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的
文/石清华
孙子小石头又鼻塞了,这常常是冷热不匀引起的毛病。今天放学后要去省妇幼保健院洗鼻子。
已经给孙子做好工作,放学后用童车推着去乘公交车。不能耽误,否则,就上不成图画课了。匆匆忙忙走到小区内喷泉处时,正好看见他的玩伴成成在水边玩着红色小汽车。小石头立马打开童车保险杆,跑到玩伴身边,偏着脑袋看小汽车在水面“呜呜”地跑来跑去。突然车子被喷泉砸翻,肚皮朝天,孙子眼前一亮,张嘴大喊:“这是我的。”
嘴里喊着便伸手去抢夺小汽车,成成也毫无放手之意,且高调声明:“这是我的。”
“不,这是我的。”
“我的。”
“我的。”
红色小汽车,时而是成成两手捧着,小石头抓住成成的两手去夺,时而是小石头两手捧着,成成去夺。小汽车在两个小娃娃手中轮流转,在喷泉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孩子们有同样的玩具很正常,可孩子一见到别的孩子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玩具时往往去抢夺。我教了一辈子书,又带了几年孙子,却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何如此。虽然时常追问,但至今也没找到准确答案。
几个月前的一天,晚餐后我与白云带孙子去娱乐场玩。出楼栋大门,但见两位奶奶在教两个娃娃打羽毛球。小石头停下脚步,两眼扫来扫去,紧盯那小巧玲珑的蓝色球拍。时而想一想,再看一看,怎么和我的一样啊。又看了会儿,大喊起来:“奶奶,这是我的。”
喊着时便跑到一个娃娃身前去抢夺,被抢夺的娃娃理直气壮地抗议:“不是你的,这是我的。”
我赶紧把孙子拉到一边劝说:“乖孩子是不会打扰别人玩的。他的球拍和我们买的是一样的。”
“不,这是我的。”
白云也在旁解释:“你的在家里。要不,你在这里等等,爷爷回家去拿来你看看。”
小石头站着不说话,可能已经默许。我回家迅速拿来球拍:“这才是你的。”
孙子拿着球拍看看,又望望小朋友的球拍,“呵呵”一笑:“爷爷,他们的球拍和我的一样啊。”
“它们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你和那位小朋友也可能是在同一家商店买的。以后看到小朋友与你一样的玩具,不能说是你的哟,更不能去抢夺。”
过了一段时间,孙子在娱乐场看见一个小朋友在玩溜溜球,很快跑去,站在一旁观看。圆滚滚的粉红色小球,“哧溜溜”向下坠落,在担心“砰”地一响时却又缘彩绳往上攀爬。小石头睁大双眼:我的溜溜球怎么在他手里?再靠近一点,大约是要求小朋友给他玩玩吧。小朋友们相聚,交换玩具是很快乐的。只是有时候忘了换回来,便有了别人的玩具在我家里,而我的玩具有时不见了。
小石头抵近看了会儿大叫:“这是我的。”
叫着便伸手去夺,那孩子两手护着争辩:“不,这是我的。”
我赶紧抱着小石头,他见没有了夺回的机会,随即“哇哇”大哭:“嗯,这是我的溜溜球。”
“这是别人的,不能去拿,更不能去夺。你的在家里没带出来。”
“这就是我的:粉红色的球、彩色绳子。”
“你的溜溜球哪来的?”
“在商店买的。”
“你能买,别的小朋友也可以买呀。我们去商店看看卖的溜溜球。”
“好。”
来到商店,孙子看到了一大盒与他买的同样的溜溜球,望着我笑了。与小石头在玩具店逛了一圈,观赏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玩具,告诉小石头:“每种玩具都有很多个。有多少小朋友买,就有多少个,所以许多小朋友可以有同样的玩具。”
“爷爷,我以后把自己的玩具做上记号,就不会和别人的弄混了。”
我竖起大拇指:“小石头很聪明。”
我和成成的爷爷费了一些劲才把两个娃娃分开,但他们都委屈地哭喊着。两个爷爷劝说了好大一会儿,娃娃的委屈才消除了一些。可小石头仍不服:“爷爷,小汽车是我的。”
“你是如何确定的?”
“小汽车在水上跑时突然翻倒,看到了我做的记号呀。”
“做的什么记号?”
“在小汽车的底部贴有透明胶,上面写有一个石字。”
我在成成手里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为打消孙子的委屈,为其出了个主意。
“成成,你的小汽车在哪里买的?”
“不是买的,是捡的。”
“那是我丢的,你看小汽车底部有我写的石字。”
“捡到了就是我的啦。”
“你捡到了也是我的。”
两位爷爷既说理又劝说,终于化解了两个娃娃的纠纷。
“小石头,还给你吧。”
“成成,喜欢就送给你,我上完图画课后来和你玩。”
小石头鼻子没有洗成,无伤大雅,却为他消除了心里的委屈。虽是鸡毛蒜皮,但也不可小觑。
(2025年6月25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