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蓝猫
投顾支持 | 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展,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实现对全球六大洲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今天带来一只高端装备细分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今年上涨149%。
2、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08.98%。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200.56%。
3、公司在风电轴承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攻克了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三排圆柱滚子轴承等高端设计,12MW海上风电主轴轴承良率超95%,领先国内同行。
4、公司与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前三大整机厂签订长期协议,2023年订单占比75%,并切入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国际供应链试点。
高端装备行业产业链解析
高端装备行业产业链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纽带,自上而下分为上游基础支撑、中游核心制造、下游应用服务三大环节,各环节协同联动且价值分布呈梯度特征。上游聚焦基础材料与核心零部件,前者涵盖高强度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等关键原料,质量直接决定装备性能;后者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精密轴承等核心部件,是产业链技术壁垒最高、利润最集中的环节,如工业机器人的伺服系统、减速器等长期被国际巨头主导。中游为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将上游部件整合为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终端产品,需具备高精度集成与调试能力,中国企业在此环节依托规模化优势逐步形成竞争力。下游延伸至应用服务,覆盖能源、基建、国防等场景的装备使用及后市场服务,当前正从单一销售向 “装备 + 运维 + 解决方案” 转型,成为附加值提升的重要引擎。全链条受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国产替代与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高端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层面,五轴联动、高转速主轴等精密制造技术成为竞争关键,如德国哈默 C42U 五轴加工中心实现 25 公斤铝合金 6082 材料一次装夹六面加工,效率较传统机床提升 5 倍以上,精度达 Ra0.8μm,这种 “三高” 融合技术正重构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制造标准。智能化转型深度提速,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筑牢技术壁垒,2025 年上半年汇川技术、埃斯顿等研发费用率均超 9.5%,在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运动控制等核心部件实现自主可控,打破海外垄断。同时,行业呈现 “设备 + 工艺 + 服务” 的生态化发展,哈默加工中心凭借 17 把刀具精密编排与整体工艺方案,实现投入产出比 1:8 的价值链升级,而资本市场赋能下的企业集群创新,正推动中国高端装备从单一设备供应向整体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加速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步伐。
降息周期下,全球工程机械需求共振向上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2025年AI系统有望深化应用,苹果公司硬件端革新有望开启,3C设备需求或将进入上行周期。博众精工为苹果公司开发了覆盖整个FATP段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基本实现无人化运行;快克智能成功研发了AOI多维全检设备,成为大客户首批全检设备供应商。
国金证券认为,9月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结构上出口维持韧性、内需在“金九银十”旺季的带动下边际回暖,但各行业表现冷热不均。供给侧治理与产业升级先行见效,高端装备制造业景气度先行占优。此外,FigureAI发布Figure03,机器人迈向通用智能更进一步,2026年人形产业有望正式进入商用化。同时,降息周期下,看好全球工程机械需求共振向上,国内更新周期支撑土方增长,非土方有望筑底向上,海外需求去库进入尾声,美联储降息或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回暖。
兴业证券认为事件催化上,第19届迪拜航展将于11月举办,高端装备订单落地预期增强,同时“十五五”规划顶层设计框架即将落地,将对板块形成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