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
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记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援疆干部杨成宏
{ 编者按 }
“新疆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援疆工作,援疆干部,功不可没。”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接见援疆干部时强调。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以来,着力落实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对新疆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坚持全面、精准、长期水利援疆,为推进新疆水网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推出援疆干部系列报道,讲述来自天山脚下的南水北调故事。敬请关注!
![]()
杨成宏(右二)在新疆某工程现场指导工作
9月25日,越野车驶出乌鲁木齐后,很快进入茫茫沙漠和戈壁。“此行要去的A工程工地,往返至少9个小时。”杨成宏说,这是离乌鲁木齐市最近的一个工程建设项目,9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新疆是家常便饭。新疆之大,远超每个内地人的认知。
“水资源是制约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果能够实现空间均衡,那么,这片壮美的土地将充满无限生机。”2023年7月,来自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的杨成宏报名参加第十一批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时壮志满怀。
![]()
远 水 解 近 渴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建成通水以来,远水解了近渴,沿线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沿岸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水足粮丰提动能,泽润了千行百业。
河谷与草原牛羊成群,沙漠与戈壁是奇特的自然美景。新疆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也拥有如克拉玛依、准东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背景与新疆水利资源禀赋高度契合,如何发挥关键作用,让远水解近渴,促进新疆水利高质量发展,杨成宏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
杨成宏(左一)在新疆某工程现场指导工作
2023年8月,杨成宏任职新疆水利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发集团”)副总工程师,不仅要履行政治责任,还要将央企专业的工程管理能力、现代企业治理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到新疆,架起交流的桥梁,促进双方合作。
“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杨成宏铭记在心,把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贯注到援疆的日常工作之中。
做 新 疆 人
“我们过去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水发集团准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军说。
2023年11月,经过详细调研,借鉴国内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经验,杨成宏提出了水发集团的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建议,在工程建设运行不同阶段,推动建设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
2025年,A工程被杨成宏列为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三化”创建的试验田,力争建设成为新疆水利建设管理的标杆和样板工程。
为此,杨成宏倾注了大量心血。
9月25日,在工程泵站厂房,他发现一排吊灯正在十几米的高空安装。“厂房照明,既要美观大方,还要经济实用,方便更换,为将来的运行管理充分考虑。”杨成宏认真叮嘱水发集团建设公司有关项目负责人在室内装修设计上进一步规范。“他一到现场,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关键问题。”工作人员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A供水工程建设“三化”创建成果已经显现,工地质量、安全、进度相得益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安全生产观摩会10月10日在A工程工地现场召开,这让杨成宏十分欣慰,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的技术标准输出,已经在新疆开花结果。
![]()
杨成宏(中)在新疆某工程现场指导工作
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对亲人的思念是援疆工作中的挑战,但如果早有思想准备,可以通过意志力和现代通讯缓解。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快速适应受援单位的工作方法,如何与大家融为一体,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做一个新疆人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杨成宏说。两年来,他与同事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学会改变工作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相互了解,与大家成为朋友,不仅是对思乡之情最好的慰藉,而且实现了心灵上的共建。
办 新 疆 事
“首先要感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把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干部派了过来,为我们解决了工程技术难题。他将国家水网建设的顶层设计经验与新疆实际需求结合,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援。把南水北调工程在数字孪生和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标准带了过来。”新疆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同军说道。
援疆两年多,杨成宏办成了一件自豪的事情。
伊犁河B供水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迟迟不能通水。最高填方28米,渠道经过伊宁市,有煤矿采空区、有膨胀土,还有沙漠段。建设期间经历了疫情、投资主体变更等,历史遗留问题多,工程通水准备和通水验收工作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工程通水工作千头万绪,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经验,杨成宏对工程验收心中有数。他熟悉验收流程,联系了南水北调领域相关专家,邀请他们为工程通水验收把脉。
有专家加持,遇到问题,他丝毫不慌,筹备试通水和正式通水工作忙而不乱。沟通协调各方,建言献策,多直击要害。工程通水过程中,他现场巡视,参与值班。工程通水后,他坚持到现场调研,巩固成果。
“援疆工作为我提供了在复杂环境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独特机会。作为挂职干部,我有南水北调的技术优势,更有政治责任,只要大胆开展工作,只要实干,就一定能把新疆的事情办好!”他坚定信心,一次次鼓励自己迎难而上,最终工程得以通过验收,于2024年正式通水。
结 新 疆 缘
2024年7月,伊犁河南岸干渠某处发生洪水淘刷险情后,杨成宏立即赶赴现场,参与应急抢险,经过大家3天头顶烈日、披星戴月的奋战,险情终于排除。在防汛总结工作中,他再次建议,防汛重在防,现场一定要储备四面体等应急物资,做到万无一失。
调水工程穿跨越项目如何报批?过去,水发集团所属单位大部分是让步。杨成宏借鉴南水北调中线等水利工程规定,牵头组织出台水发集团调水工程穿跨邻接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穿跨越项目管理。
杨成宏2004年加入中线公司,全过程参与了中线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南水北调,为中线工程形成科学完善的建设运行管理体系添砖加瓦。
“杨成宏是一座桥梁。”同一批参加援疆的干部评价道,两年来,杨成宏按照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领导的叮嘱,把在南水北调工程积累的技术创新和成熟的管理经验,一点点复制,粘贴到了水发集团工程现场。
“能够亲身参与和见证治疆战略的落实,是一生的荣幸。无论在项目对接、信息共享等方面,我都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杨成宏说。
本期策划 | 许安强
撰稿 | 许安强
摄影 | 张小俊
责编 | 安亦扬
校核 | 陈思璐
审核 | 李东海
![]()
![]()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