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除掉和珅后,打开和珅家内密室,看见墙上雕刻的八个字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皇上,和珅府邸已经查抄干净。”心腹王得禄低声禀报。

嘉庆皇帝扶着龙椅,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沉声问道:“那间密室呢?”

王得禄浑身一颤,不敢抬头。

嘉庆没有再问,他要亲眼去看,那个让先帝宠信一生的巨贪,到底在最隐秘的角落里,藏着什么能颠覆一切的秘密。



01

紫禁城的天,是灰色的,像一块浸透了水的旧棉絮,沉沉地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太上皇乾隆驾崩了,皇宫里到处挂着白幡,风一吹,那一条条白布就跟招魂似的,无声地飘荡。

丧钟从宫里传出来,一声一声,不紧不慢,敲得人心慌。

空气里混着浓重的檀香味和纸钱烧焦的味道,压抑得人喘不过气。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一身厚重的孝服,跪在灵堂前。

他面无表情,像一尊木雕,一动不动地处理着繁杂的国丧事宜。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平静的面孔下,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他的眼神,像鹰隼一样,时不时地越过缭绕的香火,落在不远处一个同样跪着的身影上。

那是和珅。

当朝首辅军机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刻,他哭得比谁都伤心。

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上挂满了泪水,身体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好几次都哭得背过气去,要靠旁边的人搀扶才能勉强跪稳。

那悲痛欲绝的样子,仿佛倒在那里的不是太上皇,而是他的亲爹。

嘉庆冷冷地看着。他想起了自己当太子的那二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父皇在世时,对和珅的宠信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这个太子,名义上的储君,在很多时候,说话的分量还不如和珅的一句奉承。

他亲眼见过,和珅在父皇面前谈笑风生,而自己,只能像个下人一样,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朝堂上的大事,父皇先问和珅;地方上的奏折,父皇让和珅批阅。

他这个太子,活得像个影子,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

这口气,他憋了二十年。

这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更是积压了半辈子的私怨。

他恨和珅,恨他的贪婪,恨他的权势滔天,更恨他偷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来自父亲的关注和信任。

他看着和珅那张“情真意切”的哭脸,心中的杀意就像地下的岩浆,滚烫地翻涌着,几乎要冲破地壳。

他知道,时候到了。

父皇这棵参天大树倒了,和珅这根缠绕在树上的毒藤,也该被连根拔起了。

02

乾隆皇帝的灵柩被缓缓抬出紫禁城,送往东陵安葬的那一天,京城的天空难得地放晴了。

可这晴朗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



太上皇入土为安后,仅仅过了几天,嘉庆就动手了。

快得让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那天深夜,养心殿里灯火通明。

嘉庆彻夜未眠,他面前的桌案上,堆着小山一样的奏折,每一本,都是弹劾和珅的。

刘墉、纪晓岚这些老臣子,早就把和珅的罪证搜集得差不多了,只等新皇一声令下。

“动手吧。”嘉气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命令一下,整个京城瞬间就动了起来。

九门提督衙门的兵马悄无声息地封锁了京城九门,步军统领衙门的兵士如潮水般涌向了和珅的府邸。

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盔甲的摩擦声和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抓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和珅的家丁护院,都是他精心豢养的死士,见到官兵冲进来,竟然还想负隅顽抗。

一时间,刀剑出鞘的声音和呵斥声在和府上空回荡。

嘉庆端坐在养心殿,静静地听着手下人一波又一波的汇报。

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狠辣,一道道命令从他口中发出,精准而有效,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一层层地剥开和珅经营了几十年的庞大势力网。

天快亮的时候,心腹侍卫统领王得禄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启禀皇上,和珅及其党羽,已全部拿下,关入天牢!”

嘉庆紧绷了一夜的身体,终于松弛了下来。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头二十多年的那座大山,终于被搬开了。

他慢慢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清晨的冷风吹进来,让他精神一振。

他看着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第一次感觉,自己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了。

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

嘉庆亲自颁布上谕,罗列和珅二十大罪状,每一条都足以让他死上十次。

朝野震惊,百姓却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甚至有人放起了鞭炮庆祝。

几天后,一道圣旨送进了天牢。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曾经不可一世的和珅,接过那条三尺白绫,没有挣扎,也没有呼喊,只是对着紫禁城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平静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和珅,死了。”

当这三个字传到嘉庆耳朵里时,他正在批阅奏折。

他手中的朱笔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流畅。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悦,也看不出悲伤,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他赢了。

这场持续了二十年的战争,最终以他的全胜告终。

他感觉自己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自信也前所未有地高涨。

他相信,从今天起,大清将在他的手中,开启一个全新的、清明的时代。

03

查抄和珅府邸的工作,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一箱箱的财物从那座宏伟的府邸里抬出来时,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那不是金山银山,是什么?

一排排的架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金元宝、银元宝,有些银子因为存放太久,表面都氧化发黑了。

打开一个个樟木箱子,里面是成串的珍珠,最大的有龙眼那么大,光华流转;整块整块的翡翠、和田玉,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的摆件,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

还有数不清的绫罗绸缎、古玩字画、奇珍异宝,多到负责登记的官员写字写到手抽筋。

据初步统计,抄出的家产,折合白银,足足有八亿两之巨。



而当时大清国库一年的总收入,也不过七千万两。

和珅一人之富,竟抵得上大清十几年的国库收入。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民谣迅速在京城流传开来。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财宝,让嘉庆更加坚信,自己除掉和珅,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是一件天大的功绩。

他的正义感和成就感,都达到了顶峰。

就在查抄工作接近尾声的一天,心腹侍卫统领王得禄却给嘉庆带来了一个奇怪的消息。

“皇上,”王得禄的声音压得很低,“奴才在和珅的卧室最深处,发现了一间密室。”

“密室?”嘉庆来了兴趣,“里面藏了什么稀世珍宝?”

王得禄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困惑的神情:“回皇上,什么都没有。那间密室……很奇怪。”

据王得禄描述,那间密室的入口藏在一个巨大的紫檀木书柜后面,极其隐蔽。

可打开石门之后,里面的景象却让人大失所望。

与府邸其他地方的奢华富丽完全不同,那间密室异常朴素,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简陋。

密室不大,约摸一丈见方,四壁都是用光滑的青石板铺成的,空空荡荡。

里面唯一的陈设,就是一张普通的黄花梨木方桌,桌上放着一个青铜烛台,旁边还有一把同样材质的椅子。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常年不散的檀香味,像是佛堂,又像是某个人的祠堂。

嘉庆听完,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太了解和珅了。

和珅是个极度贪婪又极其精明的人,他会把最珍贵的东西,藏在最隐秘的地方。

这间密室既然设置得如此隐蔽,必然有其重大的意义。可里面为什么会空无一物?

这不合常理。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夹杂着一丝莫名的不安,涌上了嘉庆的心头。

他觉得,这间空荡荡的密室背后,一定藏着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的秘密。一个他必须亲自去揭开的秘密。

“备驾,”嘉庆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朕要亲自去和府看看。”

04

和珅的府邸,如今已经成了皇家查抄的禁地,到处都是贴着封条的门窗。

嘉庆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带着王得禄,从侧门悄悄地走了进去。

两人穿过层层叠叠的庭院和回廊,来到了那间曾经属于和珅的巨大卧室。

房间里的陈设大部分已经被搬空,显得空旷而萧瑟。王得禄熟练地走到那个紫檀木书柜前,摸索了片刻,只听“咔哒”一声轻响,沉重的书柜竟然缓缓地向一侧滑开,露出了后面一扇冰冷的石门。

王得禄点燃了火折子,引燃了手中的蜡烛,然后用力推开石门。

一股尘封已久的、混杂着檀香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嘉庆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密室里的一切,都和王得禄描述的一样。

简单,朴素,甚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庄严肃穆。

烛火在狭小的空间里摇曳着,将嘉庆和王得禄的影子投射在青石墙壁上,拉得又细又长,像两个鬼魅一般扭曲舞动。

空气中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和烛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轻响。

嘉庆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一寸一寸地扫过密室的每一个角落。

墙壁、地面、桌椅……都没有任何异常。难道真的是自己多心了?

他走到那张方桌前,用手指轻轻拂过桌面,一层薄薄的灰尘,说明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人来过了。

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了正对着石门的墙壁上。

那面墙壁,似乎和其他三面有些不同。

在摇曳的烛光下,他隐约看到,光滑的青石板上,好像有一些刻痕。

他举着烛台,缓缓靠近。

果然有字!

那些刻痕很深,一笔一划都清晰可见,只是上面积了一层灰尘,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嘉庆伸出手,用自己的龙袍袖子,小心翼翼地拂去上面的灰尘。

随着灰尘被拂去,一行字迹,逐渐显露出来。

当看清那些字的瞬间,嘉庆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那字迹,遒劲有力,大气磅礴,笔锋之间带着一种睥睨天下、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是皇阿玛的御笔!

嘉庆浑身一颤,如遭电击。

他对自己父亲乾隆的笔迹,熟悉到了骨子里。

他绝不会认错!父皇的字,怎么会出现在和珅的密室里?而且还是刻在墙上!

他的心脏开始狂跳,血液似乎都涌上了头顶。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瞪大了眼睛,一字一顿地辨认着墙上的那行字。

那是一行由八个大字组成的句子。

当他完整地读出这八个字的时候,嘉庆的呼吸猛地一滞,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

他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那八个字,眼中的血丝一瞬间炸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