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事关优化准入准营服务!日照介绍最新情况!

0
分享至

10月22日上午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抓项目 优环境 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

——介绍我市优化准入准营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有关情况


日照日报 吴昊 摄

近年来,日照市始终将优化准入准营服务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抓手,聚焦经营主体从注册登记到生产运营全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与痛点,推出系列针对性改革措施,为经营主体“减负松绑”,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9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总量达42.6万户,今年以来,新登记经营主体3.31万户,其中企业占比31%,同比增长2.8%。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正是日照市持续优化准入准营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的直接体现。同时,日照市多项工作被国家、省推广或纳入试点,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聚力服务集成,提升准入准营效率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服务集成,将分散的审批事项“串成线、集成块”,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一)落实国家省定事项,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扎实推进牵头的14个国家和省定重点“一件事”落地,聚焦个人生命全周期、企业经营全链条、项目建设全过程,累计推出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道路挖掘修复等40余个“一件事”主题场景,申报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平均分别缩减71%、96%、89%以上,今年3个“一件事”被列为省级试点,多项改革成果被国家、省级层面肯定推广

(二)推出特色“一件事”,让“自选动作”有亮点。结合日照市海滨城市、港口城市特点,聚焦文旅产业、港口、海洋经济等特色领域,推出定制化的集成服务。比如,开办民宿“一件事”整合营业执照信息核验、食品经营许可等5个事项,最快2个工作日内办结,目前日照市已形成百果谷、多彩田园等6大民宿集聚区,精品民宿达2562家。又如,大型营业性演出“一件事”将营业性演出许可、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消防安全检查等并联办理,实行“一次告知、一站办理”,审批时限压缩85%以上。近期,还会同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创新搭建了日照港口服务“一类事”平台,集成水运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审批、考古调查勘探等18个事项,实现港口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引导、情形预判、项目总览等功能,更好助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强化协同联动,提升集成服务质效。树立整体政府服务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实行“一场景、一专班、一方案”,推动关联事项“集成办、联合办”。线上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网日照站点实现“一次登录、一网办理”,线下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和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报”,最大限度方便企业。

二、强化数据赋能,提供便捷省心服务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线上办”、从“人工办”向“智能办”转变,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一)推行“数字化”便捷服务。一方面,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今年3月起,日照市全量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开启“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主、纸质营业执照为辅”的便利化登记模式,经营主体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各类业务,有效避免了纸质执照携带不便、容易遗失等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办理。升级公共资源交易智能辅助评标系统,聚焦可量化评审内容,通过证照自动识别、标书结构化解析、评审标准智能匹配等功能,构建标准化评标模式,缩短评标时间,提升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二)做优“全周期”帮办服务。推行“前伸后延”服务模式,主动介入企业筹备阶段,给出政策指导和规划建议;优化“企业服务专区”设置,提供从企业设立登记到经营许可、从政策咨询到问题协调“一站式”帮办服务;搭建商事登记“虚拟窗口”,运用视频辅导、远程协助等多种交互方式,指导经营主体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全程网办,解决企业跨域业务、复杂形式操作难等问题;创新“阳光帮办”微视频、AI客服“阳光小政”等多元服务方式,提供精准易懂的政策解读和智能导办。今年以来,累计服务2000余家企业,平均节省用时50%。

(三)拓展“无证明”场景服务。以“无证明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拓展“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应用场景,打通省市电子证照库、统一电子签章系统、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接18个市级自建系统,实现246类证明数据共享、80类证明部门核验,累计调用电子证照证明100余万次,进一步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三、深化改革创新,筑牢发展壮大基石

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动力,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释放经营主体活力。

(一)提升试点领域层次,打造改革“试验田”。一是成功争取深化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全国试点。今年5月,日照市成为省内三个试点城市之一。通过梳理建立存量公司清单台账,制定注册资本异常研判及调整、特定公司豁免调整等程序机制,推动存量公司年底前提早完成认缴期限调整。这一举措将有效推动企业注册资本“去虚就实”,确保企业认缴的资本与其真实的经营能力相匹配,更好维护市场秩序。目前完成进度已超50%。二是完成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改革省级试点。自去年日照市被列为试点以来,围绕现代农业、精制茶、非金属矿物制造等6大行业,梳理500余项经营范围公示事项,赋予企业更大公示自主权,推动经营范围规范化与经营活动个性化有机融合,既筑牢依法经营的“安全墙”,又搭建起彰显特色的“展示台”。三是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认定应用电子证照省级试点。今年9月,日照市被列为试点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公安局、人社局、卫健委等部门,构建全市统一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认定“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将于今年11月底前实现居住证、社保证明、电子体检证明等数据共享应用、材料免提交。

(二)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新动能”。一方面,放宽新兴行业登记限制。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等前沿领域,允许企业在名称中灵活使用体现新兴业态特征的字词,更好体现行业特色;通过“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模式,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新型创业载体发展,降低开办成本。另一方面,推行连锁食品经营企业许可便利化评审。对符合条件的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新开直营门店,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允许只提交承诺书,免于现场核查和现场提交材料,实现3个工作日发证,有效助力企业更快拿到“市场通行证”。

(三)抓实政策落地生效,营造优质“软环境”。一方面,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要求,配合发改、商务等部门开展“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专项行动,持续清理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审批事项,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探索开展住所(经营场所)预备案登记。针对商业街区、产业园区等经营主体集中经营场所,通过简化申请材料、规范产权证明使用,实现住所登记“一次备案、重复应用”,无需经营主体单独提供权属证明。已在东港区、莒县、五莲县试点开展工作,完成20余处集中经营场所备案,服务经营主体3000余户。

优化准入准营服务是长期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港口海洋、医养健康、新型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强化法治规则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在改革深度、服务温度、政策精度上再突破、再提升,以更大力度提高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服务效能,以更实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更优服务激发市场活力,让各类经营主体在日照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东港区作为日照市经营主体体量最大的区县,在深化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推动存量公司依法按期认缴试点工作中,有哪些亮点举措?

东港区作为主城区,承担了较大的存量公司调整任务。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企业实际需求,重点推出以下三项举措,确保改革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

一是全面摸排,分类引导规范调整。系统梳理了全区24026家存量公司的认缴出资情况,通过数据比对和筛查,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在此基础上,主动引导企业将认缴出资额和出资期限调整至合理范围,规范出资行为,强化源头风险防控。

二是用足政策,为企业争取最大缓冲空间。充分把握日照市作为国家级试点城市的政策机遇,积极为存量企业争取实实在在的优惠。具体而言,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2024年6月30日前登记设立的公司,需在3年过渡期内依法将股东剩余认缴期限调至5年以内,最晚2027年6月30日前完成调整。为落实好试点任务,防止出现末尾扎堆办理的情况,精准施策,允许2024年6月30日前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原认缴期限超过2032年6月30日,在过渡期内任一时间申请调整,均可将出资期限一次性延长至2032年6月30日前。这一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最长超过5年的缓冲期,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是主动服务,推动政策精准高效落地。组建了服务专班,通过短信精准推送、电话专门告知、“港好办”云讲堂在线解读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注册资本调整专窗,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服务,并同步优化线上办理流程,发布清晰办事指南,全力推动企业“零跑腿”办理。

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部署要求,持续稳妥有序推进改革,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据了解,去年《山东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实施后,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并实施了经营场所“预备案”登记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目前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为深入贯彻《山东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中的堵点、痛点,提升登记便利度,激发市场活力,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自2024年8月起探索并实施经营场所“预备案”登记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对莒县产权清晰、集中管理的产业园区、大型商超、写字楼宇、商业街(区)等场所实行场所预先备案。进行预备案时,产权方或管理方提交产权、空间布局示意图、备案场所总体情况说明等相关资料,登记机关收到备案材料后,对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文件提前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备案场所内的商户办理登记时不再提供住所产权证明。经营场所“预备案”模式实现了产权材料“一次备案、N次使用”,商户登记材料减少70%,管理方重复开具证明工作量减少90%。

目前,已经对县域内的通力购物广场、惠万家生活广场等主体进行了预先备案,下步,将继续扩大预备案服务覆盖范围,积极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规范的登记服务体验。

日照市推出了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件事”,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山海天作为改革试点之一,具体有哪些措施?

山海天作为日照市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件事”改革试点区县,紧扣文化市场发展需求,通过服务创新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率先推行集成化服务新模式。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重构审批流程。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指导下,积极协同文旅、公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件事”工作目标、整合事项、工作任务,实施“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同踏勘、一站办结”的“五个一”集成服务模式,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结时间分别压缩67%、18%、85%以上。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服务效能。在实行线下事项联办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件事”线上申报平台,提供网上申报、指南查询、资料流转等功能,实现“一次申请、自动分发、全程网办”,整体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

三是提前介入指导,提供精准帮办。联合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建服务专员队伍,提前介入、主动对接,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全程帮办和跟踪回访等全周期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升群众满意度。

截至今年9月底,山海天累计办理演出许可8件,批复“嘻哈·闹海”沙滩音乐节、汽水音乐Chill派对等演出场次180余场,有效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助推日照市文旅演艺市场暖力升腾。

来源:日照日报

编辑:许芮

审校:张珊

值班主任:孙立梅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日照日报 incentive-icons
日照日报
日照日报社官方账号。
7046文章数 5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