且频繁南下,往往意味着大气环流模式已向冬季型转变,这种趋势通常会延续至整个冬季。反之,若霜降时节气温偏高,则可能预示暖冬概率增大。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表明,近十年来,霜降节气气温偏低年份中有70%对应偏冷春节,而霜降偏暖年份中60%出现暖冬现象。



具体到2026年春节的预测,需要关注当前的气候特征。2025年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已形成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种海温异常通常会导致我国冬季偏冷。中国气象局专家指出,在拉尼娜背景下,霜降时节的冷空气活动更具指标意义。目前监测显示,10月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常年偏多,华北、东北等地平均气温已低于同期1-2℃,这为2026年春节可能偏冷提供了佐证。
从地域差异来看,“霜降看春节”的谚语在不同地区适用性有所区别。北方地区因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主导,霜降与春节气温相关性高达80%以上;而南方受多重因素影响,相关度约为60%。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还需考虑后续雨雪天气的影响。如2023年霜降偏暖,但春节期间强冷空气突袭,导致江南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这说明谚语需要结合其他气象指标综合判断。



农业生产与节气密切相关。老农们通过观察霜降物候来预判冬春气候:若霜降时节草木迅速枯黄、动物提前储食,则预示寒冬;反之则可能暖冬。今年多地报告显示,北方落叶乔木变色期较往年提前5-7天,华北地区蚯蚓入土深度增加,这些生物指标都暗示着2026年春节前后可能面临较强冷空气活动。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传统农谚的准确性面临新考验。近二十年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变暖趋势明显,但极端寒潮事件反而增加,呈现“暖冬背景下的剧烈波动”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参考“霜降看春节”时,既要尊重传统智慧,又要结合现代气象预报。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5/2026年冬季我国气温总体接近常年但波动大,春节期间可能有阶段性低温,尤其需防范华北、东北等地的强降温过程。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霜降节气后的防寒准备尤为重要。气象专家建议:北方居民应提前检查供暖设备,南方家庭需备好电暖器等御寒物品;农业生产上,冬小麦种植区要注意浇灌防冻水,果蔬大棚需加固防风;交通部门则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对春运的影响。这些措施既是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气象科学的实践。
从文化维度看,“春节冷不冷,就看霜降”不仅是一种预测方法,更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这些古老智慧中获得启示——尊重自然规律,未雨绸缪,这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综合各方信息,2026年春节出现偏冷天气的概率较大,尤其北方地区需做好防寒准备。但气候系统复杂多变,最终的天气状况还需密切关注冬季各阶段的气象预报。霜降已至,寒冬不远,让我们在传承先人智慧的同时,也用科学眼光看待自然变化,安然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烈史
2025-11-02 07:35:24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扬子晚报
2025-11-02 22:05:59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上海地铁老人抢座,非要坐女生腿上,笑容猥琐,大哥:真想捶死你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1 23:02:23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租客死亡4年后房东以“房屋贬值”把中介告了,法院:不用赔

封面新闻
2025-11-02 17:14:02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换上又换下!热刺6500万标王沦为水货 13场仅1助攻

球事百科吖
2025-11-02 05:14:53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嘪科普
2025-10-23 19:21:38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辽宁56岁厂长邀15名女子吃饭,酒足饭饱后,15人却被抛尸下水道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17:33:39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量子位
2025-11-02 12:42:05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中国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将无惧任何国家垄断!

元爸体育
2025-11-02 07:09:50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54岁男子夜钓时头部遭枪击,家属:中枪后他自己走回家,事发20余天仍昏迷不醒

极目新闻
2025-11-02 18:26:43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吉林一号”回应俯瞰台湾:我们想拍哪里,就能拍到哪里

极目新闻
2025-11-02 17:55:34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央八首播!30集谍战大作,仅播出3天,热度收视率全面开花

乐枫电影
2025-11-02 14:50:03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可能对尼日利亚动武

澎湃新闻
2025-11-02 16:02:26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同房时,男生都有哪些性观念误区?(女生勿入)

许超医生
2025-10-31 10:08:22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数据周报89》:中国养老金人均领取2.2万元

智本社
2025-11-02 17:25:54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乡野小珥
2025-10-26 06:59:35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阎维文携妻回平遥,68岁妻子好瘦好显老 与丈夫同框就像两代人一样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31 12:36:54
2025-11-02 23:43: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169文章数 177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房产
亲子
教育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亲子要闻

宝蓝跟爸爸赛玩 “卖冰淇淋”,看谁卖得更多~

教育要闻

当海岛遇上诗教,不妨做一个诗歌岛上的原住民 | 与你共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