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杨洋主演的《凡人修仙传》电视剧一上优酷就搞出了动静,剧集广告数量和时长都是第一。
别觉得这数据不起眼,这可是金主真金白银投出来的,要是不看好这剧,谁愿意砸钱做广告啊?
![]()
不过肯定有人要抬杠,说这剧银河播放量才3000万,算哪门子爆火?本来想顺着这个话茬反驳,但后来发现没必要这剧的本事不在自己播得多火,而在能给漫版引流。
剧版开播前,《凡人修仙传》漫版单集播放量才1200万出头,开播后直接翻了一倍。
更夸张的是,漫版演到韩立结丹那集,热搜直接炸了,流量多到把B站服务器都搞崩了。
剧漫联动爆火
其实《凡人修仙传》能这么扛打,早有铺垫。
这故事从2008年就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到2025年都更了16年,光总推荐票就有460多万,说是“凡人流”仙侠的开山鼻祖一点不夸张。
![]()
它跟别的仙侠不一样,主角韩立既没天赋也没王霸之气,就是个资质平庸的普通人,靠小心谨慎和韧劲慢慢往上爬。
现实里哪有那么多天选之子啊?咱们大多都是韩立这样的普通人,看他的故事特别有代入感。
也正因如此,这书攒下了一批死忠粉,从十几岁看到三四十岁,消费能力强还专一,最早的付费阅读收入就是靠这群人撑起来的。
阅文也聪明,没上来就砸钱搞改编,而是靠这十几年的网文数据先试水既赚了第一波钱,又摸清了这个故事到底能不能吸引观众。
后来的剧和漫能成功,说到底还是这小说的底子打得好。
![]()
剧和漫能持续有热度,背后还有个关键操作,就是阅文给动画搞的年番模式。
一般动画都是季番,播完一季就停,观众很容易忘。
但年番不一样,承诺一年52周每周都更,这对制作公司的工业化能力和阅文的资金链都是考验。
阅文把IP玩成了“印钞机”
刚开始我还觉得年番是冒险,后来发现这步棋走得太妙了。
每周固定更新,相当于IP每周都在观众面前刷存在感,热度就稳得很,不会因为断更掉下来。
![]()
而且这种“每周见”的感觉,能跟粉丝建立起信任感,比砸钱买热搜管用多了。
粉丝每周等着看,就像往情感账户里存钱,时间越久,IP的商业价值涨得越快。
就拿数据来说,到2025年6月,这动画在B站播放量都破58亿了,追番的人超1480万,在国产3D动画里妥妥的第一梯队。
这么高的播放量,B站能赚会员费,动画还能拉来品牌植入,阅文这边就有了版权交易和分成收入。
更妙的是,看动画的人会回头去看小说,又给网文付费添了新用户,形成了一个循环。
![]()
动画火了之后,更赚钱的环节就来了衍生品和游戏。
手办、卡牌、盲盒这些东西,成本没多少,利润却很高。
之前看阅文财报,2025年上半年衍生品GMV都快5亿了,差不多赶上2024年一整年的量。
游戏更不用说,要是能长期运营,不仅能靠内购赚钱,还能把核心粉丝绑得更紧。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这么赚钱,别的公司为啥不学?还真学不来。
![]()
阅文有三个别人没有的优势:一是IP多,1400多万作家、1600多万部作品,还都是《庆余年》《全职高手》这种级别的,能搞成IP宇宙。
二是有腾讯生态帮忙,从IP创作到影视制作、发行,再到游戏开发,全链条都能覆盖,微信、QQ还能帮忙精准推;三是技术给力,用AI做动画背景、自研系统,能降成本提效率,还不用依赖海外技术。
之前看日本动漫,从《龙珠》到《海贼王》,靠的就是成熟的产业链。
现在阅文也在走这条路,用中国故事+中国技术+中国资本,把IP从单次爆火变成长期赚钱的“永动机”。
2025年上半年阅文净利润涨了不少,就说明这个模式已经见效了。
![]()
说到底,《凡人修仙传》的爆火不是偶然,是阅文把IP运营玩透了。
它不追求一时的热搜,而是靠长期铺垫和运营,把用户心智牢牢抓住。
以后要是再看到哪个IP能像这样稳扎稳打,说不定就是阅文的下一个“韩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